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一書想要表達「為何深度工作如此重要,卻不被現代人廣泛使用」,前面部分講的是深度工作帶來的價值,以及人會分心的原因,中間部分以神經學、心理學、哲學三方面,論證深度工作不僅帶來豐厚報酬,也能打造美好生活(但這部分的論證無法說服我),後面部分則說明如何系統性發展深度工作的能力,也是本書最精彩的部分。
淺薄工作是指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還很容易模仿。例如檢查電子郵件、安排一場視訊會議;而深度工作則提供了雙重的利益,單位時間內投資報酬率較高,也能增進你的能力,例如寫作、設計和藝術創作、心理治療。
比起談深度工作力,去描述「深度」到底要達到什麼程度,書中說的更多的是如何專心(避免分心),尤其是針對網路和社群的影響去提供解決方案,也會提到執行深度工作力的迷思,像是人們會以為有足夠的動機就能變得專注,但實際上還需要練習。作者除了針對企業營運給予建議外,還會提供個人工作者執行的方式,所以不論是團體工作或是單獨作業的人,都很適合閱讀這本書。
一開始想看這本書是因為我正在實習,前一個月雖然還在適應,但整體工作還算能順利完成,到了這一個月反而進度變得很慢,所以我就想從這本書獲得解答。 讀完書之後我發現,這個月在同樣時間內接觸了較多的淺薄工作,每次實習都在想辦法儘快地完成小任務,消除to do list的細項,而且很難抓出完成工作的定義,書中提到「當我們想達到高生產,就要長時間專注在單一工作,不受干擾而分心」,從工作日誌也可以發現,我在大部分的時段都會有至少三個項目,工作被切的太碎了。
書中的有些作法也與我管理生活的方式相同,例如「練習生產力冥想」的章節提到,花一段你會用上體力、但不用腦力的時間(如散步、慢跑、駕車、淋浴),並集中注意力在單一而明確的職業問題上,類似利用零碎時間的概念,但我會覺得這樣的作法就像是下班後還在工作一樣,所以我會把職業問題套用在個人生活中,例如我會把火車通勤時間用來閱讀。
破壞深度工作、不易測量的現象,被作者稱為「度量黑洞」,書中一例為亞特蘭大媒體科技長考克蘭計算出公司一年會花費超過一百萬來支付員工處理電子郵件,看似所費不貲,卻忽略了有效溝通能帶來的理解與協作。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無法計算的成本與價值,例如花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這就無法以金錢來衡量,但對於建立親密關係和享受幸福生活至關重要。
作者也表示深度工作的價值遠超過淺薄,但這並不表示你必須不切實際的把所有時間都投資在深度工作上,因為大多數的知識工作還是需要不少淺薄工作才能維持,也許可以避免每十分鐘檢查一次訊息,但不可能完全不回覆,因此應該要減少日程表上的淺薄工作,而非消滅它。
書中另一例子為柯勞佛辭去智庫主管的工作後,開了間摩托車修理店,他發現修理摩托車、讓顧客駛離店裡的成就感,是過往埋首報告、溝通的他所無緣享受的。作者指出了「以忙碌代表生產力」的謬誤,忙碌可能讓人覺得自己很重要、要處理很多事情,但如果這些事情並不會真正帶來實際的成果或滿足感,那麼這些事情的價值就相對有限,所以生產力應該被視為實現目標和創造價值的能力。
「度量黑洞」會提醒我,價值不只存於表面、計算,「以忙碌代表生產力」點出不要被忙碌所迷惑,而是要關注那些真正對個人、職涯有意義的活動,才能理智地利用時間和資源,實現更有價值的生活和工作。
深度工作不代表無時無刻都要保持專心,你也可以分心,允許自己偶爾花點心思在別的事情上,你可以懶惰,或者說是忙裡偷閒,就像把休息說成一種適度偷懶,但要小心偷太多懶,你就會發現迫於時間壓力下的自己,什麼事情都無法完成。
書中提到史丹福大學傳播學已故教授納斯發現,一旦大腦習慣隨時回應、習慣分心,就難以擺脫癮頭,即便是在想要專注的時候,所以平時就該練習專注、克服分心的念頭,我就挑選了有關如何培養深度工作力的部分內容,以及個人想法放在IG:reading.molin,以供參考。
作者很不希望人們因為網際網路、訊息跳出而出現分心的狀況,所以要做計畫時,都會建議拿筆記本、計分板,但我卻認為若在執行上能不受數位資訊的干擾,或許能考慮使用Google Calendar(行事曆)、Trello(專案管理)、Notion(All-in-One)等數位工具,幫助人們更彈性的紀錄、調整時間,並且有提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