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是否也在無形中,以「愛」為名,給予了溫柔的暴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禮物之所以成為禮物,端看被不被接受,不然,就會變成雙方的負擔。」

某位老師說過一個故事。

女孩看似家庭狀況幸福,父母也都沒要求她甚麼,對她非常的好。然而女孩長大卻罹患憂鬱症,她也不懂自己的憂鬱為何而來,也為自己這麼幸福還憂鬱而自責。

直到去到他們家,看到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老師頓時明白,女孩的壓力來源。

raw-image

比如父母準備水果給她吃,她不想吃;父母就會說:「怎麼不吃呢?這水果對身體很好啊!我都特意為你準備了。多少吃一點吧!把它吃了身體才會健康。」同時一直不斷的說服女孩,直到女孩把水果吃完。

女孩即使不想吃,為了不抹煞父母的好意,或者不想讓父母失落,她就會勉強自己把水果吃掉。因為不吃,她會有罪惡感。人家都對你這麼好了,怎能拒絕呢?

老師稱之為「溫柔的暴力」。因為父母親強權的加予,是以更細膩的方式在進行,看似以愛為名,事實上是在勉強孩子做她不想做的事,或者在無形中要求她符合父母的期待。

從小到大,女孩慢慢的學會,要求自己應該要符合父母的期待,即便父母親看似沒有對她說出口。父母沒有要求她名列前茅,但無意中會在言談裡,透露出誰家的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很優秀。她就會知道父母的需求跟想要是甚麼。自己給自己壓力設定目標,去達到父母心中的想望。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經常自行推敲「別人希望我怎麼做」,而不是「我想怎麼做」

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努力成為好學生、好伴侶、理想父母。想盡辦法符合別人心中的期待,進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當時聽到老師說這個故事時,有點震撼。

有時候我對孩子們,好像也有類似的情節上演。我覺得這麼做是為他們好,但是他們似乎不領情。雖然我不至於強迫他們接受,但心裡還是會希望他們照著我的想法跟意思做。

我思考著,是否也在無形中,以「愛」為名,給予了溫柔的暴力?我是否能讓孩子有選擇?

是否能放下過多的控制,讓孩子有機會導演自己的人生。

而我自己似乎也常常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很努力的想要符合別人心中的期待,滿足他人的要求,是否有真正想過自己想要什麼?

《為自己出征》書裡有一句話。

「禮物之所以成為禮物,端看被不被接受,不然,就會變成雙方的負擔。」

raw-image

當我們想"送出去"時,思考一下,這是對方想要的嗎?他可以不接受嗎?我可以接納他的不接受嗎?

當我們"被致贈"時,是拒絕嗎?可以有選擇的嗎?

覺察這一切,就是重新愛自己、重寫新劇本的開始。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一個約國小中年級的女孩,手上拿了些東西,從我面前的斑馬線快步走過。 突然一個小罐子從他身上掉落,貌似白色塑膠杯瓶,三個像是蓋子的粉色塑膠,還有數十顆像藥丸般的白色錠狀物,如煙火般落地炸開來,散落在斑馬線上。
「任何人都不該是別人的附屬品。」 這句話從12歲的女兒口中說出,讓我有點驚訝! 我們走往停車場的路上,聊著剛剛看完的電影「Barbie芭比」。 當芭比變得不完美,她還是芭比嗎? 當肯尼沒有芭比的目光,他還有價值嗎? 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與期待裡,可曾想過內心真正的想要是什麼?
去7-11取貨,排隊結帳的同時,看見貨架上商品"小時候粉粿(材料包)",想起兒子前兩天跟我說,他最近喜歡吃粉粿,就隨手拿了一包回家試試。 看著包裝上說明,先用冷水把粉拌勻,再加入滾燙熱水,一杯水電鍋蒸熱放涼即可完成。 看起來好簡單啊!
從小到大,我們許多言行舉止,日復一日,一再的重複,發展出我們的慣性,這是求生存的本能,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跟大腦的運作,因為需要留著更多的心力去面對跟處理更多的問題跟事情。 但我們卻從來逃離不了內在感受帶來的情緒,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應對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糾結於溝通問題上,其實,是卡在自己的
上周末跟課李儀婷老師的的工作坊,她在親子教養這塊,對我而言,簡直是神人等級。 不管是當媽媽的內在穩定度,遇到事情情緒不容易被挑起而有起伏,即使情緒上來了也能很快覺察,先安頓自己。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一個約國小中年級的女孩,手上拿了些東西,從我面前的斑馬線快步走過。 突然一個小罐子從他身上掉落,貌似白色塑膠杯瓶,三個像是蓋子的粉色塑膠,還有數十顆像藥丸般的白色錠狀物,如煙火般落地炸開來,散落在斑馬線上。
「任何人都不該是別人的附屬品。」 這句話從12歲的女兒口中說出,讓我有點驚訝! 我們走往停車場的路上,聊著剛剛看完的電影「Barbie芭比」。 當芭比變得不完美,她還是芭比嗎? 當肯尼沒有芭比的目光,他還有價值嗎? 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與期待裡,可曾想過內心真正的想要是什麼?
去7-11取貨,排隊結帳的同時,看見貨架上商品"小時候粉粿(材料包)",想起兒子前兩天跟我說,他最近喜歡吃粉粿,就隨手拿了一包回家試試。 看著包裝上說明,先用冷水把粉拌勻,再加入滾燙熱水,一杯水電鍋蒸熱放涼即可完成。 看起來好簡單啊!
從小到大,我們許多言行舉止,日復一日,一再的重複,發展出我們的慣性,這是求生存的本能,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跟大腦的運作,因為需要留著更多的心力去面對跟處理更多的問題跟事情。 但我們卻從來逃離不了內在感受帶來的情緒,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應對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糾結於溝通問題上,其實,是卡在自己的
上周末跟課李儀婷老師的的工作坊,她在親子教養這塊,對我而言,簡直是神人等級。 不管是當媽媽的內在穩定度,遇到事情情緒不容易被挑起而有起伏,即使情緒上來了也能很快覺察,先安頓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玉媽對上了高中的小玉態度很煩惱。        小玉愛打遊戲、作業沒寫,以前數學很好,現在數學退步很多,小玉說:「我現在讀的學校,沒有一門想學的科目,我想要轉學。」玉媽反問:「換學校要更認真學習,妳可以嗎?現在玩成這樣,學校功課亂七八糟,轉學就會變嗎?」    
Thumbnail
改變從今天開始,三個好入手的日常生活習慣,學會正向語法的親子對話、學會適時真誠的讚美、學會時時感謝他人的付出。以下我們將逐一與大家分享: 習慣一----學會正向語法 正向語句的神奇魔法從使用正向及肯定的語句,例如:喜歡、希望、可以、要等表述開始;換句話說,就是學會拿掉例如討厭、不喜歡、不要、不可以等
Thumbnail
年幼的小孩會爬上爬下,爬沙發,轉來轉去嗎?是不是很頭疼呢?會是過動嗎? 之前有皮膚科醫生這樣說小孩, 皮膚科不是兒童科,當下覺得皮膚科女醫師沒耐心,感覺不好, 想知道孩子為何靜不下來原因,就看這篇吧!
Thumbnail
當孩子犯了我們早已告誡過的錯,父母該以著什麼樣的心態與方法,接住一次又一次跌倒的孩子呢? 暢談文化「小種子,UP!」繪本書系之一 《白手套》 在幽默與寬容的語句間,埋藏著親子溝通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畫冰山理論框架 在畫框架,突然想到冰山理論「Iceberg Model」的框架還沒畫過,就拿起來畫,一畫發現可以解釋昨天跟母親發生的事件,有時候對外人,陌生人都可以關心。回到家, 對家人會覺得需要那麼客套嗎?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要學冰山理論框架?
Thumbnail
當了父母之後才明瞭親子教養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古早時期的威權教育已經被唾棄(雖然還是不少人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去理解孩子的發展並且給予適齡的教育。 雖然一支艾莎公主的雨傘都貴過所有大人的傘,但能讓孩子上學不賴床、不拖拉還能在滂沱大雨中自己走路到學校,難道不值得嗎?
Thumbnail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論點是親職是有期限的,有彈性的家庭關係,才能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現在回想,就是這個《儀式感》救了我。 儀式感能助我面對那些想逃避的事情。 大人創造儀式感,是象徵自己認真生活,讓這一刻變得與眾不同,而非倉皇度日,日復一日,一成不變。 不過,有時候,儀式感也能夠幫助我們,為抗拒做些心理準備。
Thumbnail
雖然我必須用成人既定的世界,給你一個保險的答案, 但希望妳能自己選擇,因為能夠擁抱冰冷的知識的妳,要能夠擁抱妳的人生,興趣會是職業的創意來源, 妳認為自己的興趣可以與哪一項傳統職業結合?用妳的想法前進!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玉媽對上了高中的小玉態度很煩惱。        小玉愛打遊戲、作業沒寫,以前數學很好,現在數學退步很多,小玉說:「我現在讀的學校,沒有一門想學的科目,我想要轉學。」玉媽反問:「換學校要更認真學習,妳可以嗎?現在玩成這樣,學校功課亂七八糟,轉學就會變嗎?」    
Thumbnail
改變從今天開始,三個好入手的日常生活習慣,學會正向語法的親子對話、學會適時真誠的讚美、學會時時感謝他人的付出。以下我們將逐一與大家分享: 習慣一----學會正向語法 正向語句的神奇魔法從使用正向及肯定的語句,例如:喜歡、希望、可以、要等表述開始;換句話說,就是學會拿掉例如討厭、不喜歡、不要、不可以等
Thumbnail
年幼的小孩會爬上爬下,爬沙發,轉來轉去嗎?是不是很頭疼呢?會是過動嗎? 之前有皮膚科醫生這樣說小孩, 皮膚科不是兒童科,當下覺得皮膚科女醫師沒耐心,感覺不好, 想知道孩子為何靜不下來原因,就看這篇吧!
Thumbnail
當孩子犯了我們早已告誡過的錯,父母該以著什麼樣的心態與方法,接住一次又一次跌倒的孩子呢? 暢談文化「小種子,UP!」繪本書系之一 《白手套》 在幽默與寬容的語句間,埋藏著親子溝通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畫冰山理論框架 在畫框架,突然想到冰山理論「Iceberg Model」的框架還沒畫過,就拿起來畫,一畫發現可以解釋昨天跟母親發生的事件,有時候對外人,陌生人都可以關心。回到家, 對家人會覺得需要那麼客套嗎?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要學冰山理論框架?
Thumbnail
當了父母之後才明瞭親子教養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古早時期的威權教育已經被唾棄(雖然還是不少人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去理解孩子的發展並且給予適齡的教育。 雖然一支艾莎公主的雨傘都貴過所有大人的傘,但能讓孩子上學不賴床、不拖拉還能在滂沱大雨中自己走路到學校,難道不值得嗎?
Thumbnail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論點是親職是有期限的,有彈性的家庭關係,才能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現在回想,就是這個《儀式感》救了我。 儀式感能助我面對那些想逃避的事情。 大人創造儀式感,是象徵自己認真生活,讓這一刻變得與眾不同,而非倉皇度日,日復一日,一成不變。 不過,有時候,儀式感也能夠幫助我們,為抗拒做些心理準備。
Thumbnail
雖然我必須用成人既定的世界,給你一個保險的答案, 但希望妳能自己選擇,因為能夠擁抱冰冷的知識的妳,要能夠擁抱妳的人生,興趣會是職業的創意來源, 妳認為自己的興趣可以與哪一項傳統職業結合?用妳的想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