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哲學的基礎問題第四講:知識與世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知識並非是完整的,甚至也稱不上是有任何真正的認識,由於我們的感官會任意地接收及轉化由意識之外投射進來的一些訊息,因此在意識之外我們無法確定真正的外在世界是否真如我們一切感官所呈現的一模一樣真實,而即便在意識之類的領域裡,我們同樣能察覺到我們不可能有能力清晰的辨認出所有被感官接收近來或者被想像出來的所有事物,我們無法清晰的感覺自己每分每秒呼吸的頻率,也無法非常有自信的說自己能夠認識到這世界上的每一粒砂,我們的意識所能辨識到的事物是如此的「不平均」,但這些不平均的訊息卻能構成我們對外在世界有一種「完整」的想像。
要理解我們如何由支離破碎的知識訊息慢慢整合成一壟罩在我們自身之外的完整世界,首先必須要指出信任之感官( sense of trust)主導著人們在認識外在事物時能夠有先後輕重與否的次序,將那些如同呼吸心跳、疼痛及立即的危險感知放到了不假思索信任的領域,而將對於自然的觀察、政治活動以及對其他人類行為的理解放到了需要透過更進一步的活動(如觀察、假設、實驗和思辨等)來加以信任外在世界之「真相」(reality)。透過信任之感官先後有別的處理方式,我們才能意識到自身之外是有一個世界存在的形象的,而這個世界的大小遠遠超越的自己本身生存之需要,是一個意識無法加以控制的對象,這一對象裡面存在的一切事務因為無法被我們的意識所控制,卻有可能與我們的生存需要產生衝突,所以才為我們認識對象,我們並不是想著水往低處流,於是水就往低處流,而是因為我們透過觀察行為後才確認了水往低處流,而我們之所以需要觀察他人的行為,正是因為我們無法真正認識並透過意識去操控另一個人的心理,我不可能完全看穿座在我對面的女孩子正在想什麼事情,也不可能想著她要愛上我便真的愛上我,我只能從她對我說話的口吻以及其他不經意的小動作來推斷她是否對我有意思。
信任之感官的強弱之排序讓我們意識到世界本身並不只是各種外在資訊的整齊並列而已,以自身的意識為中心,有許多的資訊由近到遠,由四面八方,零零散散的被我們的記憶和注意力集合為一外在之宇宙。沒有任何的一種觀念或學說可以聲稱自己已經完全的征服這外在宇宙的真相和永恆規則,人類對世界的各種認知都只不過是那絕對真實世界的回音而已,就算是科學,也不過是在一個能夠丈量那絕對真實世界的假設之下,將來自那世界的凌亂回音,依照人類觀察與智力的有限性來加以統整、回應,但人類依然無法肯定的說那回應他們意識之觀察的宇宙背後,是否還具有意識覺察之外的「力量」正在推動表象世界的運作,即使不訴諸鬼神宗教,人類只要對自己的生存之境況帶有些許的不確定性以及自身有限性的自覺,就一定能感受到任何學說、科學和感官等等帶來的不足,也正因為這些是人類的產物,因此人類永遠無法從其中得到真正的滿足,即使是科學也和宗教一樣,都是人類為了生存的某個當下,給予自身的許諾。科學所能回應的外在宇宙之回音也必然侷限在一定的「社會載體」之上,這個載體承載了人類觀察外在宇宙之表象的規律和意義的有效性,然而當我們的觀察超出了載體本身的範圍之後,有效性也會隨之崩解,正如同只有在一定的海拔範圍內,水的沸點才是一百度左右,而有關人類行為事務的社會載體,例如文化,就更容易感受到意義在社會載體內外的千差萬別,像是歐洲與亞洲的飲食文化和相關的衍伸技術之差別會使得一個亞洲人在沒有任何先例經驗下來到歐洲後震驚於歐洲的麵包製作技術和食用方式。從文化、政治、宗教等涉及人類行為的層面來觀察人類從其中衍生出的規則、學問與觀點,這些人類自身的產物必然受到人類自身能力的限制而凸顯出其有限性,正如同沒有一種法律能夠真正永久解決人類社會中的某一個問題,問題總是接踵而至,以不同的方式出現,正是因為每個人類個體都只能活在自己的時空當中,並且無法共同分享同一個心靈和時空經驗,因此必然在千百萬種行為之中產生出千百萬中行為,彷彿就在訴說著人類是為了追求自由而欲追求完美,但卻永遠的不可能完美的完美的生物,而法律依照每個國家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也說明了人為產物乃是被各種不同的時空個體制約而行層的,一定的時空內屬於有效的社會載體,其餘則否。至於社會載體之有效性的問題,它同樣是人類思維的產物,不能被當成絕對真實的便藉,只是我們作為人所能觀察和想像的表象中對某些事物之有效性的一種構想方式,這種個想方式讓我們的信任感觀可以說服自己去肯定我們對世界的某些觀察「在一定程度上為真」,好讓我們暫時脫離極端懷疑論的陰影,自由無礙的面對眼前「現實」的生活(一種感官取得高度信任後的外在世界之呈現)。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沙龍用於發表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課程之講稿、評論與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即便在我們的當下感官裡,一些「存在」正以「模糊」的印象產生於其中,但只要我們嘗試將其辨認出來後,不免會以「形式」(form)的方式呈現出來。
    「你當下看見了什麼?」、「你當下聽見了什麼?」、「你當下心情如?」、「你當下正在想什麼?」、「你當下正在做什麼?」 當我們試圖以上述的問句去詢問他人時,所要得知的並不僅僅只是他人感官內心之間文、思考或是外在所從事之行為,而是為了要界定他人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 being)。
    「哲學的意義在於追尋有關永恆的答案。」這是一般學界對於哲學和一般社會科學區分的方式。然而,哲學既然是由人類個人的大腦所進行的思考活動,那麼所謂「永恆的答案」(也就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絕對知識)是有辦法被我們所理解的嗎?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課程目標: 本課程透過「當下」此一概念,帶領學員一一探討有關存在、生命、知識、世界觀,乃至形上學等等議題。藉由本課程的引導,學員們可以以更加靈活的視野去看待自身周遭包括內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即便在我們的當下感官裡,一些「存在」正以「模糊」的印象產生於其中,但只要我們嘗試將其辨認出來後,不免會以「形式」(form)的方式呈現出來。
    「你當下看見了什麼?」、「你當下聽見了什麼?」、「你當下心情如?」、「你當下正在想什麼?」、「你當下正在做什麼?」 當我們試圖以上述的問句去詢問他人時,所要得知的並不僅僅只是他人感官內心之間文、思考或是外在所從事之行為,而是為了要界定他人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 being)。
    「哲學的意義在於追尋有關永恆的答案。」這是一般學界對於哲學和一般社會科學區分的方式。然而,哲學既然是由人類個人的大腦所進行的思考活動,那麼所謂「永恆的答案」(也就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絕對知識)是有辦法被我們所理解的嗎?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課程目標: 本課程透過「當下」此一概念,帶領學員一一探討有關存在、生命、知識、世界觀,乃至形上學等等議題。藉由本課程的引導,學員們可以以更加靈活的視野去看待自身周遭包括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盛夏的午後,在《哲學新媒體》發現了這個活動,看一看報名資格:「全國各大學各學系有志於哲學學術研究的大二以上到碩一同學」,擴充解釋就是「大二以上不管任何科系畢業或正在(要)念研究所等,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喔~」。本次活動為第二屆,因為今年寒假舉辦第一屆時報名踴躍,遂有了暑假的第二梯次。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二部份: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到牛頓世界觀的轉變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習慣以自己的眼睛、經驗、認知去接觸這個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揣測、支配、定義萬物與他人──那如果這世界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呢?如果我們早已認定的事物可以有其他意義呢?如果杯碗瓢盆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呢?
    Thumbnail
    推薦 ★★★★★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高中生亞里莎經歷失戀後到斷緣神社,祈求遇見嶄新的自我,也想要有一個能說真心話、直率的朋友。在春天,這適合邂逅的季節,她遇見了尼采(智慧型手機APP開發工程師)、齊克果(少女雜誌專屬讀者模特兒)、叔本華(古典喫茶店老闆)、沙特(少女酒吧老闆)、海德格(京都
    Thumbnail
    蓮座:哦,而當個體不想探究事物背後的東西,不想付出太多代價去維持與建立自身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時,那他整個思想體系的連結就會混亂與斷裂:外層的信念和核心信念不是建立在理性的連結,而可能建立在感覺上。不同信念間可能不一致。同時整個思想和世界觀,在缺少了追本溯源和模型建立下,應對到外在刺激時只能用各種表層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盛夏的午後,在《哲學新媒體》發現了這個活動,看一看報名資格:「全國各大學各學系有志於哲學學術研究的大二以上到碩一同學」,擴充解釋就是「大二以上不管任何科系畢業或正在(要)念研究所等,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喔~」。本次活動為第二屆,因為今年寒假舉辦第一屆時報名踴躍,遂有了暑假的第二梯次。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二部份: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到牛頓世界觀的轉變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習慣以自己的眼睛、經驗、認知去接觸這個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揣測、支配、定義萬物與他人──那如果這世界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呢?如果我們早已認定的事物可以有其他意義呢?如果杯碗瓢盆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呢?
    Thumbnail
    推薦 ★★★★★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高中生亞里莎經歷失戀後到斷緣神社,祈求遇見嶄新的自我,也想要有一個能說真心話、直率的朋友。在春天,這適合邂逅的季節,她遇見了尼采(智慧型手機APP開發工程師)、齊克果(少女雜誌專屬讀者模特兒)、叔本華(古典喫茶店老闆)、沙特(少女酒吧老闆)、海德格(京都
    Thumbnail
    蓮座:哦,而當個體不想探究事物背後的東西,不想付出太多代價去維持與建立自身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時,那他整個思想體系的連結就會混亂與斷裂:外層的信念和核心信念不是建立在理性的連結,而可能建立在感覺上。不同信念間可能不一致。同時整個思想和世界觀,在缺少了追本溯源和模型建立下,應對到外在刺激時只能用各種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