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Blockchain)一言蔽之,是一種紀錄資料的創新技術。
之所以叫做區塊鏈,是因為這些記錄下來的資料會被放在一個一個區塊(block)裡面,每個區塊之間又有鏈子(chain)連結,如下圖一般。
讓我們把區塊鏈拆成「區塊」跟「鏈」兩部分做解釋,你會比較好理解:
- 區塊
就好比是透明的保險箱,被記錄下來的資料會被放在裡面,公開透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查看,卻無法隨意竄改,這是因為保險箱被用了密碼學的方式保護了起來。
- 鏈
則是扮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讓任何人在讀取資料時能夠靠著區塊順序了解寫入資料的時間排序。
在區塊鏈中,幫忙驗證區塊上的資料和建構區塊鏈的人,我們就叫做「礦工」(miner)或是「節點」(node)。
區塊鏈的創新之處?
≣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在現今的電子交易架構中,銀行常常扮演著交易過程的「中間人」並控制著所有交易紀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以銀行為「中心」的交易架構。例如A想在線上轉帳 100 美元給B,那麼A得透過銀行這位「中間人」並且信任它會完成這筆交易,而所有的交易紀錄也保存在銀行裡。
而區塊鏈的「點對點」與「去中心化」架構,完全去除了「中間人」的角色,改由區塊鏈上的礦工(節點)們來驗證與保存交易紀錄,同時利用密碼學的概念保證交易的真實性。
比特幣——或者説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革命思想,就是帶來了新型態的金流,資金移轉不再需要透過中間人,金流變得更自由,最終達到還權於民的結果。
≣ 不可篡改性(immutable)
引述 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先生著作《
區塊鏈社會學》的敘述,區塊鏈的就像布拉格的「藍儂牆」(Lennon Wall),任何人都可以你一言我一語地寫上字句,漆上圖畫,記錄事件,表達想法。比藍儂牆更好用的是,區塊鏈上的紀錄即使被新的蓋過,舊紀錄以及修改過程依然存在。這正是區塊鏈的特質之一:不可篡改性。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的紀錄並非不能「修改」,而是不能「竄改」,意思是說一旦修改會留下清楚的紀錄,而且沒有任何一個人、一間機構、一個政權可以隨心所欲地修改,要修改必須經過一套共識機制。
≣ 去信任化(Trustless)
我們生存的中心化世界是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世界,例如在轉帳時你只能相信銀行(中間人)會履行承諾完成任務;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區塊鏈技術讓轉帳不再需要「信任」基礎就能完成,這是因為每一筆交易都使用了密碼學做認證,紀錄被放在區塊鏈上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隨時可以被拿出來考證。
這是區塊鏈的另一個特質:去信任化,讓人們能夠透過區塊鏈技術創造出一個不需要以「信任」為基礎運轉的世界。
≣ 共識機制(Consensus)
區塊鏈就像是一個高度民主化的小型社會,要想讓它正常運作,我們就必須設立一套運行規則讓所有參與區塊鏈的礦工們遵守,以此保證區塊鏈系統的公平與一致性,這就是「共識機制」。
目前最廣泛的共識機制有比特幣採用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或是以太坊採用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仔細分析兩者的不同。
≣ 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
無論其種族、性別、年齡、階級、財富或政治立場,公有區塊鏈無需許可,允許所有人加入。每個人都享有區塊鏈應用的平等權利,沒有人被排除在外。這是一個開放的網路,所有用戶都可以參與區塊鏈來驗證交易和數據的共識過程。
2022 年 10 月,知名饒舌歌手 Kayne West 因爭議性言論,
被金融巨頭摩根大通關閉銀行帳戶⋯⋯後來他戴著中本聰的帽子現身,似乎暗示著他將擁抱比特幣、一視同仁的區塊鏈世界。區塊鏈只按邏輯行事,沒有立場,為所有人敞開大門。
銀行為華爾街服務,區塊鏈為所有人服務。
小結
區塊鏈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技術,巧妙地利用了點對運算資源來去除「中心化」的服務機構,並且以密碼學的方式確保交易紀錄的正確性。不過,因為匿名的特點,有時會被不肖人士用來做壞事(例如:洗錢、黑市買賣)。
基於區塊鏈的種種特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去信任化、共識機制、無需許可——它不但是一種應用技術,也是一種思維模式,解放傳統金流與資訊流的運作體系,讓我們有一個「還權於民」的新選擇。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