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的初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整理思緒時,重新開始思考當初在這裡書寫的緣由。

幾年前飽受憂鬱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無法向他人「解釋自己」或「證明自己」的困擾。畢竟,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痛苦,原本就不像生理上的痛苦,具有能夠被測量、被檢視的具體外觀。再加上,感受是非常個人的,即便家人朋友愛我,也未必能夠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有時候真的感覺自己非常孤單。直到開始學習靈性,老師第一次見到我時,說「這個人如果再不來學就會憂鬱死」,當下內心覺得非常感動。因為在憂鬱的狀態裡,那是第一次,我感受到自己被「看見」。

raw-image


之所以感到孤單,是因為無法理解自己

我很感謝這世界上有個人能夠讓我感到被理解,儘管別人並沒有義務來理解我的感受。我想,真正讓我感到孤單的,是當時的我沒有辦法理解我自己和接納我自己。責怪自己的情緒是最傷的(這部分可以參考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

因此,我萌生了在這裡書寫的動力。

我想,或許這世界上也有像我過去一樣,明明一切順遂,卻感覺自己身陷虛無的人。而未必所有人都能幸運地感受到自己被世界所接住。

我能夠做的,是分享我自己的經驗,讓此刻正感到無比孤單的人,了解到其實這樣或那樣的感受,都是存在的,也是被允許的。

希望能夠或多或少給予此刻感到憂鬱或委靡的人,一種「被理解」的感受,這是我之所以在這裡書寫,並且也會持續書寫的原因。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對感受的意識。本文分享了作者與姊姊參加手拉胚體驗課程的過程,探討了在專注於身體感受的同時,意外發現生活中的疲憊。手拉胚的實際經驗與期待的療癒感受截然不同,卻讓人重新認識身體與心靈的聯結。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嘗試的獨特體驗。
從去年年中開始,一直被靈魂團隊說不夠努力。有時候聽到這句我都想說,我已經很累了,不然還要我怎樣。爆氣。起初我以為,「努力」指的是我應該要投入更多時間做事。也許是我念書的時間不夠、有時候會不想運動、不夠早起這種,但是這一年來還是會不斷地被說「不夠努力」......。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對感受的意識。本文分享了作者與姊姊參加手拉胚體驗課程的過程,探討了在專注於身體感受的同時,意外發現生活中的疲憊。手拉胚的實際經驗與期待的療癒感受截然不同,卻讓人重新認識身體與心靈的聯結。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嘗試的獨特體驗。
從去年年中開始,一直被靈魂團隊說不夠努力。有時候聽到這句我都想說,我已經很累了,不然還要我怎樣。爆氣。起初我以為,「努力」指的是我應該要投入更多時間做事。也許是我念書的時間不夠、有時候會不想運動、不夠早起這種,但是這一年來還是會不斷地被說「不夠努力」......。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自我修復第一篇,試著紀錄自己的故事與變化,找回生活的情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好像還沒有辦法好的紀錄 那我就片段的記錄下來吧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醫治孤寂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孤寂中的感受和尋找解脫的心路歷程。他提到孤寂對心靈帶來的影響,並且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找到醫治。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自我修復第一篇,試著紀錄自己的故事與變化,找回生活的情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寫作時,我們都是孤獨的。 正因為潛進了這樣的孤獨裡,我們得以與自己相遇。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好像還沒有辦法好的紀錄 那我就片段的記錄下來吧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醫治孤寂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孤寂中的感受和尋找解脫的心路歷程。他提到孤寂對心靈帶來的影響,並且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找到醫治。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