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觀察日記. Ep 31|我想坐在這裡就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阿嬤越來越不想離開房間,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待這
過去一兩年的阿嬤越來越不愛出門活動,上了年紀再加上腿腳的不方便多少會讓阿嬤不願意出門,不過,近幾個星期以來我發現阿嬤的行動範圍越來越退縮,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房間。事實上,觀察到阿嬤的行為活動可以發現是否有退縮的徵象,好讓我提早改善照顧的方向。
可是,阿嬤日漸退縮的行為偶爾還是讓我不知所措。有次阿嬤吃完飯後,自己去廁所拿毛巾擦嘴巴,我在客廳等阿嬤,因為我們通常飯後的行程便是接著看八點檔。不料,那一次等了快半個小時卻仍不見阿嬤的蹤影,我起身一看才發現阿嬤正坐在床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
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當我問起原因,阿嬤只淡淡地給了我這樣的回應。
除了挺直坐在床邊,阿嬤有時也會用膝蓋撐著手肘度估(小睡)
觀察到阿嬤的退縮行為卻有似曾相似的既視感,這讓我想到曾經困在憂鬱症裡的我。原本外向的我變得不喜歡跟身旁的人社交,每一次與別人的眼神交會就讓我想要閃躲,上前跟人攀談甚至會讓我喘不過氣。嚴重時,我甚至不想出門,只想躺在床上用棉被包裹住自己,因為那是我想到最能安撫自己的方法了。
當時身陷憂鬱症的我仍舊需要每周回家照顧阿嬤。每當我在周五晚上回家陪阿嬤吃晚餐時,阿嬤每次都會吃到一半時問我
啊你今仔日免上課?
(啊你今天不用上課嗎?)
我已經落課矣!
(我已經下課了!)
這段像是答錄機的對話,在每一次的晚飯都會重複個五六次,直至阿嬤吃完飯後仍會繼續問我。
湊巧的是,當時的我需要有人拉出,阿嬤則需要有人回應;這段像是答錄機的一來一往,反而因此填補了我和阿嬤彼此的社交需求。當我從憂鬱症恢復活力,生活也逐漸找到重心後,才發現阿嬤重複提問的行為實際上對我幫助良多。日後,我將這段和阿嬤互動的過往以「阿嬤的失智症,治好了我的憂鬱症」為題公開分享。看似毫無幫助的失智老人,其實也能為他人產生益處。
照顧阿嬤的同時,我滿足了她想要與我連結的需求;同時,阿嬤不停的殷勤問候,也滿足了在憂鬱黑洞中我遺失已久的連結感。
某次在家中整理時發現阿嬤於 2009 年在泰國留下的照片,當年的活力與現在的她相差甚遠
而如今阿嬤的退縮行為開始加劇,就如同當初在憂鬱症裡的我,看到每次用完餐後便自顧自地走回自己房間的阿嬤讓我很是不捨。當我坐在阿嬤身旁詢問她怎麼不來客廳看電視,每次也只能得到消極的回應
我坐佇咧遮就好。
(我坐在這就好。)
聽到這句話的當下,我彷彿看到了當時不願意離開棉被裡的我,但這次我不再驚慌失措,因為我曾經被那正午惡魔蟄伏,那種由內而外的難耐仍舊銘刻在我的記憶裡。我知道這有多痛苦難受,我也看到了阿嬤退縮行為背後的求救訊號
「我沒辦法再去客廳看電視了,但我還是想要有人陪我。」
我把客廳的電視關上,拿著筆電搜尋了阿嬤愛看的節目《豬哥亮歌廳秀》、《細說台灣》、《台灣奇案》、《市井豪門》、《鐵獅玉玲瓏》所幸資訊發達的網路,總是可以發現這些老牌綜藝節目的蹤影;當然,還有我和阿嬤都很愛看的夜市叫賣。我坐在床邊和阿嬤一起看,在我看來有些低俗的綜藝老梗,反而能把阿嬤逗得落下頦(台語:意旨笑得合不籠嘴),讓我再度看到阿嬤臉上露出 2009 年在泰國出遊的笑容。
即使阿嬤再怎麼退縮,我仍舊會主動拉出她,如同當初阿嬤也是這麼把我從憂鬱黑洞裡拉出來。就算受阻,我也願意成為阿嬤的棉被,用我的時間與耐心包裹著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3會員
190Content count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4/29 約莫 23:00 時,阿嬤坐在客廳突然毫無來由地說「我剛才抱的嬰兒去哪了?」
當別人問起我為何如此照顧阿嬤時,我可以不必冠面堂皇地宣稱自己如何被善待到大,而是能簡潔有力地回答:因為我愛我阿嬤,所以我選擇這樣做。
1/28 午夜,我聽到一聲撞擊聲,霎時,我弟將房間的燈開至全亮,試圖搖醒我「阿嬤跌倒了,哥哥阿嬤跌倒了」
近幾個禮拜以來我在刻意練習一件事:吃慢一點
12/3 夜裡,我偶然被一個聲音喚醒,當下一聽就知道是阿嬤的聲音。我起身走到阿嬤房間,看到阿嬤一臉憂愁坐在床邊
那天,阿嬤口中那個不存在的妹妹拿走了鑰匙,阿嬤那天顯得十分著急,三番兩次地詢問我之外,也坐立難安地一直在客廳來回走動。
4/29 約莫 23:00 時,阿嬤坐在客廳突然毫無來由地說「我剛才抱的嬰兒去哪了?」
當別人問起我為何如此照顧阿嬤時,我可以不必冠面堂皇地宣稱自己如何被善待到大,而是能簡潔有力地回答:因為我愛我阿嬤,所以我選擇這樣做。
1/28 午夜,我聽到一聲撞擊聲,霎時,我弟將房間的燈開至全亮,試圖搖醒我「阿嬤跌倒了,哥哥阿嬤跌倒了」
近幾個禮拜以來我在刻意練習一件事:吃慢一點
12/3 夜裡,我偶然被一個聲音喚醒,當下一聽就知道是阿嬤的聲音。我起身走到阿嬤房間,看到阿嬤一臉憂愁坐在床邊
那天,阿嬤口中那個不存在的妹妹拿走了鑰匙,阿嬤那天顯得十分著急,三番兩次地詢問我之外,也坐立難安地一直在客廳來回走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用沉睡來比喻分裂之境,又把由此形成的小我思想體系稱為一場夢。 「你並不住在這哀傷的世界,你活在永恆裡。」 儘管真相如此,當上主之子好像陷入沉睡,做起分裂之夢,在那短短的一瞬,整個質能時空世界誕生了,好似剎那間伸展出一條長長的時間軌道。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為什麼”時,我們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內心深處會想知道:“為什麼?”將會如何演變。 我意識到我對文字充滿熱情。閒暇時,我會坐下來在紙上塗墨。我沒有成為一名作家的目標。只是我在閒餘時間就只想做的事。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用沉睡來比喻分裂之境,又把由此形成的小我思想體系稱為一場夢。 「你並不住在這哀傷的世界,你活在永恆裡。」 儘管真相如此,當上主之子好像陷入沉睡,做起分裂之夢,在那短短的一瞬,整個質能時空世界誕生了,好似剎那間伸展出一條長長的時間軌道。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為什麼”時,我們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內心深處會想知道:“為什麼?”將會如何演變。 我意識到我對文字充滿熱情。閒暇時,我會坐下來在紙上塗墨。我沒有成為一名作家的目標。只是我在閒餘時間就只想做的事。
Thumbnail
📝臣服實驗: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掌舵的旅程 第❶部: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第❷部: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第❸部:從出世到入世 看到第三部的我, 還是有點懵懵懂懂😂 一開始麥克愛上了靜心, 不愛腦中一直說話的自己。 也不愛擁有自己意識的自己。 哇嗚,這對我而言, 是多大的不可思議😂
Thumbnail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第四章(完結):選擇與愛連結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回到書名,你想過, 「什麼是自己嗎?」 我在更年輕的時候, 總是不能明白, 我好像一直一直在尋找那份「快樂」。 那份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 可我找了好久, 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那時的我找到了什麼。 現在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專注來自於觀察 觀察就是專注最好的開始, 學會用觀察就學會「等待」👀 有了等待的心更能細細體會那些美好的事物。 分享文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 少了安靜的心, 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 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蔡穎卿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最近和很多家長聊到孩子總是難以維持一個習慣, 為什麼有些習慣這麽難以堅持? 有些卻可以這麼自動化? 分享最近讀的「習慣力」, 作者用科學和研究統計說明習慣其實是來自大量重複行為, 而讓事情越簡單越容易發生, 當習慣慢慢養成後就會取代刻意決定, 更能簡化我們的生活和做事方式 放手給好的習慣好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