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STEP高效能父母學|從調適心理到系統式的教養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概述

本書是一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父母的心理行為開始分析,到孩子的心理以及外露的行為,最後整理出一套教養的規則。以問題歸屬權為主,不同的問題擁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依照作者整理出來的教養法,可以讓父母在教養上有一套的可依循的準則。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大致上由父母的心理以及行為、孩子的心理以及行為、如何讓自己不生氣、解決問題、「行為結果」教養法以及如何鼓勵等章節構成。
每個章節都包含了許多大概念,以及概括的小概念,並搭配了親子相處實例作為範例解說,讓人可以更融入作者想要說明的概念。且在每個章節都有整合過的SOP操作步驟,讓讀者可以較容易跟著進行操作學習。美中不足的是我閱讀的是電子版,使用手機閱讀的話,許多作者統整過後的表格變得難以閱讀。
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從親子的心理行為分析說明,到如何依據責任歸屬採用適合的教養法。本書提供了可以依循操作的準則,並非只是簡單的以案例來分析該做什麼樣的行為比較適合,讓讀者可以比較容易遵循以及操作。

本書深刻點

本書解說的教養法相當詳盡,這邊只取我精簡化過的操作以及對我比較有幫助的部分作為分享。

嬰兒自我

嬰兒自我常常在家中出現,它的特徵是「忠於自我」,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這是我們的成長本能,也是釋放壓力的管道。想想自己有時候回家很累,想要「擺爛」,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去管還有些需要你處理的事情,這就是你的嬰兒自我出現了。
嬰兒自我的出現時機有以下四個:
  1. 處於私領域時。(令人有安全感的場所)
  2. 和親密的人(自己人)在一起時。
  3. 身心疲憊、情緒低落或是壓力很大時。
  4. 精神亢奮、情緒高漲或是感覺很high時。(此種狀態被潑冷水時,嬰兒自我就有可能出現)
父母必須要練習去辨別孩子的嬰兒自我是否出現了,若是出現的話,則此時並不是合適的教養時機
那麼要如何辨別孩子的嬰兒自我出現了,可以由自身感覺判斷,當你感到以下情緒且是被孩子引起的,很有可能就是嬰兒自我出現了:
  1. 父母感到煩躁、困惑,有可能是孩子的嬰兒自我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2. 父母感到生氣、惱怒,有可能是孩子的嬰兒自我想要謀取權力。
  3. 父母感到難過、痛心,有可能是孩子的嬰兒自我想要報復你。
  4. 父母感到絕望、無助,有可能是孩子的嬰兒自我在自暴自棄。
除了第四種狀況需要以相信接納孩子的方式處理,前三種只要讓雙方冷靜下來就好。簡單來說,就是父母不要去回應孩子,並平復情緒,等雙方情緒恢復後,再進行下一步。

成熟自我

成熟自我常常在外頭出現,它的特徵是「配合他人」,也是進步的動力以及道德約束。只有孩子真心接受的觀念才能成功培養成為成熟自我的一部分
成熟自我一般的培養進程如下:
  1. 萌芽期:辨別公私領域並進行警戒。
  2. 耳提面命期:提醒孩子,使其認知合理的行為。
  3. 自我提醒期:孩子會告誡自己並約束自己。
  4. 自動自發期:已經將規則內化,不需提醒也可以做到。
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當孩子展現出成熟自我的好行為時,要給予認同,幫助成熟自我成長。

不生氣操作

生氣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想法,想要不生氣就要找到令自己生氣的原因。這裡作者有提出一個對我幫助很大的觀點:「孩子是一本無字天書,父母要做的是讀懂他;孩子不是一張可以隨父母的畫上想要物品的白紙。」有了這個體認之後,可以將再來處理生氣的問題。
當你生氣時,可以透過以下行為消弭怒氣:
  • 進行身體上的勞動或運動。
  •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 閱讀心靈雞湯或是觀看孩子的照片。
以上行為均可轉移注意力,平復情緒。
不生氣後,再來尋找生氣的原因以及應對:
  • 評估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若是不合理,則要調整為合理的想法。
  • 以局外人觀點來觀看整個事件,可以將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看待或是詢問其他人的看法,以此方向來修正自己的想法。
  • 保持冷靜,積極處理,讓事件不要再次爆發。
當自己不生氣後,再來進行後續的教養動作。

反映傾聽

反映傾聽可以幫助理解孩子的想法及真實感受,主要流程如下:
  1. 保持真心、冷靜,並選擇有時間的時候進行傾聽。
  2. 必須給予孩子回應,可以以動作(眼神、表情、肢體動作)、段落回應(接下來呢?)、鸚鵡學語(重複孩子說話內容:你覺得很難受?)或是記者採訪(剛剛這個事件,你的感受如何?)等等技巧來獲取更多孩子的想法及感受。
反映傾聽的大略流程為聽→解讀→確認。要不斷重複確認孩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以避免溝通錯誤,總合上述技巧,就是以疑問句來回應孩子,孩子才是主講人。

「我的訊息」

「我的訊息」主要的概念就是對事不對人,可以讓孩子感到他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其主要操作方式如下:
  1. 客觀描述孩子的行為(你剛剛哭得很大聲)
  2. 針對該行為,描述自身感受(我覺得很吵)
  3. 該行為造成的後果(大家都覺得很吵,如果不停下來,只好離開餐廳了)
當孩子裝傻或是逃避時,可採用第二次「我的訊息」來加強,並監督孩子做到或是進行操作。(我覺得很失望,因為剛剛說的話你都沒有聽進去,那我們現在就離開餐廳吧!)

問題所有權

釐清問題所有權,才能進行後續的教養行為。作者將問題分為孩子的問題、父母的問題以及親子共同問題三個種類。可依據以下簡單的方式來做判斷:
  1. 這個問題會妨礙到父母或其他人?
  2. 這個問題會危害到孩子或是他人的健康?
以上兩項中至少有一項答案為是的話,那麼它就是父母的問題,否則則為孩子的問題。若父母與孩子皆被這個問題所影響或是需求被剝奪,那麼就是親子共通問題。舉例來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因為不會妨礙也不會影響到父母,所以它是孩子的問題;孩子霸佔電視,因為父母被妨礙了,所以它是父母的問題;孩子長期熬夜,孩子被影響,且危害到孩子健康,所以會變成親子共同問題。當然這只是一個分類問題的大方向,細節可能會因為孩子年齡、能力等等情境使問題歸屬有所不同。

整體教養操作

教養的第一步首先是要讓自己與孩子都先冷靜下來,這一步可以參照嬰兒自我與不生氣操作,讓雙方都平靜。(唯一的例外就是,當孩子的行為會造成立即性的傷害或影響,則要先解除孩子行為造成的影響。例如孩子做危險動作或是在公共場合大鬧,解除影響後,一樣要讓雙方都平靜下來)之後的教養動作從問題歸屬權開始分析,依據問題歸屬權,可以由以下操作實施:
  • 孩子的問題:(1)首先要使用的技巧是反映傾聽,傾聽孩子的感受,先澄清問題出在哪裡。(2)之後確認孩子是否想要解決問題,若是想要解決問題的話,要引導孩子去想辦法,而不是直接將你的辦法告訴孩子,若是孩子真的想不到,也請提供一個「爛方法」給孩子。這樣做的用意是讓孩子不要過於依賴父母的答案而不去思考。(3)協助孩子評估解決方案的優劣。(4)讓孩子自行決定要採用的方案。(5)監督孩子執行並檢討方案。這可以讓孩子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以上操作主要都是孩子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做的是靠溝通引出孩子的想法。
  • 父母的問題:(1)利用「我的訊息」技巧讓孩子認知他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2)監督孩子完成操作。
  • 親子共通問題:要使用反映傾聽加上「我的訊息」兩種技巧來實施,務必要溝通到父母與孩子皆可以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並將最終決定權留給孩子
整體教養操作

心得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內容主線明確,而且在每個章節最後都有統整後的操作流程,非常推薦每個對於教養有疑難的父母都來閱讀。雖然無法確定這個教養操作對於自己的孩子是否適用,但不可否認的,本書提供給了家長一個可行的、務實的操作方式可以遵循並觀察。相較於先前讀過的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本書的操作相當好依循。兩本書的共通之處就是教養時,一定要保持心情平靜、言出必行。
上述分享的教養方式是我個人有精簡過後,我認為比較適合我的處理方式。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個觀點就是「孩子是一本無字天書,你要做的是讀懂他」。從前我的想法是將我的作法教給孩子(將孩子當成一張白紙),卻忽略了適合我的未必適合孩子,尤其是自己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孩子卻無法做到,因而對孩子產生失望感。真的就像書中說的,父母生氣的原因大部分是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本書有讓我重新思考到這個部分,並且學習放手讓孩子處理他該處理的問題。
本書的主要觀點是讓孩子自行思考並成長,相較於傳統的父母告知行為的教養法,初期來說,可能會較花費時間去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這部分其實也是看孩子的個性)我目前也依循這一套教養方式來教導孩子,希望我的孩子吃這一套。

本書資訊

STEP高效能父母學
書名:STEP高效能父母學
作者: 李顯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8/02/0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67Content count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
本書是一本教人演講的書,如何準備一場演講、要抱持何種態度、如何決定演講內容等等,我認為幾乎所有關於演講的要素這本書都具備了。將演講的大原則學會了,亦可套用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增進溝通效益。除此之外,書中蘊含的精神除了可套用於對話外,亦可對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所助益。
本書主要是以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時間,從自古至今的時間概念,導入量子物理學概念後的時間會是怎麼樣等等各個層面來進行說明。以量子物理學為基礎後,搭配各種腦波狀態,進一步推敲出我們可以如何透過改變我們的腦波來改變對時間的感知。本書後段還包含各式練習,幫助讀者重新去體驗時間。
本書以有限賽局以及無限賽局為基礎,分析因應兩種賽局思維,企業及領導者會做出的行動以及產生的後果。在無限賽局中以有限賽局的思維來行動,會在無限賽局中難以持續,並對整體商業風氣會造成往下沉淪的後果;而無限思維可以則為社會帶來令人嚮往的願景。
本書的內容側重於讀書可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以及如何讀書可以加深我們的思考力。除此之外本書還含括了作者對於一些文學作品的解讀分享還有推薦書籍。讓人可以細細品味作者對於其他書籍是如何欣賞以及解讀,進而對自身的讀書方式有所啟發。
本書是一本說明如何做出讓人能夠秒懂資料的書籍。對於資料內容只是稍有提及,主要側重在外觀打造,讓人能夠在一看到簡報或是資料就能夠大略知道內容。從字型、字級、圖表、圖片的元件為基底,說明該如何使用這些元件,才能打造出讓人易懂的效果。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
本書是一本教人演講的書,如何準備一場演講、要抱持何種態度、如何決定演講內容等等,我認為幾乎所有關於演講的要素這本書都具備了。將演講的大原則學會了,亦可套用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增進溝通效益。除此之外,書中蘊含的精神除了可套用於對話外,亦可對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所助益。
本書主要是以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時間,從自古至今的時間概念,導入量子物理學概念後的時間會是怎麼樣等等各個層面來進行說明。以量子物理學為基礎後,搭配各種腦波狀態,進一步推敲出我們可以如何透過改變我們的腦波來改變對時間的感知。本書後段還包含各式練習,幫助讀者重新去體驗時間。
本書以有限賽局以及無限賽局為基礎,分析因應兩種賽局思維,企業及領導者會做出的行動以及產生的後果。在無限賽局中以有限賽局的思維來行動,會在無限賽局中難以持續,並對整體商業風氣會造成往下沉淪的後果;而無限思維可以則為社會帶來令人嚮往的願景。
本書的內容側重於讀書可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以及如何讀書可以加深我們的思考力。除此之外本書還含括了作者對於一些文學作品的解讀分享還有推薦書籍。讓人可以細細品味作者對於其他書籍是如何欣賞以及解讀,進而對自身的讀書方式有所啟發。
本書是一本說明如何做出讓人能夠秒懂資料的書籍。對於資料內容只是稍有提及,主要側重在外觀打造,讓人能夠在一看到簡報或是資料就能夠大略知道內容。從字型、字級、圖表、圖片的元件為基底,說明該如何使用這些元件,才能打造出讓人易懂的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這本書強調的核心觀念是「小習慣帶來大變化」,透過日常不斷重複的小改變,持續累積形成持久而重大的進步。
Thumbnail
我的人生只有正在發展的這個版本,而小說就像我的人生支線、額外副本,讓我有機會透過文字去體驗截然不同的世界,讓我得以從他人的故事中獲得啟發,打開我的視野、建構我的生活態度。這些文本也讓我知道如何用有厚度的方式去理解其他人事物 系列共4篇「心理學與人生」、「文學與小說」、「哲學與社會學」、「科學與方法」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們有「知的權利」,但真的有必要揭露所有的資訊嗎? 你讓「知的權利」睡著了嗎?還是因為「知道太多」而感到痛苦? 本書的作者凱斯‧桑思汀是著名的行為科學專家,藉由行為科學的研究,說明資訊對生活產生的影響,破除資訊愈越多越好的迷思,透過本書或許會改變你對資訊的看法,幫助我們過得更幸福快樂。
Thumbnail
回顧整理出「心理學與人生」、「哲學與社會學」、「文學與小說」、「科學與方法」四大類各10本書(依閱讀先後排序)。 「心理學與人生」這些書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幫助我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能用更多元的視角觀看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透過作者大衛·道的個人經歷,揭示了死刑犯委任律師在法律與道德之間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可以透過他的眼睛看待法律與人權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爭取死刑犯權益過程中的挫折與掙扎,並引發對死刑存廢議題的深刻反思,以及社會大眾對犯罪與懲罰的情感與邏輯。希望大家對於死刑的辯論有更全面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最近讀到的幾本與神靈相關的書籍,分別是細膩描寫生活日常的《合境平安》、以眾多感人故事與神靈結合的小說集《眾神之島》和詳細解說神明大小事的《神靈臺灣》。這些書籍以不同角度描述與神靈文化有關的情感與經驗,適合對神靈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Thumbnail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這本書強調的核心觀念是「小習慣帶來大變化」,透過日常不斷重複的小改變,持續累積形成持久而重大的進步。
Thumbnail
我的人生只有正在發展的這個版本,而小說就像我的人生支線、額外副本,讓我有機會透過文字去體驗截然不同的世界,讓我得以從他人的故事中獲得啟發,打開我的視野、建構我的生活態度。這些文本也讓我知道如何用有厚度的方式去理解其他人事物 系列共4篇「心理學與人生」、「文學與小說」、「哲學與社會學」、「科學與方法」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們有「知的權利」,但真的有必要揭露所有的資訊嗎? 你讓「知的權利」睡著了嗎?還是因為「知道太多」而感到痛苦? 本書的作者凱斯‧桑思汀是著名的行為科學專家,藉由行為科學的研究,說明資訊對生活產生的影響,破除資訊愈越多越好的迷思,透過本書或許會改變你對資訊的看法,幫助我們過得更幸福快樂。
Thumbnail
回顧整理出「心理學與人生」、「哲學與社會學」、「文學與小說」、「科學與方法」四大類各10本書(依閱讀先後排序)。 「心理學與人生」這些書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幫助我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能用更多元的視角觀看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透過作者大衛·道的個人經歷,揭示了死刑犯委任律師在法律與道德之間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可以透過他的眼睛看待法律與人權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爭取死刑犯權益過程中的挫折與掙扎,並引發對死刑存廢議題的深刻反思,以及社會大眾對犯罪與懲罰的情感與邏輯。希望大家對於死刑的辯論有更全面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最近讀到的幾本與神靈相關的書籍,分別是細膩描寫生活日常的《合境平安》、以眾多感人故事與神靈結合的小說集《眾神之島》和詳細解說神明大小事的《神靈臺灣》。這些書籍以不同角度描述與神靈文化有關的情感與經驗,適合對神靈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不便利的便利店》的續集,便利店歷經人事異動,這時出現一位應徵者,不同於上一集的「獨孤」,這位綽號名叫「洪金寶」的男子不僅話多且過度熱心,不論是因疫情生意受到影響的烤肉店而陷入困難的老闆、因為不被家人關注內心受傷,對未來感到迷茫的高中生等,他都真誠的與他們交流,透過對話修正名為人生的軌道。
Thumbnail
小說的主軸位於首爾的一間不起眼的便利店所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名值大夜班的男子獨孤,因為「酒精性失憶」忘了自己是誰,顧客們都對他的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猜測他是軍人、流氓、更生人、脫北者,甚至是便利店的老闆。 作者描繪的是一個「不便利」的便利店,在這樣的反差下,卻有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溫暖,當小說裡的人物朝著好的方向做出改變時,身處現實的我們也會感到一絲的希望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