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慶《打卡》:行為如何藝術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前很常聽學姊談行為藝術,像是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節奏零》(把自己變成物品,任由參與者使用現場工具與之互動,包含一杯水、一件外套、一隻鞋、一朵玫瑰,也有刀子、刀片、鐵鎚,一把槍並附上一顆子彈)或是謝德慶《打卡》(一小時打卡一次,一天打卡24次,維持一年),最近在FB看到謝德慶相關文章,才認真查了一些資料,思考行為藝術化的可能。

  謝德慶(1950-)的經歷非常獨特,從繪畫轉到行為藝術,第一件作品《跳》(1973),從二樓陽台一躍而下,不僅在當時的台灣備受爭議,也讓他摔斷了兩個腳踝的。有感於當時社會風氣的侷限性,謝德慶高中沒唸就非法移民到美國,跳船後直奔紐約。非法移民在紐約生存不易,打黑工洗碗盤,四年過去,謝德慶對自己什麼作品都沒做出來感到焦慮,從而誕生出「浪費時間」的藝術與哲學討論。連續發表了五個以一年為單位的作品:《籠子》(1978-1979)、《打卡》(1980–1981)、《室外》(1981–1982)、《繩子》(1983–1984)、《不做藝術》(1985–1986),還有一個做藝術但不發表的《十三年計劃》(1986–1999) 。2000年,謝德慶宣布再也不做藝術了,因為已經沒有話要說了,雖然如此,還是偶爾會參加相關活動,自嘲為半個藝術家。

  2017年,謝德慶代表台灣出展威尼斯雙年展,以《做時間》(Doing Time)為展名,展出上述一系列作品。在難得的採訪中,他表示透過藝術所關切的,是生命,是時間,是人類的普遍處境。這也是為什麼以年為單位,年,牽涉到宇宙的韻律,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四季復始循環。「生命就是渡過時間,生命就是自由思考。生命就是,生命的徒刑」(註1),對謝德慶而言,這就是人類的普遍處境。在作品《打卡》中,他藉由打卡卻沒有生產的行為來表達「浪費時間」,展場連續播放定格相片,將時間(打卡鐘)與生命(藝術家本人)併置,顯化時間在生命物性(肉身)上的鑿痕。

  雖然,將謝德慶的作品歸類為藝術已為當代的普遍共識,但對於行為藝術化的討論似乎還不算太多,而這也是本文嘗試推進的部分。以《打卡》為例,則純粹出於個人喜好。

  我想,大部分同意《打卡》為藝術作品的人應該都會同意,作品本身並不符合傳統意義下的美,而是否美,不僅不應作為該作的藝術判準,甚至不應說該作是關於美的。我們會認為《打卡》的主題,是透過「浪費時間」、「凸顯時間如何作為生命的徒刑」來彰顯人類的普遍處境,而這正是它的價值:它呈現真理。換言之,《打卡》昇華到藝術層次,是因為它是揭示真理的。


  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將藝術視為讓大地和世界鬥爭的載體,鬥爭使真理發生。大地被描述為隱蔽、混沌、物性的;世界則是通透、澄明、概念性的,兩者並存於藝術之中永久抗衡。不得不說,海德格的表述並不通透和澄明,但如果抓住物性及概念性這兩個特點,或許我們能更好地回過頭看《打卡》之中的鬥爭。

  《打卡》作為行為藝術作品,它的材料不是顏料或文字,而是身體。身體就其本質而言是物性的,是屬於大地的,然而當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行動時,便成為可解釋的,屬於世界的。也就是說,身體同時具有這兩種對立的特質,而行為藝術,或者說行為藝術化,可以說是凸顯身體模稜性的一種定格或過程。謝德慶藉由將我們熟悉的目的性行為(打卡)重複到極限,使之脫去原先工作生產的澄明意義,裸露出打卡此一身體動作的物性,打卡變成僅僅是紀錄時間,時間成了一種被浪費的資源。

  然而同時,我們是把打卡行為視為工作意義上的打卡來看,被揭露出來的打卡的物性才有意義。於是乎打卡行為的物性和概念性在作品中擁有同樣的份量,一者使另一者存在,卻又總是嘗試將另一者消融。


註記
1、於蓓華(2017年11月16日)。EP.12-1 謝德慶的做時間。藝術很有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V_KcSF4FA

14會員
47Content count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愛國主旋律,真正的愛國它沒有一個什麼特定的含意,真正的愛國,它很泛泛。--小趙/趙昶通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有一陣子的同事們喜歡聊星座,我也跟著接觸了一點。偶爾看同事傳來的星座週報、聽他解釋宮位,聽說過愛情要看月亮星座、三十歲以後要看上升星座,還有最有名的水星逆行會造成電子產品的失靈。一開始是很排斥這些的,無法想像我一存在的同時,性格和命運就就被鑲嵌在整個龐大的星系中,與天體運行連結在一起。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愛國主旋律,真正的愛國它沒有一個什麼特定的含意,真正的愛國,它很泛泛。--小趙/趙昶通
  美國哲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哲學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temperaments)衝突的歷史」,而其所主張的實用主義的工作,就在於展開這幾種氣質就其本身的實踐意義。重要的是信念如何發展成我們欲求的行動,以及面對這樣的行動所促成的一系列關連性思考及行動。
  有一陣子的同事們喜歡聊星座,我也跟著接觸了一點。偶爾看同事傳來的星座週報、聽他解釋宮位,聽說過愛情要看月亮星座、三十歲以後要看上升星座,還有最有名的水星逆行會造成電子產品的失靈。一開始是很排斥這些的,無法想像我一存在的同時,性格和命運就就被鑲嵌在整個龐大的星系中,與天體運行連結在一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Thumbnail
行銷大師賽斯・高汀曾說:「人們買的不是產品與服務,而是買連結、故事、與其中的化學效應。」而動畫身為當代流行的行銷媒材,當中有三股力量使得動畫成為給力的行銷大聲公: 1.化繁為簡力 2.故事溝通力 3.創造注意力
Thumbnail
走過2022年第二季的疫情變動,時間一轉眼已經進入了第三季了,各行各業似乎都在慢慢朝著解封的那天到來,對有在接觸數位行銷的大家來說,這段時間想必也是非常辛苦,必須因應各式各樣的變化。
Thumbnail
文/張靜宜  圖畫書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存在著難以歸入既有藝術類別的問題,這讓韓國圖畫書作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認為圖畫書有潛力成為第十藝術。圖畫書是藝術表現的媒介嗎?創作者、出版人有什麼看法與行動?面對不易在書店出現的創作型圖畫書,讀者該到何處尋找? 2016年6月13日,韓國圖畫書協會創立,委員們於創
Thumbnail
《偷畫男孩》的攝影從第一秒就相當搏人眼球,無際的沙洲與無際的海鷗還有無際的濱海給人帶來一種遼闊的體驗,穿著納粹軍服的男人眺望遠方,一旁有個男孩,他們一同尋找到另一個畫家,畫家是男人的朋友,這是一個小鎮,然而權力帶來的神經質反應即將席捲男孩的生活,就從一紙禁畫令開始,而男孩的兩個父親即將決裂
Thumbnail
失眠的那一年,我在英國。也就是哈維所在的國家。英國多雨陰暗的天氣,的確容易引發憂鬱。我住在地鐵中央線東邊的倒數第二站,每天學習表演。出國讀書是我從小的夢想,當我抵達了夢想的邊界,卻開始失眠。
Thumbnail
在忙碌的紐約市裡,這個表演的成形本身就是一個疑問,但是人們卻願意等上一個小時,一個接一個的排隊,只為換來短暫的凝視。
Thumbnail
行為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即時性。身體做為媒介站上舞台,行為藝術已被視為探索自身與他人關係、性別和種族議題的有用途徑。行為藝術是豐富多元的領域,每件新作都有潛力開發出不同的意義和層次,不拘泥於某一個形式或方法,這也是何以行為藝術能夠締造出一些極有挑戰性和影響力的作品。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日本行為藝術家阿部幸子(Sachiko Abe , 1975-)自幼被遺棄,輾轉多個寄養家庭,因常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在20多歲住進精神病院。後來透過每天剪紙10小時來穩定病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亦拯救了自己,後更成為一名出色的行為藝術家,到世界各地表演剪紙藝術。
Thumbnail
行銷大師賽斯・高汀曾說:「人們買的不是產品與服務,而是買連結、故事、與其中的化學效應。」而動畫身為當代流行的行銷媒材,當中有三股力量使得動畫成為給力的行銷大聲公: 1.化繁為簡力 2.故事溝通力 3.創造注意力
Thumbnail
走過2022年第二季的疫情變動,時間一轉眼已經進入了第三季了,各行各業似乎都在慢慢朝著解封的那天到來,對有在接觸數位行銷的大家來說,這段時間想必也是非常辛苦,必須因應各式各樣的變化。
Thumbnail
文/張靜宜  圖畫書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存在著難以歸入既有藝術類別的問題,這讓韓國圖畫書作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認為圖畫書有潛力成為第十藝術。圖畫書是藝術表現的媒介嗎?創作者、出版人有什麼看法與行動?面對不易在書店出現的創作型圖畫書,讀者該到何處尋找? 2016年6月13日,韓國圖畫書協會創立,委員們於創
Thumbnail
《偷畫男孩》的攝影從第一秒就相當搏人眼球,無際的沙洲與無際的海鷗還有無際的濱海給人帶來一種遼闊的體驗,穿著納粹軍服的男人眺望遠方,一旁有個男孩,他們一同尋找到另一個畫家,畫家是男人的朋友,這是一個小鎮,然而權力帶來的神經質反應即將席捲男孩的生活,就從一紙禁畫令開始,而男孩的兩個父親即將決裂
Thumbnail
失眠的那一年,我在英國。也就是哈維所在的國家。英國多雨陰暗的天氣,的確容易引發憂鬱。我住在地鐵中央線東邊的倒數第二站,每天學習表演。出國讀書是我從小的夢想,當我抵達了夢想的邊界,卻開始失眠。
Thumbnail
在忙碌的紐約市裡,這個表演的成形本身就是一個疑問,但是人們卻願意等上一個小時,一個接一個的排隊,只為換來短暫的凝視。
Thumbnail
行為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即時性。身體做為媒介站上舞台,行為藝術已被視為探索自身與他人關係、性別和種族議題的有用途徑。行為藝術是豐富多元的領域,每件新作都有潛力開發出不同的意義和層次,不拘泥於某一個形式或方法,這也是何以行為藝術能夠締造出一些極有挑戰性和影響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