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fishpig-avatar-img

Jellyfishpig

16 位追蹤者

Jellyfishpig

16 位追蹤者
為什麼叫水母豬?水母是之前上靈性課時,看到自己的本質像水母一樣悠遊自在;「豬豬」則是家人給我的暱稱,合在一起就變「水母豬」啦。我一個害怕表達和展現自己的人。之所以在這裡寫些什麼,只是為了突破這層恐懼,以及分享一些經驗和看法,讓有類似經驗的人能夠不孤單。如果能夠這樣就好了~
avatar-img
向內的道路:靈性學習分享
11會員
192內容數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探討亞洲父母批判式教養及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分享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愛護的轉變,並提出靈性成長的觀點:唯有透過愛與自我支持,才能克服困難,達成目標。
北部租屋處連續兩年不斷施工,就連去圖書館也逃不過噪音魔爪。老師指出,我總是遇到施工噪音,是因為帶有爭執能量和對地球貢獻不足。透過轉變心態,學習感謝和付出,才能讓人生更順利。
Thumbnail
Fang Fang Wu-avatar-img
1 天前
感謝同學的分享^^ (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Jellyfishpig-avatar-img
發文者
20 小時前
😂😂❤️❤️
本文描述作者在準備考試時感受到的無力感,並透過與前世一位受限於性別不平等環境的女警對話,領悟到「希望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絕望中找到力量繼續前進。
Thumbnail
透過與累世的自己對話,探索準備考試的無力感根源,發現來自二戰時期日本軍人的經驗,療癒內在衝突,找回自由與動力。
Thumbnail
以前我總是羨慕看起來很有自信的人。我常想,如果能夠變更好看、更優秀、更受歡迎,應該就能夠有自信了吧。然而,自卑總是如影隨形。學習靈性幾年後,我對於「自信」有了不同的想法。 老師教導我,內心有疑問時,要常常問自己,常常練習自己去判斷,經年累月的練習與自己溝通,真正的自信才會油然而生。
曾湘芮-avatar-img
4 天前
那我想問一下 外冷內熱和外熱內冷哪個自信比較高? 我是屬於外熱內冷
Jellyfishpig-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我自己的感覺是,自信是一種對自己感到接納的狀態,跟外在是不是熱情的,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
哲學背景的作者,透過服務性質的工作,反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學習耐心與同理心,並體悟到「服務」是磨掉傲慢與我執,找回單純快樂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與靈性領悟。原本不擅長社交的作者,因工作需要大量與人互動,感到痛苦。然而,透過老師的指點,作者發現這份工作是為了幫助其解開心結,並透過與民眾接觸,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與祝福。一場與死亡的相遇更讓作者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珍貴,並決心為世界付出更多。
工作中遇到能力較弱的同事,該如何判斷對方是擺爛還是真的能力不足?本文分享如何練習如實照見,放下個人情緒,協助對方解決問題,並透過團隊合作提升效率。
「每個靈魂都有適合自己相對應的發展。靈魂就像是個瓶子,每個人應該裝什麼,承載力如何,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生活中,我們的眼光大多是向外觀看,對於自己自己真實的樣子,並不清楚。因此,必須學習『向內觀看』,摸索出自己真正的模樣。」
Thumbnail
我們會無意識地偵測到別人的期待,也會下意識地去符合。也許一開始是願意的,可是到後來會感到痛苦。 人的想法和能量都會附著在自己經手的物品上,有時收到他人的贈禮或給予的好處,會發覺對方除了單純的饋贈之外,或許藏有其他目的,或期待未來相對應的回饋。 久了之後,就會不想要去收受他人給予的幫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