December 20, 2018
文|廖家可 朱允農
論壇與談人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前理事長 黃瑞茂
紅龜好事群募平台創辦人 林群洲
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發起人 林書豪
鹿港今秋藝術節發起人 張敬業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秘書長 張雅琳
2018年12月,我們舉辦了一場社造集資論壇,邀請募資前線工作者,聊聊使用募資平台的心得。
傳統社造運作模式是人長時間在地方上胼手胝足地讓理想深根。當代以經濟發展首當其衝,城市齒輪轉動愈加快速,「家」的定義逐漸改變,外地求職人口增加、流動性高,過往「社區」的疆界逐漸模糊,新一代展現認同感的方式朝向議題性、跨地域的「社群」發展,並藉由網路作為擴散、向外連結的介面。因應此特性,社區營造有沒有可能搭上當代募資網路工具潮流,讓社造不再只是在地人的專利?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諸多群募平台上看見「在地」、「社會」、「地方創生」等類別冒出;也在
基隆正濱漁港共創藝術節、
鹿港今秋藝術節、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兒童街道遊戲等以「城市」為名的成功案例中,看見在地議題與募資迸發火花,倚靠祭典、獨立刊物、特色節慶等形式改頭換面,吸引鄰里街壑、城市、遍及臺灣由北端至南方的目光。為此,我們在2018年12月舉辦了一場集資論壇,邀請幾位年輕的提案人,與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前理事長黃瑞茂、
紅龜好事群募平台創辦人林群洲,在提案第一線執行者的引領下,探討社造X集資的藍圖。
群眾集資平台讓年輕人有一條逃逸路線,得以暫時迴避地方盤根錯節的文化、社會與政經結構,透過網路平台取得資源支持,再回到地方上開展行動。年輕一輩沒有權力基礎,落在地方資源分配之外,常遇到不被里長等地方頭人支持的情況,如鹿港今秋藝術節初期常受到在地長輩質疑、排外,要青年別干涉當地事務。募資宛如年輕行動者開啟第一步的友善浮木,做出聲量後再引發在地興趣。
異於平台上琳琅滿目的設計品以銷售出去為主力,讓行動緊扣在地是社造募資案更需要正視的事。策略上須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除了以「空戰」運用媒體、臉書等工具打開知名度,「陸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人常常是「以地方為名」的募資案的贊助主力。這裡講的贊助,含括志工人力、店家宣傳、機構贊助、現金、物資等各種形式,如正濱的書豪特別重視在地經營,用心參與社區活動,到榕樹下、廟宇等地方熱點與居民互動,面對面的溫度更能積攢信任,對募資金流操作陌生的阿伯阿姨們,也常自掏腰包現金贊助,可見「共好」的行為不只存在募資平台上。
切記,群眾募資並非萬靈丹,紅龜創辦人群洲由經手一百多件公益案經驗出發,「它可以作為照明彈,讓你看清願意支持的在地盟友在何方,但在結合社造的推廣上仍有許多課題需要克服」,何謂課題?群募不是只有一個好想法那麼簡單,構想如何轉譯成平易又吸引人的故事讓人買單,背後的技術門檻包含設計者思維、結構爬梳、專業敘事能力等,熟稔網路社群工具的年輕人也不一定如魚得水了,何況是對於社區發展協會等老牌組織,更非一蹴可幾之事。
另外,現行群募規則多為募資成功後贊助金額全拿,失敗則全無,這樣的設計使得人人以募資成功為首要目標,在人力、策略的運用上,是否削弱了核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轉移了團隊能量?群募是一面鏡子,若不好好使用,會映照團隊的脆弱,這些與新工具相隨的問題引領我們思考除眼前的效益外,社區集資未來系統建制化所需的更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