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論》由三位挪威作者共同執筆,旨在透過回應對北歐模式福利體制的批評,引出,並闡釋北歐模式的倫理觀與實用主義精神。
Thumbnail
  於是,這顯題化了Harcourt兩條路進背後的問題意識:一,為什麼有些議題能夠成功打破沉默,成為論述中心,換言之,它們是如何主流化的?主流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反省與注意的?二,我們需要去談那些鮮少被談論、難以主流化的議題,但要怎麼打破沉默,才不至於重蹈Nussbaum的覆轍?
Thumbnail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Thumbnail
  上一次討論到,歐特納認為女人之所以地位低於男人,是因為女人的身體和心理在象徵意義上被建構為自然。而為什麼自然就低於文化、精神就是優於身體的呢?
Thumbnail
  女人擁有專門養育小孩的身體:乳房和月經,故直接與小孩關聯起來成為照顧者,其社會角色被限制在家庭內,同時提供男人和小孩情感支持、養育照顧,並使小孩社會化。女人的地位高於「小孩-自然」卻又低於「男人-文化」,女人成為「中介」,負責調和小孩的自然野性,使之文化化,卻又無法擺脫自身的自然性。
Thumbnail
  而之所以閒聊去講這些刻板印象的話,可能正在於它是刻板印象,大家都對它有感,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Thumbnail
  在理財課程上老師呼籲男學員們,如果有女友或未來有太太的話,每個月的「安太座基金」非常重要,最好每個月規劃這筆費用,非常好用,可以解決許多事情。課後同事們討論這筆費用,有先生的女同事對新婚有太太的男同事說各種好處,簡單來說,讓先生花錢買單何樂而不為呢,我開心他也好過。
Thumbnail
  北捷美工刀傷人事件後,想到之前曾和身邊的人討論到「精神病患殺人無罪」的爭議。但那次討論的經驗不是很好,到最後變得很無力,我們都找不到理解彼此的交集,就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Thumbnail
  前陣子和朋友聊到對政治的態度,他覺得政治很複雜,其中有各種操作和糾葛,還要費心去了解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件始末,他沒有心力去了解這麼多,光是上班、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然而同時他也感到有點使不上力,在投票時因為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憑著對政黨的印象來投,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懷疑。
Thumbnail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論》由三位挪威作者共同執筆,旨在透過回應對北歐模式福利體制的批評,引出,並闡釋北歐模式的倫理觀與實用主義精神。
Thumbnail
  於是,這顯題化了Harcourt兩條路進背後的問題意識:一,為什麼有些議題能夠成功打破沉默,成為論述中心,換言之,它們是如何主流化的?主流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反省與注意的?二,我們需要去談那些鮮少被談論、難以主流化的議題,但要怎麼打破沉默,才不至於重蹈Nussbaum的覆轍?
Thumbnail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Thumbnail
  上一次討論到,歐特納認為女人之所以地位低於男人,是因為女人的身體和心理在象徵意義上被建構為自然。而為什麼自然就低於文化、精神就是優於身體的呢?
Thumbnail
  女人擁有專門養育小孩的身體:乳房和月經,故直接與小孩關聯起來成為照顧者,其社會角色被限制在家庭內,同時提供男人和小孩情感支持、養育照顧,並使小孩社會化。女人的地位高於「小孩-自然」卻又低於「男人-文化」,女人成為「中介」,負責調和小孩的自然野性,使之文化化,卻又無法擺脫自身的自然性。
Thumbnail
  而之所以閒聊去講這些刻板印象的話,可能正在於它是刻板印象,大家都對它有感,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Thumbnail
  在理財課程上老師呼籲男學員們,如果有女友或未來有太太的話,每個月的「安太座基金」非常重要,最好每個月規劃這筆費用,非常好用,可以解決許多事情。課後同事們討論這筆費用,有先生的女同事對新婚有太太的男同事說各種好處,簡單來說,讓先生花錢買單何樂而不為呢,我開心他也好過。
Thumbnail
  北捷美工刀傷人事件後,想到之前曾和身邊的人討論到「精神病患殺人無罪」的爭議。但那次討論的經驗不是很好,到最後變得很無力,我們都找不到理解彼此的交集,就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Thumbnail
  前陣子和朋友聊到對政治的態度,他覺得政治很複雜,其中有各種操作和糾葛,還要費心去了解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件始末,他沒有心力去了解這麼多,光是上班、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然而同時他也感到有點使不上力,在投票時因為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憑著對政黨的印象來投,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懷疑。
Thumbnail
  什麼是第二波女性主義?其內涵為何?我們將透過Farhall的疏理來看不同立場的女性主義運動。大致而言,女性主義運動可分成四波:19至20世紀初期的第一波、1960至1980年代末的第二波、1990至2010年代的第三波,以及2012年以來的第四波。
Thumbnail
正如MacKinnon所言:「性取向被視為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現象,本質上是作為性別化社會階層動力的展現,其快感源自權力經由性別形式的體驗」。正是這種奠基於權力並作為階層體制的性,構成了基進女性主義對性取向的基本理解。男性與女性被理解為兩個對立的性階級,而性取向作為制度中介,加劇了男性對女性的剝削。
Thumbnail
  在女性雜誌裡,可見假裝坦率地討論女同志情慾,實則將之挪用為男性取樂的工具,讀者甚至被鼓勵「寫下自己的女女幻想,然後拿給你的男人看」。又或者,在歡慶女性賦權的話語中,取而代之的是對侵略性男子氣概的鼓勵,甚至被慶祝為性感象徵,例如「粗暴、強悍的男子氣概」被形容為最終的性吸引力。
Thumbnail
  在長照3.0即將上路之際,這些實踐者的經驗提醒我們,社區照顧不應只是制度擴張與服務布點,更要回到人的主體性與生活世界。我們需要的是能與社區共感、具備批判意識並勇於介入的照顧工作者,同時也要對國家資源保持警醒與反思。
Thumbnail
  本文嘗試梳理王增勇(2005)〈社區照顧的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台灣社會研究〉一文,回顧「社區照顧」的內涵與轉變,並透過作者提出的三個社區服務案例,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生活,在3.0的推行下,可以營造怎樣的社區。
Thumbnail
  通過分析動畫《攻殼機動隊》,講者指出為Donna Haraway忽略的賽伯格的存有論問題:第一,如何在種種界線消弭的前提下說賽伯格就是界線本身?第二,如何理解賽伯格仍不斷重返心物問題的現象,縈繞於賽伯格的鬼魂是什麼?第三,如何理解駭客的湧現?是否、以及如何在倫理上考量這樣的存在?
Thumbnail
  PSE作為反轉傳統公私部門比重的政策工具,撐開了第三部門-國家的合作空間。承接非營園的第三部門,兼具雇主、工會的雙重思維。他們追求經營上的永續性,不願虧損,並藉由與政府合作,在市場中闢出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秉持集體信念,致力於弱勢兒童扶助,或由工作者自組的NPO,企圖改變勞動條件以提升教育品質。
Thumbnail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什麼是第二波女性主義?其內涵為何?我們將透過Farhall的疏理來看不同立場的女性主義運動。大致而言,女性主義運動可分成四波:19至20世紀初期的第一波、1960至1980年代末的第二波、1990至2010年代的第三波,以及2012年以來的第四波。
Thumbnail
正如MacKinnon所言:「性取向被視為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現象,本質上是作為性別化社會階層動力的展現,其快感源自權力經由性別形式的體驗」。正是這種奠基於權力並作為階層體制的性,構成了基進女性主義對性取向的基本理解。男性與女性被理解為兩個對立的性階級,而性取向作為制度中介,加劇了男性對女性的剝削。
Thumbnail
  在女性雜誌裡,可見假裝坦率地討論女同志情慾,實則將之挪用為男性取樂的工具,讀者甚至被鼓勵「寫下自己的女女幻想,然後拿給你的男人看」。又或者,在歡慶女性賦權的話語中,取而代之的是對侵略性男子氣概的鼓勵,甚至被慶祝為性感象徵,例如「粗暴、強悍的男子氣概」被形容為最終的性吸引力。
Thumbnail
  在長照3.0即將上路之際,這些實踐者的經驗提醒我們,社區照顧不應只是制度擴張與服務布點,更要回到人的主體性與生活世界。我們需要的是能與社區共感、具備批判意識並勇於介入的照顧工作者,同時也要對國家資源保持警醒與反思。
Thumbnail
  本文嘗試梳理王增勇(2005)〈社區照顧的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台灣社會研究〉一文,回顧「社區照顧」的內涵與轉變,並透過作者提出的三個社區服務案例,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生活,在3.0的推行下,可以營造怎樣的社區。
Thumbnail
  通過分析動畫《攻殼機動隊》,講者指出為Donna Haraway忽略的賽伯格的存有論問題:第一,如何在種種界線消弭的前提下說賽伯格就是界線本身?第二,如何理解賽伯格仍不斷重返心物問題的現象,縈繞於賽伯格的鬼魂是什麼?第三,如何理解駭客的湧現?是否、以及如何在倫理上考量這樣的存在?
Thumbnail
  PSE作為反轉傳統公私部門比重的政策工具,撐開了第三部門-國家的合作空間。承接非營園的第三部門,兼具雇主、工會的雙重思維。他們追求經營上的永續性,不願虧損,並藉由與政府合作,在市場中闢出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秉持集體信念,致力於弱勢兒童扶助,或由工作者自組的NPO,企圖改變勞動條件以提升教育品質。
Thumbnail
  本文將通過五篇文章,看台灣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並從衛福部、教育部的兩種準公共化出發,探討後者非營利幼兒園(以下簡稱非營園)的政策,如何不同歐洲的PSE(Public-Sector Social Enterprise),能作為照顧公共化的過渡,帶有準社會民主的精神。
Thumbnail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Connell真正要談的東西是「性別如何作為歷史」,而在這之下,劃定性別身體性意義範圍與界線的「性別範疇」,以及透過階層來立體化性別關係並架出來的秩序結構,其實是企圖說明「性別即歷史」的兩大工作。前者引入水平向度的時間感,後者則展示重直切面的空間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歷史的身體,就是性別。
Thumbnail
  在上次跨性別研討會最後,我開始疑惑,性別到底是什麼?後來在澳洲女性主義學者,同時也是一名跨女,Raewyn Connell《性別的世界觀》裡找到理論資源。
Thumbnail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Thumbnail
  上一次討論到,歐特納認為女人之所以地位低於男人,是因為女人的身體和心理在象徵意義上被建構為自然。而為什麼自然就低於文化、精神就是優於身體的呢?
Thumbnail
  女人擁有專門養育小孩的身體:乳房和月經,故直接與小孩關聯起來成為照顧者,其社會角色被限制在家庭內,同時提供男人和小孩情感支持、養育照顧,並使小孩社會化。女人的地位高於「小孩-自然」卻又低於「男人-文化」,女人成為「中介」,負責調和小孩的自然野性,使之文化化,卻又無法擺脫自身的自然性。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Thumbnail
  我們作為存有的家,建立在與其他存有通過道而搭建出來的關係之中,而愛與性作為一種深刻的交融關係,更加深化了我們存在於世的意義感。
Thumbnail
  海德格認為,語言是存有的家。在後期著作《走向語言之途》中海德格說到,語言能夠召喚存在,並且安放存在。這讓我們不禁想接著問什麼是存在?和語言的關係為何?對海德格來說,語言分為自然的語言和人類的語言,它們就像大地和世界那樣進行著永恆的鬥爭。
Thumbnail
  精神在哪裡?或許有一種可能是在腦也在心裡,如果精神就是我們整體風格的展現的話,我們的一舉一動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顯現。又或者,「精神在哪裡?」其實是一個假問題,如果說我們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的存在方式的話。這也能說明為什麼精神障礙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的病徵。
Thumbnail
  在《性的正義》一書裡,牛津大學教授斯里尼瓦桑從合意性交、A片性教育、社會如何建構性慾,討論到權力不對等的師生戀,最後談家暴、賣淫和強暴等議題。這些在生活中幾乎無法不面對的性別議題在歷史上爭辯已久,至今仍未定論,不僅美國如此,身在台灣的我們也能有感。
Thumbnail
  Connell真正要談的東西是「性別如何作為歷史」,而在這之下,劃定性別身體性意義範圍與界線的「性別範疇」,以及透過階層來立體化性別關係並架出來的秩序結構,其實是企圖說明「性別即歷史」的兩大工作。前者引入水平向度的時間感,後者則展示重直切面的空間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歷史的身體,就是性別。
Thumbnail
  在上次跨性別研討會最後,我開始疑惑,性別到底是什麼?後來在澳洲女性主義學者,同時也是一名跨女,Raewyn Connell《性別的世界觀》裡找到理論資源。
Thumbnail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Thumbnail
  上一次討論到,歐特納認為女人之所以地位低於男人,是因為女人的身體和心理在象徵意義上被建構為自然。而為什麼自然就低於文化、精神就是優於身體的呢?
Thumbnail
  女人擁有專門養育小孩的身體:乳房和月經,故直接與小孩關聯起來成為照顧者,其社會角色被限制在家庭內,同時提供男人和小孩情感支持、養育照顧,並使小孩社會化。女人的地位高於「小孩-自然」卻又低於「男人-文化」,女人成為「中介」,負責調和小孩的自然野性,使之文化化,卻又無法擺脫自身的自然性。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Thumbnail
  我們作為存有的家,建立在與其他存有通過道而搭建出來的關係之中,而愛與性作為一種深刻的交融關係,更加深化了我們存在於世的意義感。
Thumbnail
  海德格認為,語言是存有的家。在後期著作《走向語言之途》中海德格說到,語言能夠召喚存在,並且安放存在。這讓我們不禁想接著問什麼是存在?和語言的關係為何?對海德格來說,語言分為自然的語言和人類的語言,它們就像大地和世界那樣進行著永恆的鬥爭。
Thumbnail
  精神在哪裡?或許有一種可能是在腦也在心裡,如果精神就是我們整體風格的展現的話,我們的一舉一動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顯現。又或者,「精神在哪裡?」其實是一個假問題,如果說我們的精神其實就是我們的存在方式的話。這也能說明為什麼精神障礙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的病徵。
Thumbnail
  在《性的正義》一書裡,牛津大學教授斯里尼瓦桑從合意性交、A片性教育、社會如何建構性慾,討論到權力不對等的師生戀,最後談家暴、賣淫和強暴等議題。這些在生活中幾乎無法不面對的性別議題在歷史上爭辯已久,至今仍未定論,不僅美國如此,身在台灣的我們也能有感。
Thumbnail
  通過分析動畫《攻殼機動隊》,講者指出為Donna Haraway忽略的賽伯格的存有論問題:第一,如何在種種界線消弭的前提下說賽伯格就是界線本身?第二,如何理解賽伯格仍不斷重返心物問題的現象,縈繞於賽伯格的鬼魂是什麼?第三,如何理解駭客的湧現?是否、以及如何在倫理上考量這樣的存在?
Thumbnail
  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宣誓並非特例。如今2025年,川普再次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嘗試以該口號為切入點,指出其背後的復古想像實質上是一種排外的、二元的、具意識形態性的國家重構策略。而開出的第一槍,便是對性別非二元與跨性別者的壓迫。
Thumbnail
  最近被問到「女性主義對你來說是什麼?」,一時之間答不出來,雖然首先能想到一團怒火,以及迸發出來的平等,但真的要去說女性主義之於我的意義,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來概括。
Thumbnail
  作者林奕含曾言,《樂園》是關於如何愛上誘姦者的故事,對這部擺脫傳統誘姦與浪漫愛想像的師生戀書寫,我們的討論已經足夠了嗎?又,我們還能以什麼方式來閱讀?在印度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先後取得兩個博士學位的的講者張馨文,企圖從拉岡取向精神分析,為我們展開閱讀後的實踐者反思。
Thumbnail
  他們相信,以愛為基礎的家庭,孩子會長出自己的力量和能動性,才有辦法回應現實社會的質疑。當有人說女生不能穿男生的衣服時,孩子有辦法回應說「我媽媽說我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當身高超過170公分著長裙走出家門,孩子面對異樣的眼光也可以充滿自信的看回去。
Thumbnail
  一個未摘除陰莖的跨女,如果進女廁、女更衣室、泡女湯突然性致來了,會不會性騷擾或性侵他人?即便事實上沒有,有這樣的聲音也顯示具體的恐懼和不安確實存在,我們要為了成全個人私事而讓社會大眾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嗎?
Thumbnail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Thumbnail
  三階段心靈成長課程之所以應該抵制,除了錫蘭所說的以及大部份人強調的非知情同意,我想延續「重生的科學」繼續討論「施壓-獎勵」機制。我們在上篇看到,整個三階段課程組成就是施壓與獎勵的重複循環,而這結構本身就是父權的展演,換言之,不只是欺騙,整個課程設計都是有問題的。
Thumbnail
  放假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2025年年假也就這麼過去了,又要回到脫離了真正日常的工作崗位上,生活又要轉動起來,以符合社會的方式。
Thumbnail
  因為工作的關係,偶爾會接觸到輔導、自我探索類的牌卡,像是何倫碼、生涯卡、能力亮點卡等等,最近一次接觸到新牌卡《尋.嘗日》,是唯一一副自己在體驗完之後迫不及待買來練習的牌卡。
Thumbnail
  通過分析動畫《攻殼機動隊》,講者指出為Donna Haraway忽略的賽伯格的存有論問題:第一,如何在種種界線消弭的前提下說賽伯格就是界線本身?第二,如何理解賽伯格仍不斷重返心物問題的現象,縈繞於賽伯格的鬼魂是什麼?第三,如何理解駭客的湧現?是否、以及如何在倫理上考量這樣的存在?
Thumbnail
  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宣誓並非特例。如今2025年,川普再次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嘗試以該口號為切入點,指出其背後的復古想像實質上是一種排外的、二元的、具意識形態性的國家重構策略。而開出的第一槍,便是對性別非二元與跨性別者的壓迫。
Thumbnail
  最近被問到「女性主義對你來說是什麼?」,一時之間答不出來,雖然首先能想到一團怒火,以及迸發出來的平等,但真的要去說女性主義之於我的意義,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來概括。
Thumbnail
  作者林奕含曾言,《樂園》是關於如何愛上誘姦者的故事,對這部擺脫傳統誘姦與浪漫愛想像的師生戀書寫,我們的討論已經足夠了嗎?又,我們還能以什麼方式來閱讀?在印度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先後取得兩個博士學位的的講者張馨文,企圖從拉岡取向精神分析,為我們展開閱讀後的實踐者反思。
Thumbnail
  他們相信,以愛為基礎的家庭,孩子會長出自己的力量和能動性,才有辦法回應現實社會的質疑。當有人說女生不能穿男生的衣服時,孩子有辦法回應說「我媽媽說我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當身高超過170公分著長裙走出家門,孩子面對異樣的眼光也可以充滿自信的看回去。
Thumbnail
  一個未摘除陰莖的跨女,如果進女廁、女更衣室、泡女湯突然性致來了,會不會性騷擾或性侵他人?即便事實上沒有,有這樣的聲音也顯示具體的恐懼和不安確實存在,我們要為了成全個人私事而讓社會大眾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嗎?
Thumbnail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Thumbnail
  三階段心靈成長課程之所以應該抵制,除了錫蘭所說的以及大部份人強調的非知情同意,我想延續「重生的科學」繼續討論「施壓-獎勵」機制。我們在上篇看到,整個三階段課程組成就是施壓與獎勵的重複循環,而這結構本身就是父權的展演,換言之,不只是欺騙,整個課程設計都是有問題的。
Thumbnail
  放假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2025年年假也就這麼過去了,又要回到脫離了真正日常的工作崗位上,生活又要轉動起來,以符合社會的方式。
Thumbnail
  因為工作的關係,偶爾會接觸到輔導、自我探索類的牌卡,像是何倫碼、生涯卡、能力亮點卡等等,最近一次接觸到新牌卡《尋.嘗日》,是唯一一副自己在體驗完之後迫不及待買來練習的牌卡。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位忙碌的賞金獵人,他在布告欄上看到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前往某座森林拔出石中劍。對他來說,這似乎是輕而易舉的差事。不就是拔劍嗎?毫不猶豫地接下了。
Thumbnail
  總之,只要緊跟著她就好了吧。我和她並不熟識,所以她的事情並不是我能輕易插手去管的。保持五步的距離,跟著她,早上五點,我跟她的事情才正要開始。然而她看起來卻已經累壞了,可能是因為昨晚,說是昨晚也不過是兩三個小時前的事情,我們通電話討論了很久,因為她又拿不定主意內褲要穿什麼款式。
Thumbnail
  他討厭下雨,卻不得不搬到一個雨總是下個不停的城市。雨水敲擊鐵窗,哀嘆聲成為傳染病,裡外蔓延擴散。
Thumbnail
  她確實應了你們心中所願,活得和你們心中所想的一樣古怪,非神即獸。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位忙碌的賞金獵人,他在布告欄上看到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前往某座森林拔出石中劍。對他來說,這似乎是輕而易舉的差事。不就是拔劍嗎?毫不猶豫地接下了。
Thumbnail
  總之,只要緊跟著她就好了吧。我和她並不熟識,所以她的事情並不是我能輕易插手去管的。保持五步的距離,跟著她,早上五點,我跟她的事情才正要開始。然而她看起來卻已經累壞了,可能是因為昨晚,說是昨晚也不過是兩三個小時前的事情,我們通電話討論了很久,因為她又拿不定主意內褲要穿什麼款式。
Thumbnail
  他討厭下雨,卻不得不搬到一個雨總是下個不停的城市。雨水敲擊鐵窗,哀嘆聲成為傳染病,裡外蔓延擴散。
Thumbnail
  她確實應了你們心中所願,活得和你們心中所想的一樣古怪,非神即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