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和交通

tsai
發佈於廢話543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政府早年宣導博愛座重點為「老弱婦孺」,後來博愛座引起太多爭議,即便近好幾年政府改宣導為優先禮讓給需要的人,但因長期接受政府的思想教育長大,以至於很多老人還是認為博愛座就是老人優先


我想討論的不是博愛座,我只是想說同理可證,政府在宣導交通教育,幾乎忽略不適任的駕駛,不僅如此,濫發駕照,放任殺人工具滿街跑,還帶頭大肆破壞法規。柿子挑軟的吃只拿弱勢族群(行人)開刀〝再教育〞,要求行人夜晚時穿亮色衣服(而不是管制汽車黑的跟鬼一樣的隔熱紙),宣導兒童過馬路要舉手(而不是宣導要求汽車駕駛經過行人穿越道、交叉路口須減速慢行或停讓再開),要行人、腳踏車遇到車要自動閃邊(而不是教育駕駛提高行車安全以及不要違停


我不是說不用教導行人的交通觀念,我是說,真正的比重或重點應該在殺人工具—駕駛。這讓我想起幾年前一位小學生放學快跑行經斑馬線被車撞,後來演變成,那位小學生沒有看路,為了怕以後有學生又不看路被撞,所幸校方和地方把斑馬線給塗銷,不讓大家走了。這就是一個倒因為果的例子,沒人想過駕駛有「義務」在學區在行穿線須減速慢行或停讓再開,駕駛沒有任何責任,卻反而把〝全責〞推給學生,這種可怕的觀念卻長存在我們的教育單位、師長、民意代表、政府官員,乃至社會體制。錯誤、扭曲的教育要害死多少人?


政府從不在根源解決並看到問題,反之,看到什麼就解決什麼之表面處理方式,如同一個人站在屋漏底下,不是派人去修屋頂,而是叫那個人24小時把傘撐住。可惜,台灣是「非常」國家,政府官員早已進化成「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台灣人的交通法治」觀念薄弱至極,為國家、下一代之大不幸!


我們談的不是交通,是「公共責任」及「教育」


【延伸閱讀】

輪播截圖(3張)取自臉書:我是台灣行人 - a tw pedestrian (全文如下)


「AI實現醫學牛頓時刻」「一張罰單變美國駕駛」旅美AI科學家林清詠陽明交大畢業致詞:開闊視野、追求精準、連結創新: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3439

10會員
210內容數
繪圖創作、憂鬱生活、體驗及如何成長走出和更多其他觀點等 #LGBTQ🏳️‍🌈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程》 的其他內容
ep01.測試一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聽自己的內心也滿重要的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人缺什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百善孝為先,「孝」什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來告訴你隔熱紙黑的好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博愛座是一種被動的偏見運動 「造成對立和仇恨,真的是因為博愛座嗎?」     今天「又」看見一則因博愛座而延伸出的紛爭,距離上一次博愛座的風波,明明還不到三個月,相同的事件又擠入了我們的眼簾,讓人看了好無力啊!    對於博愛座我也有很深刻的感觸,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記憶,記得懷孕四、五
Thumbnail
avatar
棉花糖的晴天暖綿綿
2023-12-20
博愛座,讓?不讓坐?大眾運輸,博愛座到底是誰專屬?
avatar
LD
2023-09-30
博愛座的道德困境最近因為博愛座讓座的問題引發社會議論,這也凸顯一個問題,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面臨流失的困境,博愛座本身不是問題所在,人心沒有傳統濟弱扶傾的道德才是大問題,沒有道德上的認知,縱然設再多的博愛座不過是一種強迫性的心理制約,而不是發自內心的遵守道德,這也是最近引發喧然大波的核心所在,固然讓座沒有所謂規定及義
avatar
李建宏
2023-09-26
「博愛座」有感每個世代互相看不順眼很自然。從一個村只有一支電話,到隨時任何國家可以視訊通話,又到你可以用AI把自己假裝成別人通話,一瞬間我們跟前一個世代,或後一個世代,早已是不一樣的人類。 上一個世代普遍窮困,教育並非人人可得,一份工作更是難找。因此精神跟身體上的耐受力必須普遍高於自己這個世代。老闆如何不公平,
Thumbnail
avatar
Anna Lucia
2023-09-25
博愛座存在的必要性博愛座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著,我也對博愛座習以為常,更對其中的道德綁架習以為常。 我受到的教育是,博愛座是留給老人、行動不便者、孕婦、抱小孩的人以及幼兒坐的,目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我坐過博愛座的次數屈指可數。 我並沒有覺得「看起來沒有需要」的人不能坐,只是坐在博愛座上,總會有種不自在的感覺。
avatar
makoto shinohara
2023-09-25
博愛座-博愛座是個充滿愛的裝置,不容辜負它的美意,每當有人坐上這個位置,心中總有些許感動,表示它發揮了愛的功能。不論孕婦、長者、行動不便者、職場辛苦的工作者,課業繁重的在學生,都可以在此喘息片刻。 -坐捷運在上下班時段,經常車廂內擁擠不堪,卻空著博愛座,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嘛!可省出空間,也可以休息一下,
avatar
潘緹娜
2023-09-25
博愛座之亂博愛座不是審判的權杖   事情經過 知名作家李昂因不滿要求年輕人讓座不成,就在臉書發文公審對方。李昂的說法是:她正在拍一個英文記錄片,加上有高血壓,而且十月一日要去法國出書和打書。因此最近忙壞了也累壞了。上捷運為的是赴重要的約,上車後他請一個正在聽耳機,看來很享受的年青人讓座,結果對方說他身
avatar
退休教授:慕鐸
2023-09-23
博愛座的兩個經驗在大眾運輸上,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總是最容易被請託,因為我們心軟善良;卻也容易被責怪,彷彿女性就該照顧別人,同時默不作聲的男性旁觀者,卻經常厚著臉皮,置身事外。 "讓" 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不是應該,沒有強制性,必須先有這樣的共識基礎。 每個座位都可以讓座,每個人都付同樣票價,承擔同樣的社會責任。
Thumbnail
avatar
誤入教育圈的阿頓
2023-09-22
《博愛座不坐?女性主義、威權時代與其他》 在威權時代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用想,權威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無論這個權威是國家、師長、父母都一樣,囡仔人有耳無嘴就是如此的表彰。但時代已經不同了,脫離威權的民主時期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主體(subject)」,必須要自己思考、決定、負責,無法再不由分說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從李昂與博
Thumbnail
avatar
曾友俞
2023-09-22
博愛座爭議有感-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故事怎麼說,人就怎麼活,我永遠是可以有選擇的,不管我的人生遭遇到什麼。換句話說就是,不管我遇到什麼難關,我都能選擇敘說的故事版本,進而活出幸福。
Thumbnail
avatar
小紅臉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