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問世於1923年,至今已有100年。
作者出生於1870年;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是53歲。
從工業革命的進程來看,作者有享受到現代社會的便利以及資本社會的繁榮。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來看,雖然也經歷社會動盪,但美國畢竟是終止這場戰爭的國家。1918年11月11日停戰後,美國社會經濟進步繁榮,1920年代的美國家庭,開始購買第一台汽車、收音機、冰箱,並且開始習慣定期看電影。
國家繁榮,代表人民普遍都有賺到錢,也累積了一些財富。關於財富,作者的很多話就分別成了69講。有些亙古至今不變的道理,真的需要複習。但有些道理其實已經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不過這種世代差異是可以理解的。
古羅馬哲學家盧修斯.安內烏斯.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的哲思:「 如果你依據自然本性的需求來生活,將永遠都不會貧窮;如果你依據他人的想法來生活,將永遠都不會富有。如果我們不依據理智之光,而追隨他人設定的方式來生活,對我們將尤其有害。」 ( 頁8 )
作者在序中就先定義「貧窮」這件事,指的就是「日不敷出」。他說,如果按照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努力賺取大於花費的金錢,那麼離富有並不會太遙遠。
作者在第一講中便提到「金錢不等於財富」。他認為一個人的資本就是 : 扣除掉基本生活雜費之後所剩餘的金錢。而當有了一筆錢之後,到底是用它來買夢寐以求的奢侈品 ? 還是進行更多的投資 ? ( 竟然沒有一直存錢的選項 ! )
另外,作者所謂的資本家,指的是「不會完全花掉其勞動所得的人」。
因此,我認為談財富之前應該要先了解和釐清的2件事,就是「有多少資本」以及「有哪些資源」。
從整本書概括財富的秘密,離不開存錢、省錢、節約、節儉、智慧花錢、不浪費金錢和時間。所有篇章都是從個人工作的薪資收入來談資本的累積。至於,甚麼是資源呢 ? 本書並沒有太多著墨。若從現代的社會科學去意會資源,我則認為是「自己的智慧」和「可動用的人際關係和公共財」。
作者也提到,財富是一項需要高度智慧的生產,所有參與這項生產的人,都必須擁有冷靜思考的能力、正確論據的判讀,以及敏捷和耐心。同理,也可以將這些套用在自己的謹慎投資理財。
若是再擴大解釋,我認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也是財富的密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