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資心法】更新「槓桿」看法:談投資人「開槓桿」的三個層次(下)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這篇是投資人「槓桿」行為系列文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

我在第一篇談的主題是「以小博大」,講的是我覺得風險高而勝率低的做法。

第二篇談的主題是「控制風險」,講的是開槓桿行為看似會增加風險,但如果運用得當且搭配資產配置的概念,透過一些策略是可以幫助投資人降低市場曝險的。

至於第三篇,也就是接下來本篇要談的主題是「提高資金效率」。這一篇文章跟前面兩篇最大的差別是,前面兩篇我主要在闡釋概念,並不是我現在實際在做的策略。至於這一篇,我會介紹自己如何運用槓桿但又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操作台指期,最終達到提高資金效率的效果。

緣起

之所以在美股專欄用台指期來講,第一是因為我自己實際操作了一段時間,相對來說會比較熟,我在美股部分頂多就是用一下槓桿型的大盤ETF,這在第一篇已經介紹了。第二是因為隨著台灣成為人工智慧熱潮的產業鏈關鍵環節,台股表現非常強勢,我留意到有一些過去只專注投資美股的投資人,最近都在想辦法配置一些資產在台股。

像我最近就收到一封讀者來信,說自己從2021年3月就開始訂閱本專欄,目前主要資金都放在美股做長期投資,雖然曾花了一些時間和少量資金操作台股,但不太適應,因為跟美股相比,台股還是比較屬於「淺碟市場」,中小型股票易受特定資金操縱,指數則受少數大型權值股影響甚鉅,因此覺得用指數型投資方式(像0050)參與台股就好。

但看了我最近的文章(應該是指這篇),裡面談到00631L這類槓桿型ETF的想法,讓他耳目一新,覺得這也是一種「長期投資大盤的更為積極的作法」,另外想到期貨這類商品應該也可達到相同效果,也留意到我最近在用程式交易操作台指期,因此有興趣想要瞭解更多。

這位讀者來信,其實主要是想申請加入期貨社群。不過光看我在社群分享的報告,可能不容易瞭解台指期這種商品的特性還有我如何操作它的背後邏輯,剛好專欄這系列文寫到第三篇,我本來也打算拿台指期作為例子說明,就乾脆藉這個機會一併講清楚好了。

投資台股大盤

正如上面這位讀者所說,包括我個人也觀察了一段時間,其實也是認同用投資大盤的方式來追蹤台股就好,回報已經非常令人滿意。

像我自己只要遇到有親戚、朋友問我投資相關的問題,我一律都建議買0050就好(特別是那種沒空管金融市場發生什麼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聽到我推薦0050,都覺得我在敷衍,覺得我又寫美股專欄、又待過金融業,應該要報些明牌才對啊,怎麼只講一個街知巷聞的0050。所以,雖然我很賣力在推廣0050,但業績並不好,感覺真的有聽進去而又認真執行的,只有我老婆而已。像我岳母,去年買了幾個月就放棄了,很快就賣掉套現挪去買高股息ETF,後來更直接送給了詐騙集團。又有另一位親戚,今年農曆新年見面聊起投資,她問我剛退休買什麼好?我跟她說0050,還費了很多唇舌解釋為什麼買大盤指數型ETF比自己挑個股好,看財報多累啊!都退休了就該好好享受生活。結果最近她遇到我老婆,又跟我老婆打聽我最近有沒有什麼明牌推薦。我聽了也是無言,感覺前面的話全部都白講了。

raw-image

0050不好嗎?我是真的不懂。今年以來回報已經高達45%,而且還沒算股息。

所以,如果有意願拿些資金配置台股,最簡單直接且無腦的首選就是0050或是006208這種追蹤「台灣50指數」的ETF。我老婆的投資部位就是分成一半一半,一半台股部分是全部0050,另一半美股部分就是全部給我去操作,隨便我愛怎麼弄怎麼弄,今年這兩部分的表現都很不錯,頓時讓我的家庭地位也提升不少(笑)。

台指期的特性與槓桿

如果真的非常看好台股,想要更積極進取一些,爭取更理想的回報,正如上面這位讀者所說,可以考慮00631L這類槓桿型大盤ETF,我在這篇文章有介紹。另外,我在這篇文章也有介紹如何利用資產配置的方式,來控制持有槓桿型ETF的下檔風險。

接下來,我想要介紹另一種運用槓桿追蹤台股大盤回報的工具:台指期

雖然說0050和台指期都是追蹤「台股大盤」,但其實還是略有不同。如上文所說,0050追蹤的其實是「台灣50指數」,而台指期,其全名為「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顧名思義,是以「台灣加權指數」為基礎的期貨衍生性商品。

台股真正的「大盤」,嚴格來說應該是「台灣加權指數」才對。至於0050追蹤的「台灣50指數」,是取市值前50大的公司,有點像美股QQQ的概念(納指100)。不過基本上都很具有代表性,兩者相關性也極高,也不一定真的要分那麼細。

很多人講到期貨,第一時間會覺得會不會風險很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期貨的風險是來自可以開很高的槓桿,但在實際操作上,交易人是可以自行決定槓桿要開多大,甚至也可以完全不要槓桿。只要事前先做好功課,搞清楚商品的規格、以及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期貨其實是個很靈活的工具,可以增加資金的運用效率。

商品規格

如果想要瞭解和學習期貨商品的話,第一步,一定要先看清楚商品規格。基本上各大期貨公司的網頁都會列明清楚「商品名稱」、「合約規格」、「最小跳動值」,等等。

我這裡只談台指期。台指期現在分為兩種商品(大台、小台),但很快會有第三種(微台)。三種商品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差別只是「合約規格」的大小不同而已。

我用大台(臺股期貨)為例子。大台的合約規格就是現在台指指數(約24,000點)*200元,台指每跳動1點,等於200元台幣的損益,因此現在1口大台的合約規格,約當480萬元台幣。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假設你現在做多1口大台,等於持有約當480萬元台幣的部位。假設你做多1口大台,然後明天台指由24,000點直接跌到0,你的損失就是480萬元。

期貨商品靈活、同時有風險的地方在於,即使1口大台的市值約當480萬元台幣,但你不用真的放滿480萬元到保證金帳戶。最少可放多少?可查「商品保證金」,目前1口大台最少放24.1萬元(原始保證金),就已經可以做。但要注意,如果你真的只放24.1萬元就來做多1口大台,你等於用24.1萬元操作480萬元的部位,開了將近20倍的槓桿。

這樣做的風險不言而喻。比方說,你用24.1萬元保證金,在24,000點做多1口大台,假設做多之後台指下跌,只要跌超過280點(現在一天的波幅常常都超過280點了),你原本的24.1萬元就會少於18.5萬元(維持保證金),需要補錢到保證金帳戶。如果沒辦法在指定時間內(通常是翌日中午前)把錢補足到原始保證金的水位,該部位就會被強制平倉。甚且,如果做多之後台指跌超過904點的話,保證金帳戶裡面的錢就會少於原始保證金的25%,很可能就會直接斷頭。

因為大台實在太大了,所以會有「小台」(小型台指期貨),合約規格只有大台的四分之一。不過因為過去一年台指漲了不少,導致現在的「小台」其實也不小了,按現在點數,1口小台的合約規格也高達120萬元(24,000*50)。因此,期交所已宣布「微台」會在7月底上市,合約規格只有小台的五分之一、大台的二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微台的每點跳動值是10元台幣,1口微台按現在台指合約規格約當24萬元。

跟大台比較一下。如果你的保證金帳戶有24.1萬元,做多1口大台的話,只要台指跌超過904點,就會直接被斷頭,而且損失75%的本金。但如果做多1口微台的話,等於是完全沒有開槓桿的狀態(保證金高於持有部位的合約規格),用24萬本金操作1口微台,跟持有台股大盤ETF幾乎是一樣的意思,台指跌904點,就只會損失9,040元。台指跌到0,保證金帳戶裡面的24萬元才會全部蒸發。

槓桿靈活

所以,在瞭解清楚商品規格之後,就要視乎自己想要拿來投資的資金規模,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商品。

跟槓桿型的大盤指數型ETF相比,大家現在應該可以體會,期貨商品的槓桿倍數是可以非常靈活的。槓桿型ETF的槓桿倍數都是固定的,通常就是2倍或3倍。但如果用期貨來操作台指大盤的話,你可以放略低於合約規格的錢,像1口微台的合約規格是24萬元(你要用最新的台指點數來算,若台指漲到3萬點,就是30萬元),如果放12萬元的話,等於開2倍槓桿。你也可以放18萬元,等於開1.5倍槓桿。以微台來說,因為它是以台股大盤為基礎,開1.5倍槓桿被斷頭的機率極低(台股腰斬都沒事,2022年台股跌三成左右),但可以節省6萬元台幣,即只需要放18萬元,就等同持有24萬元台股大盤的部位。節省出來的錢可以拿去做固定收益,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

如果是這樣操作的話,風險跟持有大盤ETF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但多了額外的固定收益。

沒有磨損問題

我在前面的文章推薦過槓桿型的大盤指數型ETF是個不錯用的商品,好處非常多,最大缺點是怕大跌,像TQQQ在2022年深跌之後,到現在還沒有爬回前面的高點。

同樣都是開槓桿,跟每日放大波幅的槓桿型ETF相比,用期貨開槓桿最大優點就是商品本身沒有深跌的磨損問題。道理很簡單,期貨商品本身是沒有槓桿的,並不會像槓桿型ETF那樣放大每日的波幅。如果你按它的合約規格多少錢就放多少錢,跟持有相同部位的大盤ETF是一樣的意思。期貨的槓桿,來自於你可以用很少的「原始保證金」(有點像「訂金」的概念)就持有一個較大的部位,如果部位一直漲,你當然就沒事。但如果部位跌了下去,你還是需要額外拿錢出來為你持有的這個部位「買單」。

就像買房一樣,房子本身是沒有槓桿的,如果你拿100%現金出來買房,房子跌多少你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財務壓力。但如果2,000萬的房子,只拿400萬出來買房,另外1,600萬跟銀行借,開了5倍槓桿,假設買了後房子價值隨即「腰斬」,市值剩1,000萬,房屋價值已低於所背負的房貸金額,就變成了「溺水屋」(負資產)。在香港,如果房子變成「溺水屋」的話,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被銀行Call Loan(要求屋主繳付最新估值與貸款額之間的差價)的風險,即等同期貨的追繳保證金。

所以,我一再強調,在做期貨商品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合約規格」等基本資訊,否則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付的這筆「訂金」,最後買了什麼東西,而你最後是需要為這個東西買單的。但如果你都搞清楚了這些資訊,也確認自己有這個屁股,持有期貨商品的風險絕對是可控的,操作上也十分靈活。

每月轉倉

持有台指期跟持有大盤ETF來說,比較麻煩的一點是需要每個月「轉倉」。

操作上不難,就只是要記一下時間,每個月按一按而已。一般來說,每個月第三個禮拜三是台指期的月結算日,如果手上有部位的話,要在結算日之前(當天或一兩天前)找時間轉倉到下一個月份的合約,不然結算當天日盤收盤後,該部位就會被結算掉。

你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用範圍市價把部位平掉,然後馬上再用範圍市價建立下一個月份的部位。有些期貨商也可能會直接提供「轉倉」功能,就更為方便一些,像我自己用華南期貨的手機應用程式(「華南永昌證券」),在查詢未平倉部位時,有「轉倉」選項,點進去就直接幫你設定好了,用價差單方式進行「轉倉」,就不會有時間差。

raw-image

提高資金效率

其實上面已經講到一些提高資金效率的概念,這裡再梳理一下。

無限轉倉

在3月初,台指點數大概是19,000點。上週五收盤(7月12號),台指大概漲到24,000點。也就是不到5個月時間,台指漲了5,000點之多。

如果你在3月初時候,以沒有槓桿的方式做多1口「小台」,一路「無限轉倉」把這口小台持有到現在,大概是賺25萬元。以成本95萬來說(再強調一次,合約規格以做多時候的台指點數來算),投報率26%。

如果如上文所說,開1.5倍槓桿持有1口小台,以操作大盤來說,風險是有限的。那麼同樣的操作方法,但本金只放72萬元,從3月初「無限轉倉」到現在,一樣是賺25萬,但以本金72萬元來說,投報率提升到35%。

概念大概就是這樣,尤其7月底推出微台後,資金門檻變得很低,手上有20萬元左右可投資資金,大概就可以做。放多一點、少一點,可以視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我覺得開1倍槓桿到2倍之間,問題應該都不至於太大。

比方說,如果你放12萬元做多1口微台(2倍槓桿),如果台指跌30%,由24,000點跌到16,800點,你保證金帳戶的權益數會由12萬元減少到剩4.8萬元,但仍然高於1口微台的原始保證金,可繼續「無限轉倉」。如果台指日後漲回去,你的權益數也就回去了。當然如果台指「腰斬」,開2倍槓桿是會出事的,不盡快補錢的話該部位就宣告斷頭了。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想追蹤大盤回報,利用台指期開一點槓桿、增加一點資金效率,這篇文章看到這裡就足夠了,不需要去瞭解「程式交易」的東西。但如果上述的方式不能夠滿足你的需求,想要追求更高一些的回報(也願意承擔更高的風險),那麼你可以繼續往下看,我會大概介紹一下到目前為止,我所用程式有紀錄下來的交易成果,以及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如何加入的方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You currently cannot view the following content, possibly because you are not logged in or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view the room.
18.5K會員
700Content count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投資十日談 的其他內容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隨著專欄愈來愈多讀者訂閱(謝謝大家支持!),我發現讀者的構成也慢慢多樣化。一開始訂閱本專欄的,我相信主要都是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夥伴。也就是說,這類讀者在訂閱之前,本來就是科技成長股的投資者,想看本專欄可能是因為想參考我對個股、財報與市場動態的分析,作為自己投資操作的參考......
有讀者來信說,最近市況比較低迷,大家也喪失了討論成長股的熱情,希望我趁這時機寫篇文章,仔細講講成長股是如何估值的。其實我以前也有不少講自己如何為成長股估值的文字,不過經過過去一年,我覺得最近對估值有更深一點點的體會,應該值得把整個估值系統再重新梳理一遍,講得更清楚一點。
甚麼是「投資系統」呢?簡單來說,在買賣股票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在個人可掌握的部分,包括研究商業模式、財務表現、估值、投資組合控管,還有技術分析。就上述每個層面,每個人重視程度都不一樣,因此投資心法也是千變萬化,並沒有說哪一種組合是絕對的正確。找出最適合自己心性的心法才是最重要的。
分散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從另一個角度想,股票也不是買愈多愈好,多了就不如直接買指數型基金,少了又怕風險太高。從統計上說,只要持股數超過十隻就已經風險不高了,何以我的投資組合卻有超過二十隻持股?這其實與我的選股方式有關。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接收每日市場要聞、經濟數據和文章更新通知。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隨著專欄愈來愈多讀者訂閱(謝謝大家支持!),我發現讀者的構成也慢慢多樣化。一開始訂閱本專欄的,我相信主要都是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夥伴。也就是說,這類讀者在訂閱之前,本來就是科技成長股的投資者,想看本專欄可能是因為想參考我對個股、財報與市場動態的分析,作為自己投資操作的參考......
有讀者來信說,最近市況比較低迷,大家也喪失了討論成長股的熱情,希望我趁這時機寫篇文章,仔細講講成長股是如何估值的。其實我以前也有不少講自己如何為成長股估值的文字,不過經過過去一年,我覺得最近對估值有更深一點點的體會,應該值得把整個估值系統再重新梳理一遍,講得更清楚一點。
甚麼是「投資系統」呢?簡單來說,在買賣股票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在個人可掌握的部分,包括研究商業模式、財務表現、估值、投資組合控管,還有技術分析。就上述每個層面,每個人重視程度都不一樣,因此投資心法也是千變萬化,並沒有說哪一種組合是絕對的正確。找出最適合自己心性的心法才是最重要的。
分散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從另一個角度想,股票也不是買愈多愈好,多了就不如直接買指數型基金,少了又怕風險太高。從統計上說,只要持股數超過十隻就已經風險不高了,何以我的投資組合卻有超過二十隻持股?這其實與我的選股方式有關。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Brembo收購Öhlins:賽車界的制動王者再度升級! 對於每一位熱血車迷來說,Brembo這個名字無疑是制動系統的代名詞。自1972年成立以來,Brembo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賽車和高性能汽車領域的佼佼者。最近,他們以4億5百萬美元收購了瑞典避震器製造商Öhlins,這一舉動讓我們更加期待B
當你問一個交易者他怎麼賺到某一筆錢的時候,如果他不是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策略,或是各種總經分析,而是只告訴你「沒有啦運氣好而已」,那在你面前的絕對是理解市場真面目的資深交易者。 這邊想問大家,認不認同「市場的價格跳動是完全隨機的」這件事情? 人是喜歡找規律的動物,這個刻在大腦裡面的原始設定,幫
從完全的交易新手,開始進入交易的世界第一個碰到的關卡之一就是:記得要設定停損。停損是保護本金,用來確保自己有辦法繼續嘗試下一次進場的方式。 一般大眾直覺會想說,為什麼一定要設置停損?不過就是一個正常的多頭回調而已,遲早會漲回去的。如果不停損勝率可能可以到90%或甚至100%沒錯,但是只要看錯一次,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Brembo收購Öhlins:賽車界的制動王者再度升級! 對於每一位熱血車迷來說,Brembo這個名字無疑是制動系統的代名詞。自1972年成立以來,Brembo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賽車和高性能汽車領域的佼佼者。最近,他們以4億5百萬美元收購了瑞典避震器製造商Öhlins,這一舉動讓我們更加期待B
當你問一個交易者他怎麼賺到某一筆錢的時候,如果他不是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策略,或是各種總經分析,而是只告訴你「沒有啦運氣好而已」,那在你面前的絕對是理解市場真面目的資深交易者。 這邊想問大家,認不認同「市場的價格跳動是完全隨機的」這件事情? 人是喜歡找規律的動物,這個刻在大腦裡面的原始設定,幫
從完全的交易新手,開始進入交易的世界第一個碰到的關卡之一就是:記得要設定停損。停損是保護本金,用來確保自己有辦法繼續嘗試下一次進場的方式。 一般大眾直覺會想說,為什麼一定要設置停損?不過就是一個正常的多頭回調而已,遲早會漲回去的。如果不停損勝率可能可以到90%或甚至100%沒錯,但是只要看錯一次,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價值投資者在股市中一直是少數族群,這從各種投資部落格的追蹤人數就可以看出來。主要原因是多數投資者不願意慢慢來,大家都想賺快錢;因此包括動能投資者, 短線交易者, 或者波段操作者等,仍是目前股市中的主流。另外,就是價值投資法在實做上確實比較難,難在如何評估企業的事業品質和成長潛力,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學
Thumbnail
穩健投資的秘訣,總結成一句座右銘,就是「安全邊際」,這就是葛拉漢投資最核心的概念。— 傑森.茲威格 股神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所撰寫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在1949年首次出版,是世上第一本為個人投資者所撰寫的股票投資書籍。巴菲特在1950年19歲時也首次閱讀了這本書,後來並拜葛拉漢為師。
Thumbnail
「乘勢為智,等待為仁,逆行為勇」。「搭上行情之智,源於逆行之勇,而勇源於等待之仁。」— 牛田權三郎 270年前,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米市極為發達,不但是全國的交易中心,而且當時就有期貨交易機制,因此孕育了許多投資達人,其中有二位奇人的投資心法及作著流傳於世。 其一是本間宗久,他一生致力於米市行情研
Thumbnail
在農曆過年前,有許多投資專家展望今年的台股,多數指出龍年股市會先蹲後跳,第一季可能會拉回,等年中到下半年再來挑戰2萬點。也有技術派的投資大師同樣預測說,下半年台股會上2萬點,但第一季會修正到16500點,甚至大幅減碼手中持股。 但眼看台股第一季就可能挑戰2萬點,而且是以連續飆漲的方式上攻,使得許多
Thumbnail
有人說,投資是人生經驗的總成;也有人說,股市是人性的試煉場。投資從來就不容易,面對動盪的世局,每天各種訊息和雜音不斷,就像走在黑森林中,處處驚險且時時惶恐。 光看現在全球混亂的政經情勢,就讓人不敢投資了。俄烏戰爭何時能收手?中東戰火會不會擴大?中國大陸的經濟會崩潰嗎?北韓會不會發動戰事?還有,台海
Thumbnail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暈船,即使平常不會暈車的,一上船還會感覺暈頭轉向的,特別是遇到大風浪時,更是暈的利害。 投資股票就像坐船,這是我從事投資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的道理,或許有人會有同感。投資一檔股票,每天面對價格的上下波動,有時還大幅度的上沖下洗,晃久了就頭暈了,一受不了就下船了。 只有自己開船才不會暈船
Thumbnail
投資的目的,是希望把儲蓄累積的錢投到生財事業(或金融商品,如ETF),讓這個事業幫我們賺錢。這是一種槓桿的運用,也就是我們除了用有限的時間去賺錢之外,同時也用資金去放大我們的收入。 我們雖然不可能去創立和經營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但藉由這個槓桿作用,我們可以輕易參與很多這樣的大事業。至於這個槓桿機
Thumbnail
愈想把賠掉的錢賺回來的心態,反而使得接下來的操作更容易急躁。這雖然是人性,但我們仍可探討可能的解決思路與辦法
Thumbnail
【投資心法對話錄】離開日漸加深的脆弱輪迴與恐懼,透過有意識地覺察,權責切分,負責該負責的部分。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價值投資者在股市中一直是少數族群,這從各種投資部落格的追蹤人數就可以看出來。主要原因是多數投資者不願意慢慢來,大家都想賺快錢;因此包括動能投資者, 短線交易者, 或者波段操作者等,仍是目前股市中的主流。另外,就是價值投資法在實做上確實比較難,難在如何評估企業的事業品質和成長潛力,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學
Thumbnail
穩健投資的秘訣,總結成一句座右銘,就是「安全邊際」,這就是葛拉漢投資最核心的概念。— 傑森.茲威格 股神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所撰寫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在1949年首次出版,是世上第一本為個人投資者所撰寫的股票投資書籍。巴菲特在1950年19歲時也首次閱讀了這本書,後來並拜葛拉漢為師。
Thumbnail
「乘勢為智,等待為仁,逆行為勇」。「搭上行情之智,源於逆行之勇,而勇源於等待之仁。」— 牛田權三郎 270年前,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米市極為發達,不但是全國的交易中心,而且當時就有期貨交易機制,因此孕育了許多投資達人,其中有二位奇人的投資心法及作著流傳於世。 其一是本間宗久,他一生致力於米市行情研
Thumbnail
在農曆過年前,有許多投資專家展望今年的台股,多數指出龍年股市會先蹲後跳,第一季可能會拉回,等年中到下半年再來挑戰2萬點。也有技術派的投資大師同樣預測說,下半年台股會上2萬點,但第一季會修正到16500點,甚至大幅減碼手中持股。 但眼看台股第一季就可能挑戰2萬點,而且是以連續飆漲的方式上攻,使得許多
Thumbnail
有人說,投資是人生經驗的總成;也有人說,股市是人性的試煉場。投資從來就不容易,面對動盪的世局,每天各種訊息和雜音不斷,就像走在黑森林中,處處驚險且時時惶恐。 光看現在全球混亂的政經情勢,就讓人不敢投資了。俄烏戰爭何時能收手?中東戰火會不會擴大?中國大陸的經濟會崩潰嗎?北韓會不會發動戰事?還有,台海
Thumbnail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暈船,即使平常不會暈車的,一上船還會感覺暈頭轉向的,特別是遇到大風浪時,更是暈的利害。 投資股票就像坐船,這是我從事投資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的道理,或許有人會有同感。投資一檔股票,每天面對價格的上下波動,有時還大幅度的上沖下洗,晃久了就頭暈了,一受不了就下船了。 只有自己開船才不會暈船
Thumbnail
投資的目的,是希望把儲蓄累積的錢投到生財事業(或金融商品,如ETF),讓這個事業幫我們賺錢。這是一種槓桿的運用,也就是我們除了用有限的時間去賺錢之外,同時也用資金去放大我們的收入。 我們雖然不可能去創立和經營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但藉由這個槓桿作用,我們可以輕易參與很多這樣的大事業。至於這個槓桿機
Thumbnail
愈想把賠掉的錢賺回來的心態,反而使得接下來的操作更容易急躁。這雖然是人性,但我們仍可探討可能的解決思路與辦法
Thumbnail
【投資心法對話錄】離開日漸加深的脆弱輪迴與恐懼,透過有意識地覺察,權責切分,負責該負責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