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伴侶:如何面對伴侶的「性別認同障礙」?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擁有中性外表的同性伴侶,從小就經歷了原生家庭對性別的歧見,還有由此衍伸出的家族議題。
在成長環境與氛圍的暗示下,伴侶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女性性別。然而,身為陪伴者的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又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文章摘要
1. 伴侶對自己「性別」的想法
2. 我眼中的「性別不認同」感
3. 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性別認同障礙」
意即對自己的生理性別心理性別感受不一致。在伴侶身上看見的故事,我會稱這種不一致的感受為「性別不認同感」。

一、伴侶對自己「性別」的想法

透過這些年的相處與對話,我認為可以將伴侶從原生家庭接收的觀念影響,分成兩個層面來看:
  • 原罪
自有意識以來,便浸泡在「身為女生就應該要比別人更努力、要比別人更有成就,不然就會被看不起」的觀念裡。伴侶打從學齡開始,就被規定要將時間放在唸書、看書、補習、考試與比過別人之中。
伴侶在成績導向的童年裡,稍有落分就會全身僵硬著拿出成績單,精神緊繃地不斷徘徊在媽媽的房門口。遲遲不敢出聲的她,只敢偷偷觀察著媽媽臉上的表情是不是還算愉悅?想趁著媽媽愉悅的時刻報告成績的她,盼的是少點責罰。
然而,不論她再如何做足心理準備,恐懼與焦慮的心情始終緊黏著她。最終,每次在責與罰之後,恐懼到無法思考的她,增加的不是求好的上進心,而是沈巨的心理壓力。
「沒做到最好,就要接受懲罰」的模式,讓她在心中若有似無地感受到「生為女身彷彿是項原罪」的錯覺。
  • 解套
伴侶被灌輸的觀念中,除了女生應該成為人中之鳳外,她也從媽媽口中接收到了家族對添丁的渴望:
「就是因為你是女生,生出來的那一天爸爸看到你就去喝酒、阿嬤也搭車回去鄉下了。」、「因為我只生女生,所以親戚都看不起我。」
這些想法、言語與情緒,在她的童年裡反覆地出現。她瞳孔映出的是家人失望的表情,留下不知如何是好、無法自處的自己。如果自己是男生,是不是就會讓家族開心?是不是就能夠符合大家的期待?自己的存在是不是就能得到認可,不需要再靠成績博得媽媽的歡心?
「如果我是男生的話,那就好了。」這句話,就像是絕處逢生時的指引,在伴侶心中成了一切的解套方法。

二、我眼中的「性別不認同」感

性別認同(英語:Gender identity)是一個人對自己性別的個人感覺。
我是如何看待伴侶對性別的不認同感呢?從日常的生活中,我將觀察與想法歸整出了3點
〈1〉伴侶想當男生或是女生,我個人其實沒有太多的聯想。
這並不是不在乎她的感受,只是之於我而言,一個人能夠成為自己喜歡的樣貌,那將會是很棒的事情,再加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個體性面向,我尊重伴侶想更靠近她心中完美樣貌的想法。
〈2〉正因為是她,性別樣貌早已失去對關係的影響。
因為她是她,此時此刻與我生命有所交疊的她,這份連結的意義早已經超越了生理或心理性別上的分類,扎實地貫穿在我們的生命意義裡。此時談到性別對關係的影響,就像在談「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一樣無足輕重。
〈3〉將伴侶「想當男生」的念頭看成是一道救贖之光。
長期地傾聽伴侶的描述,也曾聽見她在情緒高漲時(最無法修飾言語的時刻)脫口而出的語意,不難發現在她感到挫敗時,偶爾會提起自己想要當男生這件事。
挫敗經驗會讓人無意識地抓緊過往挫敗出現時,曾牢牢攥緊的信念,這很容易被理解。伴侶在這樣的時刻,腦中湧現千絲萬縷的記憶、纏繞不清的感受與無意識的反應,此時她的信念只剩「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而我會將伴侶的這個念頭,當成是一片從過往枷鎖中解脫的浮木,這些從不需要被評論。

三、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每當伴侶因為性別認同障礙而引發一連串的不適應時,會出現大震盪的情緒起伏、自我攻擊與否定、質疑自己的存在意義,甚至認為自己重新投胎比較快。被籠罩在心智噪音之中的伴侶,像是腦中發動了毀滅級的大戰,只能任由其對自我的惡意批評。她也因此經歷了一場束手無策、節節敗退的心靈暗夜。
此時的我會安靜地在她身旁陪伴,並依當下的情況給出適當的回應。例如:
  • 如果伴侶想說話:
我會專注地聽完。在她說話的時候不打岔、不否認她的想法,只是將注意力全然地放在傾聽伴侶的立場與想法上。
  • 如果伴侶說不出話:
我只會先確認她的身體狀況,有時候情緒起伏太劇烈,會出現顫抖、僵硬、喘不過氣的生理狀態。最後會問她我能不能在旁邊?或是希望自己獨自靜一靜?
  • 伴侶同意我在旁邊:
我會表達「我在這裡,不用害怕」。靜靜地等她主動開口,不會再多灌輸「自認為」對她有益的話。有時候擁抱比語言更能夠傳遞善意與關懷。
  • 伴侶想獨自靜一靜:
我會主動表達「我就在附近,隨時可以找我。」信任她需要時間跟空間與自己腦中的聲音對話。我也會在遠離她身邊前,告訴她我約半小時後會再來看看她。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連結具有正面意義的事件,適時表達我覺得她現在的模樣就已經很棒了。
  • 以分享的方式:
例:告訴伴侶還好你是女生,所以我們可以一起進女生浴池泡澡。
  • 以感謝的方式:
例:向伴侶表達感謝,因為她的陪伴入場,而得到的安全感。
  • 以喜悅的方式:
例:還好我們都是女生,很多衣服可以共穿耶!
日常的肯定並不是為了說服伴侶當女生或男生比較好,而是單純地肯定她本身的存在。足夠好的她,不需要再透過任何形式的變動來讓自己看起來更好。

總結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也有「不認同自我性別」的親友呢?當他們傾訴時,你通常都如何應對呢?歡迎留言跟閒人分享唷!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方法不能一式套用,在此僅提供需要的陪伴者一點靈感,以下是我整理出的關鍵重點:
  • 狀態發生時
    - 專注傾聽
    - 不給建議、不批判想法
    - 確認身體狀態是否安好
    - 表達陪伴的善意與關懷
    - 有時候擁抱比言語更能支持對方
  • 日常生活中
    - 分享自己的想法
    - 表達自己的感謝
    - 說出自己的喜悅
雖然性別認同障礙困擾著伴侶,但之於我而言,不論她最終想要成為男生或女生,一切都很好。我認為,我們共同創造的生命意義早已超越了性別的框架。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陪伴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
🌟追蹤專題👉🏻「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 延伸閱讀
13.1K會員
256Content count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憂鬱症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所以才會因為這點挫折就想不開。」在遇到憂鬱伴侶之前,偶爾會聽見親友或同事提出對於憂鬱症的見解。當時的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或罩門,對不同的人事物有程度不一的敏感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跟憂不憂鬱有什麼關係嗎?
各種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話沒說、有話不說」的時候。有些是出於善意的考量,不想破壞關係;有些則出於恐懼或是憤怒,雖然也是不想破壞關係,但藴育的是怨懟與不解,不論是不敢說或不想說,直到最後都變成了「懶說」。是什麼讓關係變成這樣呢?我又是讓伴侶從省話的人變成變成無話不談、甚至主動想要分享的呢?
處於憂鬱狀態的伴侶,會不自覺地、無法自制地想東想西,並且將一個小小的煩惱延伸成某些事件的導火線。當然,延燒出的事件是想像來的,並且都是些讓人憂慮與不安的事情(笑)。在本篇文章中,將提及當伴侶擔憂時,常問的幾個句子以及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伴侶?期望提供給陪伴者們一些小小的靈感,祝福您。
在事情運行到一個階段,伴侶時常會因看不見立即的成效,而懷疑自己是不是浪費了時間與精力。如果此時再接收到與世俗成就相關的資訊,經判斷後只能凸顯她尚處於未達標的狀態時,她就會一秒沈入自我否定的漩渦裡,被越捲越遠、越遠越絕望。文章分享:伴侶的思考方式、該如何鬆動想法,還有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停在車水馬龍的路邊,坐在摩托車上的伴侶大口且劇烈地吸吐著氣,身形因緊繃而用力顫抖著,雙手按摀著臉的她,正在掉眼淚。我能做的只是撫順她的背,此時的我站在側邊,沒有太多情緒,就只是靜靜地看顧著她,直覺告訴我:「現在多說什麼都會成為負擔。」 「你以前有喘不過氣的反應嗎?」我不禁問出口。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憂鬱症的人都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所以才會因為這點挫折就想不開。」在遇到憂鬱伴侶之前,偶爾會聽見親友或同事提出對於憂鬱症的見解。當時的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只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或罩門,對不同的人事物有程度不一的敏感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跟憂不憂鬱有什麼關係嗎?
各種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有話沒說、有話不說」的時候。有些是出於善意的考量,不想破壞關係;有些則出於恐懼或是憤怒,雖然也是不想破壞關係,但藴育的是怨懟與不解,不論是不敢說或不想說,直到最後都變成了「懶說」。是什麼讓關係變成這樣呢?我又是讓伴侶從省話的人變成變成無話不談、甚至主動想要分享的呢?
處於憂鬱狀態的伴侶,會不自覺地、無法自制地想東想西,並且將一個小小的煩惱延伸成某些事件的導火線。當然,延燒出的事件是想像來的,並且都是些讓人憂慮與不安的事情(笑)。在本篇文章中,將提及當伴侶擔憂時,常問的幾個句子以及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伴侶?期望提供給陪伴者們一些小小的靈感,祝福您。
在事情運行到一個階段,伴侶時常會因看不見立即的成效,而懷疑自己是不是浪費了時間與精力。如果此時再接收到與世俗成就相關的資訊,經判斷後只能凸顯她尚處於未達標的狀態時,她就會一秒沈入自我否定的漩渦裡,被越捲越遠、越遠越絕望。文章分享:伴侶的思考方式、該如何鬆動想法,還有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停在車水馬龍的路邊,坐在摩托車上的伴侶大口且劇烈地吸吐著氣,身形因緊繃而用力顫抖著,雙手按摀著臉的她,正在掉眼淚。我能做的只是撫順她的背,此時的我站在側邊,沒有太多情緒,就只是靜靜地看顧著她,直覺告訴我:「現在多說什麼都會成為負擔。」 「你以前有喘不過氣的反應嗎?」我不禁問出口。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以下都是自己在經歷一次次重度憂鬱症復發之後的應對做分享,必要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在發作期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肌肉緊繃、無力、胸悶;情緒低潮:烏雲遮日、絕望感、無助感,所有思緒都圍繞著沒有未來、對自己及他人的憤怒、沮喪、失望、責怪。 有時候尋求身邊朋友傾訴會暫時得到舒解,但大多時候很有可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妳不要想太多啊!”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面對身邊有親友憂鬱症時,總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句話,看似安慰,表達放下情緒就好,回應我們的,有可能是漫長的沉默,或是失去了日後的連結。 以下是我,一個憂鬱症陪伴者的真心告白,它教導我學習理解、同理心,也想透過四個要點,分享我如何陪伴好友的過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以下都是自己在經歷一次次重度憂鬱症復發之後的應對做分享,必要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在發作期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肌肉緊繃、無力、胸悶;情緒低潮:烏雲遮日、絕望感、無助感,所有思緒都圍繞著沒有未來、對自己及他人的憤怒、沮喪、失望、責怪。 有時候尋求身邊朋友傾訴會暫時得到舒解,但大多時候很有可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妳不要想太多啊!”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面對身邊有親友憂鬱症時,總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句話,看似安慰,表達放下情緒就好,回應我們的,有可能是漫長的沉默,或是失去了日後的連結。 以下是我,一個憂鬱症陪伴者的真心告白,它教導我學習理解、同理心,也想透過四個要點,分享我如何陪伴好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