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我」說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於一般人而言,「自我」是真實存在的;對於學習過佛法,以思維推理方式了知「自我」是不存在的人,自我存在的感受仍然存在;對於已經實際認識心性,在座下日常生活中的我,依然有一個自我存在的感覺。

為什麼自我明明是不存在的,內心卻一直有自我存在的感覺?這個問題很困擾我。在經過較長時間的修持之後,我終於知道那個「自我存在的感覺」一直存在的原因,那正是來自心性能夠覺知的本性。雖然心性的本體是空的,但同時具有覺知的能力,這個覺知的能力是不生不滅的,是永遠存在的。因此,當我們沒有「向內」認識這個覺知能力的本體是空的,而是迷惑地「往外」覺察追逐顯像,就會產生「有一個我」、「自我是存在」的感受。自己的心將能感受的覺知能力,認識為「我」;而被感受的顯像,認識為「他」,於是二元對立產生,輪迴轉動--雖然自始至終,輪迴中的一切都不曾發生過,當然也就沒有輪迴這件事。

事實上,不管「外在的」有情眾生與山河大地也好,還是「內在的」念頭情緒也罷,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從自己心中生起的顯像,這些顯像既然是從自心生起,當然不可能具有超越自心本質的可能,因此顯像就僅僅是自心純粹的感受而已,如同自心一般,本質是空的,並不具有任何存在。

夢境是最能說明這個現象的例子:作夢時,夢中的一切是如此真實--有自己、有他人、有房舍器具、有山河大地……等等,夢中可以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可以感覺過了幾十年,然而一旦醒來,夢中一切的人、事、物,瞬間消逝,歸於空無。

若以佛性的三身來說--佛性即是心性:心性之中,空無的部分,稱之為法身;覺察的部分,稱之為報身。這二部分並非彼此獨立存在,而是空中有覺,雖覺體空。而在空覺不二中可以無礙地生起各種的顯像,這些顯像則稱之為化身。

因此不論是內心的各種想法、情緒也好,外在的事事物物也罷,沒有一個不是化身。我們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所思,都是自己心的化現,所有的顯像就是化身。

化身是隨緣的變化而顯現或消失的,所謂的「緣」就是條件,條件具足了,各式各樣的化身就能在覺空之中顯現出來--覺空其實可以想像成是一個無邊無際的舞台。

當我們想要達成某些目的,比如求財,而修持某些特殊儀軌的時候,其實就是藉由這些修持,讓目的發生的條件--緣,早點具足,加速成熟;緣具足成熟之後,財富就顯現出來了;又如除障,同樣是藉由特定儀軌的修持,破壞「障礙顯現」的條件,一旦條件被破壞之後,障礙就消失了。所以,這些修持就如同魔術師表演魔術一般,讓目的如夢幻般顯現出來,雖然究竟而言,這一切是從未發生過的,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佛法實在是太神奇了。

了解一切的顯現都是化身之後,更能理解心性修持為何只是放鬆不散亂而已,既然一切顯像都是化身,說明各個顯像之間本質並無差別,既然無差別(平等性),也就無需追隨或抗拒。不散亂可以認出顯像的無差別性,放鬆可以讓覺性自由展現。所以以自利而言,的確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了,一切的經驗都是佛的三身、都是圓滿的;若是利他,也不過是如夢如幻罷了。

雖然自己的修持還沒有到這個程度,但根據成就者的教言,隨著「精進」的放鬆不散亂,所有的顯現會一一逐漸消融於明空無二之中,當所有的顯現都消融了,就達到真正的「一味」,也就是「法相滅盡」,此時也是圓滿所有修持而「無修」了。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謂心性就是指心的本性或是心的本質,如果我們能夠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心時,會發現心裡有好多念頭或是感受來來去去,這些會變來變去的東西肯定不是心的本質,因為既然稱之為本質,當然是固定不變的。 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看看自己的心有什麼東西是不會變的,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你可以發現你的心有一個地方是不會變的
在我閱讀許多偉大的成就者包括蓮師在內的教言中,都教導了這個方法,但是在我認識的密乘修行者中,似乎很少人知道這個認識心性的方法,所以我把它整理出來,希望將來可以讓無法得到具證上師直指心性的修行者能夠依此方式認識自心本性。 這裡所說的認識心性不是指思維理解層面的認識,而是直接能夠體驗心性的方法。在許多
(一) 見是見到覺性為空, 修是放鬆不散亂, 行中尤重不散亂, 果是一切本來清淨、本來即圓滿。 (二) 清淨是清淨的,不清淨也是清淨的; 圓滿是圓滿的,不圓滿也是圓滿的; 一切覺受,本自清淨,本來即圓滿; 無須改變,順其自然,故稱大圓滿。 (三) 本來一切即圓滿,無須更改無須修
所謂《金剛經》四相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能感受到相就意味著我們仍有執著,但這四種相的執著輕重並不同,嚴重程度為壽者相最厲害,其次為眾生相、人相、我相,而我相是一切執著的根本。 所謂壽者相是指,我們所感受的對境其實是一直在變化的,但我們卻執著他們不會變化,或認為他們可以存在一段時間是不
大恩上師足下敬頂禮! 為使不忘此教誡,仁巴絨波勤書寫, 有緣之人仔細聽,此乃最勝解脫道。 吾人感受諸境相,無不生於自心間, 亦無不滅於自心,此乃細察可得知。 既知諸相皆自心,不迎不拒任生滅, 不取不捨得自在,不喜不懼真安樂, 恆於晝夜一切時,自然放鬆離散亂, 精進修習勿怠惰,境相滅盡
《圓覺經》是藉由文殊菩薩等十二位菩薩向佛陀請問,於是佛陀宣說了成就如來果位的真實修行方式與如來的真實境界,乃至於若不能契入真實修行時應該如何修行。經中每一位菩薩所請問的核心要義,佛陀都在該問結束前以偈頌的方式做總結,因此可以說這十二個偈頌是整部經典義理的濃縮,在這十二首偈頌中又以前四個偈頌最為重要,
所謂心性就是指心的本性或是心的本質,如果我們能夠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心時,會發現心裡有好多念頭或是感受來來去去,這些會變來變去的東西肯定不是心的本質,因為既然稱之為本質,當然是固定不變的。 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看看自己的心有什麼東西是不會變的,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你可以發現你的心有一個地方是不會變的
在我閱讀許多偉大的成就者包括蓮師在內的教言中,都教導了這個方法,但是在我認識的密乘修行者中,似乎很少人知道這個認識心性的方法,所以我把它整理出來,希望將來可以讓無法得到具證上師直指心性的修行者能夠依此方式認識自心本性。 這裡所說的認識心性不是指思維理解層面的認識,而是直接能夠體驗心性的方法。在許多
(一) 見是見到覺性為空, 修是放鬆不散亂, 行中尤重不散亂, 果是一切本來清淨、本來即圓滿。 (二) 清淨是清淨的,不清淨也是清淨的; 圓滿是圓滿的,不圓滿也是圓滿的; 一切覺受,本自清淨,本來即圓滿; 無須改變,順其自然,故稱大圓滿。 (三) 本來一切即圓滿,無須更改無須修
所謂《金剛經》四相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能感受到相就意味著我們仍有執著,但這四種相的執著輕重並不同,嚴重程度為壽者相最厲害,其次為眾生相、人相、我相,而我相是一切執著的根本。 所謂壽者相是指,我們所感受的對境其實是一直在變化的,但我們卻執著他們不會變化,或認為他們可以存在一段時間是不
大恩上師足下敬頂禮! 為使不忘此教誡,仁巴絨波勤書寫, 有緣之人仔細聽,此乃最勝解脫道。 吾人感受諸境相,無不生於自心間, 亦無不滅於自心,此乃細察可得知。 既知諸相皆自心,不迎不拒任生滅, 不取不捨得自在,不喜不懼真安樂, 恆於晝夜一切時,自然放鬆離散亂, 精進修習勿怠惰,境相滅盡
《圓覺經》是藉由文殊菩薩等十二位菩薩向佛陀請問,於是佛陀宣說了成就如來果位的真實修行方式與如來的真實境界,乃至於若不能契入真實修行時應該如何修行。經中每一位菩薩所請問的核心要義,佛陀都在該問結束前以偈頌的方式做總結,因此可以說這十二個偈頌是整部經典義理的濃縮,在這十二首偈頌中又以前四個偈頌最為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一個人的認同感都放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時,就會開始流失自我的能量,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會流向你關注的外在世界。 哥哥在洗澡時鎖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我要求他不要鎖門。洗完澡的他大發脾氣的走出浴室,甩東西。我的情緒也被激怒,於是哭了。
Thumbnail
連哈利波特都沒有看完的我,總是以為自己對小說沒有太多的愛,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頓悟,是因為自己理性過了頭。華麗浩瀚的魔幻世界讓我難以融入,街角巷弄的生活故事反而頻頻觸我心弦。 或許是因為愛上走訪獨立書店,《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故事,給我的感覺特別熟悉,它就像是真實藏身在街坊之中的那個書店。
Thumbnail
尤其女性,沒有自己,從小是AA的女兒,再來是B太太,C的媳婦,DD媽媽,然後EE奶奶,沒有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身影。 以前,和一位朋友的朋友聊天,她先生在中研院工作,她說她在園區裏曾經編過刊物,將文章中提到的女人的名字寫出來,有的女人很激動,很受衝擊,因為她的名字沒被提到已經很久了,她們沒想過自己的名
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但相對的,所有的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幸福來自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因此要追求幸福就必須要懷抱進入人際關係的勇氣。 若我們在群體中感到不適,缺乏與人相處的勇氣,可能是因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大多數人都是用普世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例如
Thumbnail
7月9日,No. 190,從自我價值理論破解拖延症 幾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市面上也一堆解方,包括今天的猜招,都有點用,卻都沒法保證藥到病除,但今天這帖藥,姑且聽之無妨。
Thumbnail
說話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你真的有好好說話嗎? 今天分享這本書,是賴佩霞博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本書在倡導的是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怎麼從溝通的過程發現自己的「需要」,從而跟對方有一個合作性的溝通,達到雙贏的結果
Thumbnail
而真正要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其實還是透過職涯規劃去形塑。你的價值觀、性格優勢、技能資源會影響到你對於職涯方向的選擇。在職涯規劃中,想創業的人跟想要靠薪水養活自己的人又是不同的選擇。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而什麼樣的人適合靠薪水養活自己呢?這兩群人可以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發展呢?
Thumbnail
許多人在思考人生規劃時,總是先思考要做什麼工作,如何去做職涯規劃的方向下手。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先從你想要的生活型態出發去思考,你是一個什麼個性的人?你有沒有嚮往的生活?對你來說什麼更重要?從自己想過的生活型態去出發,會更貼近你的本質,也會活得更加快樂和有意義,而不是看到別人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女人究竟能不能自我物化”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很糾結的一件事情,原因是因為我認為“物化”這個東西已經被濫用到它的定義已經模糊化,導致可能有些女生只是炫耀健身成果都有可能會被稱之為“物化”。可吊詭的是網路上其實充斥著很多想要借由展現性感從父權社會主體--也就是男人以及有相同嗜好的女人,獲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一個人的認同感都放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時,就會開始流失自我的能量,因為所有的能量都會流向你關注的外在世界。 哥哥在洗澡時鎖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我要求他不要鎖門。洗完澡的他大發脾氣的走出浴室,甩東西。我的情緒也被激怒,於是哭了。
Thumbnail
連哈利波特都沒有看完的我,總是以為自己對小說沒有太多的愛,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頓悟,是因為自己理性過了頭。華麗浩瀚的魔幻世界讓我難以融入,街角巷弄的生活故事反而頻頻觸我心弦。 或許是因為愛上走訪獨立書店,《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故事,給我的感覺特別熟悉,它就像是真實藏身在街坊之中的那個書店。
Thumbnail
尤其女性,沒有自己,從小是AA的女兒,再來是B太太,C的媳婦,DD媽媽,然後EE奶奶,沒有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身影。 以前,和一位朋友的朋友聊天,她先生在中研院工作,她說她在園區裏曾經編過刊物,將文章中提到的女人的名字寫出來,有的女人很激動,很受衝擊,因為她的名字沒被提到已經很久了,她們沒想過自己的名
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但相對的,所有的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幸福來自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因此要追求幸福就必須要懷抱進入人際關係的勇氣。 若我們在群體中感到不適,缺乏與人相處的勇氣,可能是因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大多數人都是用普世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例如
Thumbnail
7月9日,No. 190,從自我價值理論破解拖延症 幾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市面上也一堆解方,包括今天的猜招,都有點用,卻都沒法保證藥到病除,但今天這帖藥,姑且聽之無妨。
Thumbnail
說話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你真的有好好說話嗎? 今天分享這本書,是賴佩霞博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本書在倡導的是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怎麼從溝通的過程發現自己的「需要」,從而跟對方有一個合作性的溝通,達到雙贏的結果
Thumbnail
而真正要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其實還是透過職涯規劃去形塑。你的價值觀、性格優勢、技能資源會影響到你對於職涯方向的選擇。在職涯規劃中,想創業的人跟想要靠薪水養活自己的人又是不同的選擇。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而什麼樣的人適合靠薪水養活自己呢?這兩群人可以怎麼樣去規劃自己的發展呢?
Thumbnail
許多人在思考人生規劃時,總是先思考要做什麼工作,如何去做職涯規劃的方向下手。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先從你想要的生活型態出發去思考,你是一個什麼個性的人?你有沒有嚮往的生活?對你來說什麼更重要?從自己想過的生活型態去出發,會更貼近你的本質,也會活得更加快樂和有意義,而不是看到別人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女人究竟能不能自我物化”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很糾結的一件事情,原因是因為我認為“物化”這個東西已經被濫用到它的定義已經模糊化,導致可能有些女生只是炫耀健身成果都有可能會被稱之為“物化”。可吊詭的是網路上其實充斥著很多想要借由展現性感從父權社會主體--也就是男人以及有相同嗜好的女人,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