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為什麼叫街舞?是因為在街上跳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般而言,在台灣所使用的「街舞」這個詞是一個統稱,指稱的範圍通常包含Locking、Popping、Breaking、House、Dancehall、Krump、Voguing、Wacking,這幾年也包含Swag、Urban Dance、Flexing、Twerk……等五花八門的舞蹈風格,有時候,也有人認為商業舞蹈、MV舞蹈是「街舞」的一環,不過,在台灣的語境裡,通常大部分的台灣街舞舞者,並不會同意商業舞蹈或MV等於街舞,這跟台灣街舞的意識形態有關,是另一個大題目,之後再說。
回到「街舞」這個詞,台灣把「街舞」作為統稱的用法,主要來自於日本,日本是最早以「Street Dance」稱呼這些舞蹈的。早期的臺灣街舞,受到日本影響頗深,便直接沿用「Street Dance」的直譯—「街舞」,來作為這些舞蹈的概括性總稱。
至於為何日本會用「Street Dance」來稱呼,並不是因為舞者都在街上跳,而是因為這樣的舞蹈,具備了街頭文化的特質—風格林立、性格鮮明、群體互動性強、注重自我表現,而且不存在一個穩定、線性的美學系統。
講白話點,我們在學校會學到的藝術史、戲劇史、舞蹈史、音樂史、文學史,通常都會分出某些時期、列出某些時期的代表人物、說明作品之間彼此的承繼脈絡,以及創作者之間如何互相影響。不過街舞比較不是這樣的邏輯,街舞是一個集體創造的舞種,不只會分門分派、互相競爭,戰來戰去更是常態。
戰,就是街舞演進的動力來源:這群人戰那群人,東岸戰西岸,洛杉磯戰奧克蘭,台北戰高雄,東區戰西區,在這些戰鬥當中去確認彼此的從屬,以及老大是誰。所以呢,某個舞風的代表人物,通常不是只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他背後的一大群人。這也是為什麼街舞人特別愛說Peace&Love,如果一個地方真的很Peaceful,有需要整天把Peace掛嘴邊嗎?
從這個層面來說,街舞跟搖滾、龐克等文化群體挺類似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學者會稱之為「青少年文化」或「次文化」,不過也有學者因為街舞大幅度地商業化,會稱之為「流行文化」。這些學術名詞適不適用是另一件事,不過倒是或多或少都反應了街舞具備的特徵。
只不過,街舞跟其他「青少年文化」、「次文化」、「流行文化」最大的不同是,街舞具有非常強烈的「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文化脈絡,或者更廣義地說,街舞的誕生,源自於美國弱勢族群如黑人、南美人、窮人、女人、LGBT族群,每一種舞風,都有其歸屬的弱勢族群與文化。於是在美國,並沒有「Street Dance」這種集合式說法,而是通常直接用舞蹈風格的名字來指稱,例如「我跳Voguing」,而不會說「我跳街舞」。
在名字上具有統稱性質的,通常是俗稱的「Old School」舞蹈,也就是誕生於1960-1990之間的舞蹈。例如,有些Locking與Popping舞者會說「我跳Funk」,是因為這兩種舞蹈主要受到1960年代很盛行的放克(Funk),以及1970年代的P-Funk音樂影響,一前一後出現在美國西岸的洛杉磯與奧克蘭,兩種舞風如兄弟般的關係,彼此影響頗深,所以他們會一起說自己是「Funk Dance」。
在美國東岸,則是有些跳Breaking的Bboy/Bgirl會說「我跳Hip Hop」,因為在美國的語境裡,Breaking是嘻哈文化的一環,與塗鴉、DJ、饒舌並列為嘻哈四大元素,因此,嚴格來說,「Hip Hop」中的舞蹈,其實特指Breaking。如果現在你遇到一些比較「基本教義派」的舞者,他們還是會堅持只有Breaking才是Hip Hop文化。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Hip Hop」一詞在舞蹈上,早已不僅限於指稱Breaking,近幾年來,在美國說「我跳Hip Hop」,一般人會理解為是跳電視選秀節目裡被稱為「Hip Hop」的舞蹈風格。
總而言之,「街舞」是一個很概略的統稱,每個舞蹈風格的特色、脈絡都不盡相同,我個人是蠻反對把街舞說成就是甚麼風格跟甚麼風格,有甚麼動作跟甚麼動作,因為每種風格都不一樣,動作也一直會演進跟變化,這種條列式的標籤,其實會把街舞說死,所以呢,還是建議大家針對每一個舞蹈風格個別討論,才會比較了解街舞喔!
2會員
5內容數
與一般介紹街舞的方式不太一樣,街舞學堂沒有太多需要記憶的分類與人名,而是從文化性與社會性角度,剖析街舞與美國社會的關係、音樂與舞蹈的交互作用、形成舞蹈風格的動力來源,以及把各個時期的舞者放回他們生活的脈絡去理解,從政治、社群、階級與社會氛圍等更廣的角度,立體地理解街舞、族群與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一、   街景是恆變卻也不變的存在。一瞬間一瞬間,只要人走過,鳥飛過,剎那間的街景便會顯得那麼的不同。但若把時間拉長成一個月、一年、甚至是十年,它又好似完全沒有變化似的,仍是我們最熟悉的那副景象。三浦紫苑所作的《政與源》,便恰恰將這樣既恆變又不變的街景保存了下來,如同定格般凝固了文本中的風景,如此的
Thumbnail
圖1,貓思考計劃,引用自pixabay 大綱: 1.怎麼選擇要被動投資還是主動投資? 2.貓貓街罐罐ETF計畫通 3.ETF Baby是怎麼生出來的? 4.ETF的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 5.ETF的漲跌幅限制? 上期討論了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概念,那是不是一定要二選一呢?事實上在投資裡面並不是非黑即
Thumbnail
大綱: 1.貓貓街飲料店的故事 2.被動投資策略的發展歷史 3.台灣的市場指數過程 4.指數的用途 5.指數的權重設定方法 本期Awesome Money podcast: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dYQbJD (03:20)處。
Thumbnail
《泰利的街角》為我們呈現這群黑人所見的世界,卻也同時展現出由社會所造成結構問題。或許,簡單的歸因能快速解決問題,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繼續解下一道題,然而,深刻的思考,則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也可能因此,讓人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情。
Thumbnail
一位民主黨的支持者為何要製作共和黨人的傳記電影?由曾帶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賣空》的亞當麥凱帶來又一笑鬧喜劇,這次他將把鏡頭對準迪克錢尼,這自然是使人疑惑的,因為這樣一位看似平淡無奇、庸庸碌碌的政治人物娛樂性可能還不如雷根或小布希甚至是川普(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camera face)然而電影看完……
Thumbnail
真實發生在紐約的事例,作者之一是紐約前市長彭博轄下的交通運輸局長珍妮特.薩迪可罕,她受到珍.雅各啟發,將過時的街道空間重新設計並校準,搭配新一代多元大眾運輸選項及新的交通政策,成功解開多年死結──令「大蘋果」成為更宜居、有活力且跟上時代潮流的一級都市。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一、   街景是恆變卻也不變的存在。一瞬間一瞬間,只要人走過,鳥飛過,剎那間的街景便會顯得那麼的不同。但若把時間拉長成一個月、一年、甚至是十年,它又好似完全沒有變化似的,仍是我們最熟悉的那副景象。三浦紫苑所作的《政與源》,便恰恰將這樣既恆變又不變的街景保存了下來,如同定格般凝固了文本中的風景,如此的
Thumbnail
圖1,貓思考計劃,引用自pixabay 大綱: 1.怎麼選擇要被動投資還是主動投資? 2.貓貓街罐罐ETF計畫通 3.ETF Baby是怎麼生出來的? 4.ETF的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 5.ETF的漲跌幅限制? 上期討論了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概念,那是不是一定要二選一呢?事實上在投資裡面並不是非黑即
Thumbnail
大綱: 1.貓貓街飲料店的故事 2.被動投資策略的發展歷史 3.台灣的市場指數過程 4.指數的用途 5.指數的權重設定方法 本期Awesome Money podcast: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dYQbJD (03:20)處。
Thumbnail
《泰利的街角》為我們呈現這群黑人所見的世界,卻也同時展現出由社會所造成結構問題。或許,簡單的歸因能快速解決問題,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繼續解下一道題,然而,深刻的思考,則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也可能因此,讓人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情。
Thumbnail
一位民主黨的支持者為何要製作共和黨人的傳記電影?由曾帶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賣空》的亞當麥凱帶來又一笑鬧喜劇,這次他將把鏡頭對準迪克錢尼,這自然是使人疑惑的,因為這樣一位看似平淡無奇、庸庸碌碌的政治人物娛樂性可能還不如雷根或小布希甚至是川普(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camera face)然而電影看完……
Thumbnail
真實發生在紐約的事例,作者之一是紐約前市長彭博轄下的交通運輸局長珍妮特.薩迪可罕,她受到珍.雅各啟發,將過時的街道空間重新設計並校準,搭配新一代多元大眾運輸選項及新的交通政策,成功解開多年死結──令「大蘋果」成為更宜居、有活力且跟上時代潮流的一級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