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和交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政府早年宣導博愛座重點為「老弱婦孺」,後來博愛座引起太多爭議,即便近好幾年政府改宣導為優先禮讓給需要的人,但因長期接受政府的思想教育長大,以至於很多老人還是認為博愛座就是老人優先


我想討論的不是博愛座,我只是想說同理可證,政府在宣導交通教育,幾乎忽略不適任的駕駛,不僅如此,濫發駕照,放任殺人工具滿街跑,還帶頭大肆破壞法規。柿子挑軟的吃只拿弱勢族群(行人)開刀〝再教育〞,要求行人夜晚時穿亮色衣服(而不是管制汽車黑的跟鬼一樣的隔熱紙),宣導兒童過馬路要舉手(而不是宣導要求汽車駕駛經過行人穿越道、交叉路口須減速慢行或停讓再開),要行人、腳踏車遇到車要自動閃邊(而不是教育駕駛提高行車安全以及不要違停


我不是說不用教導行人的交通觀念,我是說,真正的比重或重點應該在殺人工具—駕駛。這讓我想起幾年前一位小學生放學快跑行經斑馬線被車撞,後來演變成,那位小學生沒有看路,為了怕以後有學生又不看路被撞,所幸校方和地方把斑馬線給塗銷,不讓大家走了。這就是一個倒因為果的例子,沒人想過駕駛有「義務」在學區在行穿線須減速慢行或停讓再開,駕駛沒有任何責任,卻反而把〝全責〞推給學生,這種可怕的觀念卻長存在我們的教育單位、師長、民意代表、政府官員,乃至社會體制。錯誤、扭曲的教育要害死多少人?


政府從不在根源解決並看到問題,反之,看到什麼就解決什麼之表面處理方式,如同一個人站在屋漏底下,不是派人去修屋頂,而是叫那個人24小時把傘撐住。可惜,台灣是「非常」國家,政府官員早已進化成「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台灣人的交通法治」觀念薄弱至極,為國家、下一代之大不幸!


我們談的不是交通,是「公共責任」及「教育」


【延伸閱讀】

輪播截圖(3張)取自臉書:我是台灣行人 - a tw pedestrian (全文如下)


「AI實現醫學牛頓時刻」「一張罰單變美國駕駛」旅美AI科學家林清詠陽明交大畢業致詞:開闊視野、追求精準、連結創新: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3439

11會員
145Content count
繪圖創作、憂鬱生活、體驗及如何成長走出和更多其他觀點等 #LGBTQ🏳️‍🌈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程》 的其他內容
【隔熱紙貼超黑的好處】 當你在開車時划手機而發生車禍,不管是撞傷人、撞殘人、撞死人、還是造成他人的財產損害,可以告訴警察、法官、檢察官是A柱、我沒看到人、煞車失靈、精神不濟,就是不會被發現你當時在划手機。 當你違停在人行道、斑馬線、公車停靠站(因你一人的自私造成廣大人民的不便),也不會有人看
如果我們的文化還是一直倡導「百善孝為先」,那我們的孩子就無法成為一個獨立個體,我們的父母就永遠對你的未來(科系、工作、職業、婚姻、生活、計畫、選擇)名是/暗示下指導棋,孩子不會意識到他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方向,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可以選擇他的選擇;父母也不會認知到,孩子,他有一個
我非常討厭一句話叫做:「你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小孩」 請大家認真去深思這句話背後的意涵和想傳遞代表什麼,這和「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有87分像。看似很美很中肯,實際上,它就是一句可怕的洗腦slogan
有時會在網路上看到幾次行車紀錄器影片,有人從車窗向外丟出垃圾,後面走出一個人把垃圾撿回來歸還給亂丟垃圾的車主,下面的留言都是拍案叫絕,但也總會出現幾則批判的話,還真的不少;例如不外乎是「吃飽太閒」、「那麼有心不會去當志工喔!」、「那麼有正義感去考警察啊!」、「正義魔人」、「自以為正義......
前幾天因為喝西北風中,然後存款繃緊,所以看到之前離我們家住所不遠之處的補習班職缺,那間職缺其實去年我也面試過,但因為沒有感覺很想要,且當時覺得教學工作的薪水有點太低,即便我沒有帶班只有助教經驗,但我還是覺得薪水有點可怕(比當時最低月薪多幾百而已),即便主任說試用期過後就會調薪,可是這個判斷標準在哪?
錄音,為之後講話,測試一下。
【隔熱紙貼超黑的好處】 當你在開車時划手機而發生車禍,不管是撞傷人、撞殘人、撞死人、還是造成他人的財產損害,可以告訴警察、法官、檢察官是A柱、我沒看到人、煞車失靈、精神不濟,就是不會被發現你當時在划手機。 當你違停在人行道、斑馬線、公車停靠站(因你一人的自私造成廣大人民的不便),也不會有人看
如果我們的文化還是一直倡導「百善孝為先」,那我們的孩子就無法成為一個獨立個體,我們的父母就永遠對你的未來(科系、工作、職業、婚姻、生活、計畫、選擇)名是/暗示下指導棋,孩子不會意識到他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方向,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可以選擇他的選擇;父母也不會認知到,孩子,他有一個
我非常討厭一句話叫做:「你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小孩」 請大家認真去深思這句話背後的意涵和想傳遞代表什麼,這和「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有87分像。看似很美很中肯,實際上,它就是一句可怕的洗腦slogan
有時會在網路上看到幾次行車紀錄器影片,有人從車窗向外丟出垃圾,後面走出一個人把垃圾撿回來歸還給亂丟垃圾的車主,下面的留言都是拍案叫絕,但也總會出現幾則批判的話,還真的不少;例如不外乎是「吃飽太閒」、「那麼有心不會去當志工喔!」、「那麼有正義感去考警察啊!」、「正義魔人」、「自以為正義......
前幾天因為喝西北風中,然後存款繃緊,所以看到之前離我們家住所不遠之處的補習班職缺,那間職缺其實去年我也面試過,但因為沒有感覺很想要,且當時覺得教學工作的薪水有點太低,即便我沒有帶班只有助教經驗,但我還是覺得薪水有點可怕(比當時最低月薪多幾百而已),即便主任說試用期過後就會調薪,可是這個判斷標準在哪?
錄音,為之後講話,測試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最近因為博愛座讓座的問題引發社會議論,這也凸顯一個問題,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面臨流失的困境,博愛座本身不是問題所在,人心沒有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才是大問題,沒有道德上的認知,縱然設再多的博愛座不過是一種強迫性的心理制約,而不是發自內心的遵守道德,這也是最近引發喧然大波的核心所在,固然讓座沒有所謂規定及義
Thumbnail
每個世代互相看不順眼很自然。從一個村只有一支電話,到隨時任何國家可以視訊通話,又到你可以用AI把自己假裝成別人通話,一瞬間我們跟前一個世代,或後一個世代,早已是不一樣的人類。 上一個世代普遍窮困,教育並非人人可得,一份工作更是難找。因此精神跟身體上的耐受力必須普遍高於自己這個世代。老闆如何不公平,
博愛座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著,我也對博愛座習以為常,更對其中的道德綁架習以為常。 我受到的教育是,博愛座是留給老人、行動不便者、孕婦、抱小孩的人以及幼兒坐的,目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坐過博愛座的次數屈指可數。 我並沒有覺得「看起來沒有需要」的人不能坐,只是坐在博愛座上,總會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博愛座是個充滿愛的裝置,不容辜負它的美意,每當有人坐上這個位置,心中總有些許感動,表示它發揮了愛的功能。不論孕婦、長者、行動不便者、職場辛苦的工作者,課業繁重的在學生,都可以在此喘息片刻。 -坐捷運在上下班時段,經常車廂內擁擠不堪,卻空著博愛座,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嘛!可省出空間,也可以休息一下,
博愛座不是審判的權杖   事情經過 知名作家李昂因不滿要求年輕人讓座不成,就在臉書發文公審對方。李昂的說法是:她正在拍一個英文記錄片,加上有高血壓,而且十月一日要去法國出書和打書。因此最近忙壞了也累壞了。上捷運為的是赴重要的約,上車後他請一個正在聽耳機,看來很享受的年青人讓座,結果對方說他身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在威權時代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用想,權威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無論這個權威是國家、師長、父母都一樣,囡仔人有耳無嘴就是如此的表彰。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脫離威權的民主時期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主體(subject)」,必須要自己思考、決定、負責,無法再不由分說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李昂與博
Thumbnail
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我永遠是可以有選擇的,不管我的人生遭遇到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我遇到什麼難關,我都能選擇敘說的故事版本,進而活出幸福。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最近因為博愛座讓座的問題引發社會議論,這也凸顯一個問題,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面臨流失的困境,博愛座本身不是問題所在,人心沒有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才是大問題,沒有道德上的認知,縱然設再多的博愛座不過是一種強迫性的心理制約,而不是發自內心的遵守道德,這也是最近引發喧然大波的核心所在,固然讓座沒有所謂規定及義
Thumbnail
每個世代互相看不順眼很自然。從一個村只有一支電話,到隨時任何國家可以視訊通話,又到你可以用AI把自己假裝成別人通話,一瞬間我們跟前一個世代,或後一個世代,早已是不一樣的人類。 上一個世代普遍窮困,教育並非人人可得,一份工作更是難找。因此精神跟身體上的耐受力必須普遍高於自己這個世代。老闆如何不公平,
博愛座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著,我也對博愛座習以為常,更對其中的道德綁架習以為常。 我受到的教育是,博愛座是留給老人、行動不便者、孕婦、抱小孩的人以及幼兒坐的,目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坐過博愛座的次數屈指可數。 我並沒有覺得「看起來沒有需要」的人不能坐,只是坐在博愛座上,總會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博愛座是個充滿愛的裝置,不容辜負它的美意,每當有人坐上這個位置,心中總有些許感動,表示它發揮了愛的功能。不論孕婦、長者、行動不便者、職場辛苦的工作者,課業繁重的在學生,都可以在此喘息片刻。 -坐捷運在上下班時段,經常車廂內擁擠不堪,卻空著博愛座,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嘛!可省出空間,也可以休息一下,
博愛座不是審判的權杖   事情經過 知名作家李昂因不滿要求年輕人讓座不成,就在臉書發文公審對方。李昂的說法是:她正在拍一個英文記錄片,加上有高血壓,而且十月一日要去法國出書和打書。因此最近忙壞了也累壞了。上捷運為的是赴重要的約,上車後他請一個正在聽耳機,看來很享受的年青人讓座,結果對方說他身
Thumbnail
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在威權時代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用想,權威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無論這個權威是國家、師長、父母都一樣,囡仔人有耳無嘴就是如此的表彰。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脫離威權的民主時期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主體(subject)」,必須要自己思考、決定、負責,無法再不由分說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李昂與博
Thumbnail
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我永遠是可以有選擇的,不管我的人生遭遇到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我遇到什麼難關,我都能選擇敘說的故事版本,進而活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