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北村落之聲】城市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如何以「社區藥局」為己任?──專訪2018老屋新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作者:林宛穎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冬季專題「疫術城市。想知道更多後疫情時代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與可能,歡迎至台北村落之聲一探究竟。

2019 年末新冠肺炎爆發,迄今已是一年有餘。在一開始疫情仍然未卜時,社區感染的潛在風險使人自危,我們照公司及學校的安排在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的機會,原本引頸期盼的大型公共活動如書展、影展接連取消。在疫情如程咬金般來到起初,我們好像逐漸失去了掌握生活節奏的能力。不過,在如此非常時期裡,另一種疫情底下的日常也隨之誕生了。我們開始數著週一或週二,拿出健保卡,照著身分證的尾數單或雙,找到家裡就近的藥局,並在人龍的最後停了下來。這是我們都曾有過的,到藥局排口罩經驗。

派發口罩的藥局,成為疫情初期臺灣人們日常的交集、生活的重心;而當時沒日沒夜整理口罩的藥師,可說是在對抗嚴峻疫情時,社區裡的第一線「疫術工作者」──不只是防疫物資補給站,更是提供民眾最直接面對面的疫情諮詢服務。

然而,當口罩供給充足穩定、疫情的陰霾暫時退去,難道藥局之於我們而言就不再重要了嗎?除了買藥、買衛生用品的消費需求之外,藥局之於我們的社區生活,如何能有更多的可能?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勢必將與更多未知的病毒共生,而藥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接近醫療專業的所在,必然會是打造健康照護社區的基礎。既然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

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鄰近龍口市場、南機場夜市的老藥局。在這至今已快半個世紀的服務當中,豐仁藥局見證了社區與城市的起落發展。也正是這些時日的累積,讓從父親手上接手藥局的黃藥師,重新思考目前主流藥局在服務定位上的混亂,從而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希望能夠將藥局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關係建立得更為緊密。

raw-image

「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從質疑裡找到身為社區藥師的責任

傍晚,外頭是車水馬龍的下班尖峰時刻,小巷內的藥局偶爾進來幾位客人。黃藥師在門口停好機車,一進門,隨即開始招呼起來訪的客人。不過開口的第一句話並非是我們在連鎖藥局耳熟能詳的「需要什麼」,而是簡單卻又不失溫度的噓寒,專業滲在問暖中的健康諮詢。與其說來到豐仁藥局的是客人,不如說更像是已經認識許久的老朋友來訪。這時才領悟到,定位自身為「社區藥局」的豐仁藥局,早就將需要什麼這種一次性消費關係的詢問,融在藥師與鄰里厝邊的日常交陪之中。豐仁藥局是實在地了解到要維持老友們的健康、緩解他們的不適,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協助。不過,豐仁藥局之所以會如此重視藥局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陪伴關係,卻是出自於對藥師角色定位模糊的觀察。

「我認為藥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黃藥師坐下沒多久這麼說。

會這麼說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只要我們稍微回想一下平常的就醫或消費習慣便能聯想到。在臺灣「看醫生」是件非常方便的事情:我們有健保制度,大抵上許多區域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級醫療院所,便宜的掛號費讓大家生病就去看醫生,在短短十來分鐘不到的看診後領藥,吃完拿著慢性病處方簽再領;要購買健康食品也很方便,網購電商一鍵下訂就可以了。「我們有藥,有健康食品,那我們(藥師)要幹嘛?」

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我們也比醫生有時間,『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

黃藥師用平實的口吻,說出了這句攸關藥師對於社區根本責任的話。

「多問」的關心,交織起藥局與居民之間的關係

實際上,對於「詢問」的重視,來自於黃藥師對於醫療體系裡各級分工的觀察。「環環相扣才能解決病人的問題:由醫生和護理師建立好的醫療現場與診斷,藥師來提供藥物諮詢、副作用排查,以及健康藥品的服用建議,才能真的解決難題。」的確,當病人從醫院看診回家,與病人同在社區的藥局與藥師,不論是在可及性,或是諮詢的時間上,都能提供就診以外更為細緻的追蹤與關心。

不過,多問真的會有效果嗎?藥師就說到,曾有個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一直來拿心血管內科慢簽用藥。「太奇怪了,這麼年輕欸!」。第三、四次見到他,藥師詢問他的用藥歷史與家庭病史,發現他在沒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前提下,用藥後平均血壓仍高達 170。藥師建議他去看看腎臟科,結果正是腎臟有顆良性腫瘤。

另外,藥師也舉例,如果有客人入店就說要買維骨力,在快消費成為目前趨勢的狀況下,有的藥局就會直接賣,或是看哪個藥品對店的利潤高、就推病人購買哪項產品。然而,藥師應該要做的,其實是要提醒客人注意這類藥品可能會讓血壓升高,有些人往往會因此睡不好。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要問為什麼要吃、有什麼症狀可對應到這個藥品、你適不適合、吃了以後會怎麼樣⋯⋯。藥局不是一般的店,我們要把關。

豐仁藥局對於多問的重視,也反映在藥局的空間格局上。

豐仁藥局店面整潔復古,雖然佔地不大,仍然犧牲了擺放貨架的空間,營造出能擺放長凳的座位區,讓來訪的客人能夠在此歇歇腳、聊聊天。「當初的構想就是雙櫃檯,一個有結帳功能,甚至能夠讓客人坐下來問,不管你是不是要跟我買,不管你是藥的問題,你是健康食品的問題,你都可以來問我⋯⋯我覺得這是藥師的責任⋯⋯我們在社區可以做的是這一塊。」藥師作為社區中真正掌握疾病與健康知識的專業者,豐仁藥局便是希望透過「問」,不只是了解到來訪的人的需要,更是傳達一種對病人真正在乎的「關心」。當詢問能進一步發展到關心時,便是藥局與社區接軌的開始,也是藥師與居民之間緊密連結的交織起點。

raw-image

於是在豐仁藥局放了一張長凳之後,原本固定會來藥局領慢籤用藥的、順路進來買藥的、晃蕩晃蕩來聊天的老鄰居,就這麼在那張板凳上多坐了一下,有時間讓藥師多問了一句。沒想到,真的是沒想到,就這麼給藥師問到了。黃藥師說,有次附近的阿伯照常來藥局聊天,聊著聊著突然說自己接下來要去開刀,藥師這才想到這位阿伯平常有吃紅麴納豆的習慣,紅麴納豆會抗凝血,即使是再小的手術都還是建議停止食用。藥師於是特別提醒阿伯開刀前不要吃,阿伯也聽從了藥師的建議,後來順利地完成手術。從常客阿伯突然想到要開刀,到藥師突然想到阿伯的用藥習慣,這一切看似很偶然,實際上卻是豐仁藥局秉持著多問的責任,與社區藥局的精神,同時將這些理念落實到藥局空間改造後的必然。這些「突然想到」,就是豐仁藥局一連串苦心安排裡最好的收穫。

社區藥局:防疫第一線的疫術工作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讓世界陷入恐慌,即使是病例數量相對少的臺灣,多數民眾還是非常擔憂疫情擴散狀況。藥師回顧當時藥房的「榮景」,許多人早起來藥局門口排隊等待領取口罩,不過藥局承接更多的,其實是長輩們的焦慮。「這樣的口罩有用嗎?」、「口罩不夠怎麼辦!我的口罩天天都要換欸!」,或是一些健康食品能否抵禦病毒的詢問,「很多藥物或是健康食品對於武漢肺炎有沒有用,有啊!如果你的免疫力增強,罹病時當然會有用!但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很難理解⋯⋯老人家會來藥局散發焦慮」。

因此藥局在當時的工作除了發放口罩之外,另一大工作重點,就是努力釐清大家焦慮的源頭,盡力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實際上,民眾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仍是恐慌居多。對此黃藥師打趣又無奈地說道:「去年疫情開始時,大家都很焦慮,但同時有趣的是,大家都拿很髒的手來搶口罩⋯⋯」。黃藥師也提到,在疫情初期仍需要排隊領口罩時,民眾或許只是知道防疫需要戴口罩,卻沒發覺排隊來領其實就是曝險,藥師看在眼裡其實也是提心吊膽,畢竟「臺灣多少個藥局,就有多少個潛在的群聚感染危機」。

raw-image

恐慌、焦慮源自於對病毒的不了解,而對於如此突如其來且席捲世界的疫情,有這種不安的情緒是不難想見的。不過,就算是沒有疫情的平常,我們對於自己之所以病痛的原因、藥物有效的機制,甚至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真得有比新冠病毒更了解嗎?「老一輩的人都很難了解藥物原理,對他們來說『胃藥著是顧胃的啊』(uī io̍h tio̍h sī kòo uī ê)!」這種吃腦補腦、吃眼補眼所延伸出來的邏輯,我們都十分熟悉,更不用說是黃藥師每日必須面對的詢問。

豐仁藥局作為一個與社區緊密連結的藥局,在客人用藥知識的推廣上,是藥局的日常,也是藥局自認責無旁貸的責任。

「這是我們的責任」:豐仁藥局裡不賣雜貨,只有藥品與藥師

對於黃藥師而言相對於販售零售,藥局對於社區而言,更是鄰里之中最近能夠提供藥品、醫療相關知識的場所。為此,不像其他連鎖藥局賣衛生紙、沐浴乳、零嘴,豐仁藥局把雜貨都撤掉了,為的就是讓藥局的業務更加明確:希望人們之所以來,就是因為有問題想問而來;來了以後,疑惑與惶恐能夠好好的解決。「還是有洗髮精啦!」,藥師打趣的說到,「不過是有功能性的,例如異味性皮膚炎用的。」

raw-image

「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藥師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訪談當中也聽到了不下十次,不過從不覺得膩,因為這真真確確是藥師對於豐仁藥局的期待,也是豐仁藥局以社區藥局為己任正在做的事。在豐仁藥局半世紀的時日裡,老厝邊們看著黃藥師長大,如今從父親手上接下了這間老藥局,仍舊看照著鄰里的健康。相信身邊的老鄰居都能感受到,當年那位走跳在豐仁藥局裡的孩子,已經是把所有推開藥局大門的人,當作是自己責任的社區藥師了。

老木櫃並肩靠在豐仁藥局的牆上,老板凳上坐著一隻店長老貓咪在休息,古董機械鐘仍盡責地報著整點。豐仁藥局裡的時間好像真的比外面的車水馬龍來得緩,客人的來來去去不再匆匆,而是在與藥師的詢問、閒聊與關心裡,真的慢了下來。

raw-image

首圖來源: 豐仁藥局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110會員
64內容數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在社區藥局,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鳥藥師到變成能獨當一面的藥師,這幾年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在社區藥局,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鳥藥師到變成能獨當一面的藥師,這幾年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門前藥局負責藥師的資訊過於凌亂及不足,像是在拼一個超複雜的拼圖,每片拼圖都散落在各處,因此秋藥師決定將我這一個禮拜所查詢到的資料及心路歷程整理下來,幫助下一個為了是否要接負責藥師而覺得糾結困擾的菜鳥藥師們,釐清一些風險與法規面的問題。
Thumbnail
門前藥局負責藥師的資訊過於凌亂及不足,像是在拼一個超複雜的拼圖,每片拼圖都散落在各處,因此秋藥師決定將我這一個禮拜所查詢到的資料及心路歷程整理下來,幫助下一個為了是否要接負責藥師而覺得糾結困擾的菜鳥藥師們,釐清一些風險與法規面的問題。
Thumbnail
大部分工作時間,沒有太多餘地停下思考工作的意義,就是不停的適應、學習、忙碌與解決事情,直到近期疫情緩和下來,才意識到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竟有茫茫無知的感覺。
Thumbnail
大部分工作時間,沒有太多餘地停下思考工作的意義,就是不停的適應、學習、忙碌與解決事情,直到近期疫情緩和下來,才意識到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竟有茫茫無知的感覺。
Thumbnail
我在藥局的那些日子,分享一個即將29歲的異地打工女子在藥局2年半的心路歷程,沈澱反思並總結的簡短故事集。沒有抱怨、沒有黑幕,只有默默耕耘的日子和職場經驗。
Thumbnail
我在藥局的那些日子,分享一個即將29歲的異地打工女子在藥局2年半的心路歷程,沈澱反思並總結的簡短故事集。沒有抱怨、沒有黑幕,只有默默耕耘的日子和職場經驗。
Thumbnail
  環繞在醫院附近有很多間的藥局,生活在這的我從來沒有煩惱過什麼藥買不到,只有要去陳藥師那還是江阿姨藥局這種困擾,雖然說這附近的藥局因為集市效應從來不缺客人,但還是有幾間特別的冷清,無外乎是距離過遠或前進困難,像是在周圍幾乎沒住人的稻田間,到底開在那要幹嘛?   「你、你好,請問需要什麼呢?」
Thumbnail
  環繞在醫院附近有很多間的藥局,生活在這的我從來沒有煩惱過什麼藥買不到,只有要去陳藥師那還是江阿姨藥局這種困擾,雖然說這附近的藥局因為集市效應從來不缺客人,但還是有幾間特別的冷清,無外乎是距離過遠或前進困難,像是在周圍幾乎沒住人的稻田間,到底開在那要幹嘛?   「你、你好,請問需要什麼呢?」
Thumbnail
防疫是全民的責任,是中央地方齊心合作,不是只喊「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就算是今天台灣擁有四千萬六百萬AZ疫苗,全民立刻注射完第一劑,也要兩個月後才能全國免疫。在這之前社區傳播鏈依然需要阻斷、醫療量能要處理、傳統市場群聚還是要解決、擴散到各縣市的社區感染源要找出來、疫苗注射的計畫與執行
Thumbnail
防疫是全民的責任,是中央地方齊心合作,不是只喊「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就算是今天台灣擁有四千萬六百萬AZ疫苗,全民立刻注射完第一劑,也要兩個月後才能全國免疫。在這之前社區傳播鏈依然需要阻斷、醫療量能要處理、傳統市場群聚還是要解決、擴散到各縣市的社區感染源要找出來、疫苗注射的計畫與執行
Thumbnail
newsletter 05/21 on that thing named Zuckerberg eat your shit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台灣COVID-19疫情 最新疫情與變化(持續更新) 發布日期:
Thumbnail
newsletter 05/21 on that thing named Zuckerberg eat your shit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台灣COVID-19疫情 最新疫情與變化(持續更新) 發布日期:
Thumbnail
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黃藥師對於擔任藥師始終堅持的理念。
Thumbnail
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黃藥師對於擔任藥師始終堅持的理念。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Thumbnail
在社區藥局工作已超過試用期,過程中不斷地在價值觀拉扯。對於近期新聞報導配藥事件,我又是如何看待「灰色地帶」?透過每次衝突後的省思,我才更堅定自己所認為的信念。 Q: 藥局能不能配藥?不該。 不論是否
Thumbnail
在社區藥局工作已超過試用期,過程中不斷地在價值觀拉扯。對於近期新聞報導配藥事件,我又是如何看待「灰色地帶」?透過每次衝突後的省思,我才更堅定自己所認為的信念。 Q: 藥局能不能配藥?不該。 不論是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