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笑傲山林
建宏:七頂峰,有點遙遠。
當歸:世界太大了,山也太多。我目標定在6165,這樣就快樂多了。
事情總會有個起頭,就在這段無心的對話中,一段旅程早己開始盟芽,只是當時我們都不清楚,接下來發生的事。
但一如往常我所說的,山,總是會將我帶到不可想像的地方。
去年觀賞重新拍攝聖母峰的電影以及即將參加的雪訓是兩個預兆提示著我。
當年種在心裏這顆海外攀登的種子,漸漸的發芽,成形了。
在2012年12月,我去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健行,回台灣後我就想著去攀登島峰。
當時,網上找不到什麼中文資料,隨著時間消逝,也漸漸淡忘了。
當這念頭又起時,三年過去了,山友蕃茄在此時也和我連絡,
蕃茄去年才攀登過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山,有意安排島峰的行程。
而我上網一查,島峰似乎變成了觀光路線。只要用Google輸入島峰,就出現大筆的攀登資料,竟然還有路過的基地營健行者,臨時起意也登頂了。
甚至在她的介紹中,她從不登山,換句話說她的第一座山就是島峰。
許多人並非以登山為興趣,去基地營也不是因為喜愛登山。
基地營健行只是他或她旅遊的其中一種方式。
但島峰變得如此輕描淡寫的輕而易舉,
似乎有錢,有閒,有點體力,誰都可以領取這座獎杯。
如果真了解山的可敬及可畏,這聽起來真有點不可思議。
我從不覺得登山容易。
登山是我個人覺得融合最多元化的一項運動了。
內在可以上知天文到下通地理,而外顯更是由平面到立體,是體力和專注力的綜效。
而在山上因為高度,地形,交通等等的因素,往往讓某些簡單的事變得複雜。
簡單舉例,如在登山口扭到腳,和在山頂扭到腳,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只要一個錯誤的動作,一個錯誤的腳步,一個錯誤的決策,都可能造成傷害。
對我沒有登過的山,實在沒有資格評斷攀登的難易。
話說回來,即使登過的山,也會因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而改變攀登難度。
但島峰攀登的描寫,能夠如此的輕易,我想也是拜登山商業化所賜吧!
如同潛水的體驗潛水一樣,不用真的學會潛水的技巧,配戴上潛水裝備,有教練可以帶你入水一般。
如果以聖母峰電影中兩個角色,應該說是商業登山團的派別吧。
我並不是站在霍爾那一邊的,即便我自己也有在帶商業登山團。
我同意霍爾的作法,但却站在費雪那一邊。
我認為登山還是要具備基本的能力,而基本的能力並不僅只是體力。
霍爾認為登山嚮導要提供給不俱登山技術,能力,但付大錢想登頂的客戶。
費雪則認為登山嚮導只帶路提供設備,但客人自己仍需俱備登山所需的技術及能力。
在台灣,當一個商業登山團的嚮導帶客人親近高山是我樂意所作的事。
在這塊土地上,擁有百分之六十的山地,但我們對山的了解其實並不多。
登山,除了體驗高山之美外,還可以了解這塊土地,
教育人們親山,愛山,敬山的正確觀念。
這是一種,帶著團員,用我的方式來愛台灣的作法。
但我也自己登山,因為我喜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能力。
計劃安排合理的行程,找尋安全的山徑踏點,
烹調自己喜歡的食物,享受悠閒的山中時光,
感受山中的風林變化,體驗攀登的絕對專注。
說起來或許有點矛盾,但我也不覺得違背。
帶團是工作,登山是興趣。
帶團是霍爾派,登山是費雪派。
我喜歡在山上作我自己,只要不影嚮別人,敬山愛山,
我行我素,笑傲山林,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