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宛穎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冬季專題「疫術城市」。想知道更多後疫情時代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與可能,歡迎至台北村落之聲一探究竟。
2019 年末新冠肺炎爆發,迄今已是一年有餘。在一開始疫情仍然未卜時,社區感染的潛在風險使人自危,我們照公司及學校的安排在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的機會,原本引頸期盼的大型公共活動如書展、影展接連取消。在疫情如程咬金般來到起初,我們好像逐漸失去了掌握生活節奏的能力。不過,在如此非常時期裡,另一種疫情底下的日常也隨之誕生了。我們開始數著週一或週二,拿出健保卡,照著身分證的尾數單或雙,找到家裡就近的藥局,並在人龍的最後停了下來。這是我們都曾有過的,到藥局排口罩經驗。
派發口罩的藥局,成為疫情初期臺灣人們日常的交集、生活的重心;而當時沒日沒夜整理口罩的藥師,可說是在對抗嚴峻疫情時,社區裡的第一線「疫術工作者」──不只是防疫物資補給站,更是提供民眾最直接面對面的疫情諮詢服務。
然而,當口罩供給充足穩定、疫情的陰霾暫時退去,難道藥局之於我們而言就不再重要了嗎?除了買藥、買衛生用品的消費需求之外,藥局之於我們的社區生活,如何能有更多的可能?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勢必將與更多未知的病毒共生,而藥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接近醫療專業的所在,必然會是打造健康照護社區的基礎。既然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
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鄰近龍口市場、南機場夜市的老藥局。在這至今已快半個世紀的服務當中,豐仁藥局見證了社區與城市的起落發展。也正是這些時日的累積,讓從父親手上接手藥局的黃藥師,重新思考目前主流藥局在服務定位上的混亂,從而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希望能夠將藥局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關係建立得更為緊密。
1972 年開業至今已屆半世紀的豐仁藥局,持續用心地陪伴居民,給予鄰里照護的溫度(Source: 林宛穎攝影)
「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從質疑裡找到身為社區藥師的責任
傍晚,外頭是車水馬龍的下班尖峰時刻,小巷內的藥局偶爾進來幾位客人。黃藥師在門口停好機車,一進門,隨即開始招呼起來訪的客人。不過開口的第一句話並非是我們在連鎖藥局耳熟能詳的「需要什麼」,而是簡單卻又不失溫度的噓寒,專業滲在問暖中的健康諮詢。與其說來到豐仁藥局的是客人,不如說更像是已經認識許久的老朋友來訪。這時才領悟到,定位自身為「社區藥局」的豐仁藥局,早就將需要什麼這種一次性消費關係的詢問,融在藥師與鄰里厝邊的日常交陪之中。豐仁藥局是實在地了解到要維持老友們的健康、緩解他們的不適,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協助。不過,豐仁藥局之所以會如此重視藥局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陪伴關係,卻是出自於對藥師角色定位模糊的觀察。
「我認為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黃藥師坐下沒多久這麼說。
會這麼說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只要我們稍微回想一下平常的就醫或消費習慣便能聯想到。在臺灣「看醫生」是件非常方便的事情:我們有健保制度,大抵上許多區域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級醫療院所,便宜的掛號費讓大家生病就去看醫生,在短短十來分鐘不到的看診後領藥,吃完拿著慢性病處方簽再領;要購買健康食品也很方便,網購電商一鍵下訂就可以了。「我們有藥,有健康食品,那我們(藥師)要幹嘛?」
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我們也比醫生有時間,『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
黃藥師用平實的口吻,說出了這句攸關藥師對於社區根本責任的話。
「多問」的關心,交織起藥局與居民之間的關係
實際上,對於「詢問」的重視,來自於黃藥師對於醫療體系裡各級分工的觀察。「環環相扣才能解決病人的問題:由醫生和護理師建立好的醫療現場與診斷,藥師來提供藥物諮詢、副作用排查,以及健康藥品的服用建議,才能真的解決難題。」的確,當病人從醫院看診回家,與病人同在社區的藥局與藥師,不論是在可及性,或是諮詢的時間上,都能提供就診以外更為細緻的追蹤與關心。
不過,多問真的會有效果嗎?藥師就說到,曾有個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一直來拿心血管內科慢簽用藥。「太奇怪了,這麼年輕欸!」。第三、四次見到他,藥師詢問他的用藥歷史與家庭病史,發現他在沒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前提下,用藥後平均血壓仍高達 170。藥師建議他去看看腎臟科,結果正是腎臟有顆良性腫瘤。
另外,藥師也舉例,如果有客人入店就說要買維骨力,在快消費成為目前趨勢的狀況下,有的藥局就會直接賣,或是看哪個藥品對店的利潤高、就推病人購買哪項產品。然而,藥師應該要做的,其實是要提醒客人注意這類藥品可能會讓血壓升高,有些人往往會因此睡不好。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要問為什麼要吃、有什麼症狀可對應到這個藥品、你適不適合、吃了以後會怎麼樣⋯⋯。藥局不是一般的店,我們要把關。
豐仁藥局對於多問的重視,也反映在藥局的空間格局上。
豐仁藥局店面整潔復古,雖然佔地不大,仍然犧牲了擺放貨架的空間,營造出能擺放長凳的座位區,讓來訪的客人能夠在此歇歇腳、聊聊天。「當初的構想就是雙櫃檯,一個有結帳功能,甚至能夠讓客人坐下來問,不管你是不是要跟我買,不管你是藥的問題,你是健康食品的問題,你都可以來問我⋯⋯我覺得這是藥師的責任⋯⋯我們在社區可以做的是這一塊。」藥師作為社區中真正掌握疾病與健康知識的專業者,豐仁藥局便是希望透過「問」,不只是了解到來訪的人的需要,更是傳達一種對病人真正在乎的「關心」。當詢問能進一步發展到關心時,便是藥局與社區接軌的開始,也是藥師與居民之間緊密連結的交織起點。
豐仁藥局在空間配置上特別放了張長凳(左側玻璃車影處),為的就是讓人能待得更久一點,藥師的責任也能盡得更多一點(Source: 林宛穎攝影)
於是在豐仁藥局放了一張長凳之後,原本固定會來藥局領慢籤用藥的、順路進來買藥的、晃蕩晃蕩來聊天的老鄰居,就這麼在那張板凳上多坐了一下,有時間讓藥師多問了一句。沒想到,真的是沒想到,就這麼給藥師問到了。黃藥師說,有次附近的阿伯照常來藥局聊天,聊著聊著突然說自己接下來要去開刀,藥師這才想到這位阿伯平常有吃紅麴納豆的習慣,紅麴納豆會抗凝血,即使是再小的手術都還是建議停止食用。藥師於是特別提醒阿伯開刀前不要吃,阿伯也聽從了藥師的建議,後來順利地完成手術。從常客阿伯突然想到要開刀,到藥師突然想到阿伯的用藥習慣,這一切看似很偶然,實際上卻是豐仁藥局秉持著多問的責任,與社區藥局的精神,同時將這些理念落實到藥局空間改造後的必然。這些「突然想到」,就是豐仁藥局一連串苦心安排裡最好的收穫。
社區藥局:防疫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讓世界陷入恐慌,即使是病例數量相對少的臺灣,多數民眾還是非常擔憂疫情擴散狀況。藥師回顧當時藥房的「榮景」,許多人早起來藥局門口排隊等待領取口罩,不過藥局承接更多的,其實是長輩們的焦慮。「這樣的口罩有用嗎?」、「口罩不夠怎麼辦!我的口罩天天都要換欸!」,或是一些健康食品能否抵禦病毒的詢問,「很多藥物或是健康食品對於武漢肺炎有沒有用,有啊!如果你的免疫力增強,罹病時當然會有用!但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很難理解⋯⋯老人家會來藥局散發焦慮」。
因此藥局在當時的工作除了發放口罩之外,另一大工作重點,就是努力釐清大家焦慮的源頭,盡力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實際上,民眾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仍是恐慌居多。對此黃藥師打趣又無奈地說道:「去年疫情開始時,大家都很焦慮,但同時有趣的是,大家都拿很髒的手來搶口罩⋯⋯」。黃藥師也提到,在疫情初期仍需要排隊領口罩時,民眾或許只是知道防疫需要戴口罩,卻沒發覺排隊來領其實就是曝險,藥師看在眼裡其實也是提心吊膽,畢竟「臺灣多少個藥局,就有多少個潛在的群聚感染危機」。
來藥局排隊領口罩,其實背後更多的是到藥局散發對疫情的焦慮(Source: 林宛穎攝影)
恐慌、焦慮源自於對病毒的不了解,而對於如此突如其來且席捲世界的疫情,有這種不安的情緒是不難想見的。不過,就算是沒有疫情的平常,我們對於自己之所以病痛的原因、藥物有效的機制,甚至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真得有比新冠病毒更了解嗎?「老一輩的人都很難了解藥物原理,對他們來說『胃藥著是顧胃的啊』(uī io̍h tio̍h sī kòo uī ê)!」這種吃腦補腦、吃眼補眼所延伸出來的邏輯,我們都十分熟悉,更不用說是黃藥師每日必須面對的詢問。
豐仁藥局作為一個與社區緊密連結的藥局,在客人用藥知識的推廣上,是藥局的日常,也是藥局自認責無旁貸的責任。
「這是我們的責任」:豐仁藥局裡不賣雜貨,只有藥品與藥師
對於黃藥師而言相對於販售零售,藥局對於社區而言,更是鄰里之中最近能夠提供藥品、醫療相關知識的場所。為此,不像其他連鎖藥局賣衛生紙、沐浴乳、零嘴,豐仁藥局把雜貨都撤掉了,為的就是讓藥局的業務更加明確:希望人們之所以來,就是因為有問題想問而來;來了以後,疑惑與惶恐能夠好好的解決。「還是有洗髮精啦!」,藥師打趣的說到,「不過是有功能性的,例如異味性皮膚炎用的。」
只有藥品,不賣雜貨,正如同櫃檯上方那塊氣勢磅礡的「豐仁藥局」招牌。不言自明的是,這裡是藥局,有作為藥局該有的責任(Source: 豐仁藥局提供)
「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藥師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訪談當中也聽到了不下十次,不過從不覺得膩,因為這真真確確是藥師對於豐仁藥局的期待,也是豐仁藥局以社區藥局為己任正在做的事。在豐仁藥局半世紀的時日裡,老厝邊們看著黃藥師長大,如今從父親手上接下了這間老藥局,仍舊看照著鄰里的健康。相信身邊的老鄰居都能感受到,當年那位走跳在豐仁藥局裡的孩子,已經是把所有推開藥局大門的人,當作是自己責任的社區藥師了。
老木櫃並肩靠在豐仁藥局的牆上,老板凳上坐著一隻店長老貓咪在休息,古董機械鐘仍盡責地報著整點。豐仁藥局裡的時間好像真的比外面的車水馬龍來得緩,客人的來來去去不再匆匆,而是在與藥師的詢問、閒聊與關心裡,真的慢了下來。
首圖來源: 豐仁藥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