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相對論》「你說的白是什麼白?」——朱嘉漢(小說家) VS. 陳昭淵(詩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編按:本篇標題「你說的白是什麼白」,引用自蕭煌奇〈你是我的眼〉歌詞。

攝影:達瑞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raw-image

▌透過創作與閱讀,定位最濃郁的黑

嘉漢:既然說到海,我們聊一下《深海作業》?對我來說,海洋的確是黑的,與白天夜晚無關,光亮的只有海面,以及淺淺那片能被光透的海。海的整體,無論在白天黑夜,本質是黑的。

昭淵:《深海作業》 那時候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想看看自己腦中那個最濃郁的黑是什麼,老實說我覺得我還沒走到最裡面,我應該還會繼續探索下去。你有到過心底很黑的地方嗎?

嘉漢:回想起來,我未發表的小說處女作的確是往很內心的黑暗處探索的,處理瘋狂、失語,甚至剛剛所說的宇宙的黑。但我好像還沒辦法在長篇小說的架構這樣處理。有可能是因為這太快會碰上意識與語言的疆界了。後來的兩本小說,第一本處理了「未寫、不能寫、無法寫」的黑,第二本以及接下來可能很多要處理歷史或人類社會中遺忘的黑。至於心底的,我猜想真的還沒想到小說的克服方式,就像巴塔耶的小說往往是寫不完的、斷尾的。

raw-image

昭淵:「歷史上的黑」是比如你前面提到越南難民營這樣的主題嗎? 這種失落的片段或是避而不談的主題,若沒有人繼續討論,真的很可能在歷史洪流中被沖散。我想透過書寫, 似乎可以讓原本暗藏的歷史訊息,變成攤在陽光下的資料。感覺有點像電玩遊戲在探索地圖一樣,必須前往黑暗才能讓全貌顯現。《夜讀巴塔耶》也有點這樣的性質嗎? 就你探索的心得,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嘉漢:看樣子我好像悲觀一點,哈哈哈。或者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另一種表面的悲觀。實際上,包括我處理過的家族史為藍本的小說,我都知道無法處理的部分是遠遠大於可處理的。於是一個不是悖論的悖論,書寫的嘗試,是讓人感覺到那片黑有多麼地深不見底。書寫的光亮,力圖穿透,與其說是照亮,不如說是「照黑」,照著那片黑,讓人可以有多一點的餘裕,在茫茫黑夜中漫遊。或這樣說,書寫的光亮,是為了能好好在黑暗中探勘。黑暗沒有遮蔽什麼,它就是我想探索的事物本身。

昭淵:嗯嗯。

嘉漢:說到這個,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想到的不是抽象的概念,反倒是身體感。我覺得身體是感光的,不僅是眼球,而是全身,在黑暗中,是連皮膚都感覺得到的。不扯那麼遠,剛剛我們聊了心裡意識的黑、歷史的黑,或是語言啊、理智等等。但身體似乎也是也值得談,昭淵怎麼看待身體感呢?會有黑的感覺嗎?

昭淵:若談到身體與黑,可能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在黑裡面的身體,另一個是身體裡面的黑。

raw-image

▌以鉗形攻勢包夾我們的黑

嘉漢:兩個面向!我倒是沒想到,按這方式想好像很有意思。

昭淵:前者就如同一開始提到的,黑暗之中感官會變得清晰, 換句話說,黑暗之中身體是特別敏感的,這種很有反應(?)的狀態,對我而言也是性感的,因為在感官以極大值接收的過程中,同時混雜著未知的神秘性,當然也就有了刺激性,若那刺激會帶來興奮則結果是性感,但若那刺激幅度太大,可能會導致破壞,它剛好在一個邊緣,一條稜線上,不曉得下一秒會是高潮還是墜落。

嘉漢:性感嗎!嗯嗯。

昭淵:另外關於身體裡的黑, 我可能會比喻成黑洞或是無底洞,某種填不滿的渴望,無論是對於有形或無形的東西, 我們的心總是想抓住什麼,但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斷在變動,所以這樣的渴望基本上是無法被滿足的, 至少我現在還找不到方法滿足它。那你的身體與黑呢?

嘉漢: 撇開心理層面的「意識/潛意識」,光談人的肉體,就有很多不能夠控制的部分,譬如內分泌、心跳、體溫,得需要靠外力甚至藥物、飲食來控管。另外,若未經鍛鍊,可能身體也只有發揮一小部分的功能。包括感官,畫家或攝影家可以看見細小的顏色與光影、一瞬即逝的影像。或是不同專業領域能掌握的感官能力,能聽見細微差異的頻率與音色,能分析不同的味道、氣味組成,或是運動員對於身體的操控等等。想想,人的身體就是片黑暗大陸,生活常態讓我們遠離、陌生,將身體限制住、僵硬。

昭淵:嗯嗯,沒錯。

raw-image

嘉漢:我想講講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開頭。就是開始在一個陌生旅館,半夜的失眠者的胡思亂想。在暗夜的孤寂中,回憶這件事本身是徒勞的,也容易被未知的情緒打亂。然後在輾轉難眠的翻身中,回憶不自主的到來,他說,就像阻隔著記憶的隔板暫時瓦解了。過往在不同房間的睡眠記憶在黑暗中喚醒。

昭淵:喚醒?

嘉漢:先不長篇大論,但是回想過去在不同的地方過夜,的確都很深刻。比起白天活動經歷得精彩,在這些不同地方的睡眠情景,閉上眼後、進入夢鄉,也留下相當豐富的記憶與感受。甚至有些文字,是在這種時刻自然產生的。

昭淵:那我問個比較日常的問題,你常常做夢嗎?是否也是常在黑夜中輾轉難眠的失眠者?因為我幾乎是不做夢的,躺在床上大概10分種以內會進入很深的睡眠,醒來就是早上,很少有夢的殘影。

嘉漢:好厲害。我睡眠算穩定,但經常做夢。就寢時,我經常處在半夢半醒之間,腦袋還在想事情,覺得是醒著,但是以經過的時間看來應該有睡著。總之分不太清楚。進入睡眠後會做夢,其實醒著的時間,散步或發呆時,白日夢大概也不會停。夢是我的生命時間以內的。

raw-image
raw-image

夜讀巴塔耶
《眼睛的故事》、《情色論》重量級文學家「巴塔耶」概念導讀書

作者:朱嘉漢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人的沙龍
26會員
145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逗點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無法找到適切的詞來形容中國新銳小說家陳春成的風格,他自己是這麼說的: 「虛構是我最接近自由與狂歡的樣式。寫作於我即是快馬、長槍、大碗的酒和阻絕兵馬的群山,是內在的狂歡,平息後即歸於日常。」 《夜晚的潛水艇》是他驚艷文壇的首部短篇小說作品。
Thumbnail
無法找到適切的詞來形容中國新銳小說家陳春成的風格,他自己是這麼說的: 「虛構是我最接近自由與狂歡的樣式。寫作於我即是快馬、長槍、大碗的酒和阻絕兵馬的群山,是內在的狂歡,平息後即歸於日常。」 《夜晚的潛水艇》是他驚艷文壇的首部短篇小說作品。
Thumbnail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Thumbnail
王厚森在〈詩的鍊金術〉寫道:「在黎明到來以前/每一首詩/都害怕黑」,然而,展讀《讀後:王厚森「論詩詩」集》,可以發現,詩人非但不害怕「黑」,甚至對「黑」情有獨鍾,整本詩集(不含標題)使用了三十九次「黑」,此外,更有三首詩作在標題即可見到「黑」。
Thumbnail
對於幻影的詮釋,與貼近幻影的一種或多種嘗試。從空缺或未能言說之處,生出對歷史或人的心靈狀態的某種寫真。而所謂寫真,也僅是透過虛構,描繪其中一種可能。容許不只一個版本的虛構,也許正是臺灣歷史、文學之於當代人的意義。 雖然小說讀完不完全「懂」,但這本書好像一種邀請,邀請讀者一起投入虛構。 就閱讀體感
Thumbnail
對於幻影的詮釋,與貼近幻影的一種或多種嘗試。從空缺或未能言說之處,生出對歷史或人的心靈狀態的某種寫真。而所謂寫真,也僅是透過虛構,描繪其中一種可能。容許不只一個版本的虛構,也許正是臺灣歷史、文學之於當代人的意義。 雖然小說讀完不完全「懂」,但這本書好像一種邀請,邀請讀者一起投入虛構。 就閱讀體感
Thumbnail
回顧近20年來創作張鈞見探案的過程,我發現我自己雖然是以一個摸索者的角色緩步調整、緩步改變......,整體來看,其實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那就是,在過去的20年間,我希望可以吸取外國犯罪小說發展出來的各種形式,轉化為紮根於本土的故事。
Thumbnail
回顧近20年來創作張鈞見探案的過程,我發現我自己雖然是以一個摸索者的角色緩步調整、緩步改變......,整體來看,其實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那就是,在過去的20年間,我希望可以吸取外國犯罪小說發展出來的各種形式,轉化為紮根於本土的故事。
Thumbnail
雖然號稱戰神的朱宥勳評價有些兩極,也經常因為發言招戰,但不得不說,不管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到這本作品,再再的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認識長期被忽略的臺灣文學和始終沒能完整介紹的作家們。 在那個政治肅殺的時代,許多作家都受過二二八的驚嚇,吃過白色恐怖各種文字獄的虧。但那個時代卻也有許多因著時代晦暗而更顯人
Thumbnail
雖然號稱戰神的朱宥勳評價有些兩極,也經常因為發言招戰,但不得不說,不管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到這本作品,再再的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認識長期被忽略的臺灣文學和始終沒能完整介紹的作家們。 在那個政治肅殺的時代,許多作家都受過二二八的驚嚇,吃過白色恐怖各種文字獄的虧。但那個時代卻也有許多因著時代晦暗而更顯人
Thumbnail
《知影》孫梓評,九歌,2015  假裝自己是一個遠方的旅人,為了這美好的博物館而來,假裝我是一個被釀好的句子,寫進明信片之中……天色已墨,信步踅到老街,沿途都是慵懶走逛的人群。孩子們坐在石椅上,警告路人地上有不明髒穢物。風也微微,擦過了我的臉,成為裝飾音,並且彈奏著小鎮,最後,唱成了一守無名歌。
Thumbnail
《知影》孫梓評,九歌,2015  假裝自己是一個遠方的旅人,為了這美好的博物館而來,假裝我是一個被釀好的句子,寫進明信片之中……天色已墨,信步踅到老街,沿途都是慵懶走逛的人群。孩子們坐在石椅上,警告路人地上有不明髒穢物。風也微微,擦過了我的臉,成為裝飾音,並且彈奏著小鎮,最後,唱成了一守無名歌。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上一集的《街頭相對論》,逗點編輯部把《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一起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眼前的黑不是黑」。就在他們離開黑色不見光的地下室之後,我們再請他們在陽光之下分享,生命中的黑暗感受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離開地下室忽然變帥氣的變身魔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
Thumbnail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所探討的卻也不是追本溯源這麼簡單,而是企圖帶領讀者看見文學作為一種裝置,其中被顛倒的因果及隱蔽的源頭。舉「自白」為例,直覺認為先有「內在自我」才有自白,卻忘了是先有「自白的制度」,必須隱瞞的事物及內面才因此被創造出來,這就是一種顛倒。
Thumbnail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所探討的卻也不是追本溯源這麼簡單,而是企圖帶領讀者看見文學作為一種裝置,其中被顛倒的因果及隱蔽的源頭。舉「自白」為例,直覺認為先有「內在自我」才有自白,卻忘了是先有「自白的制度」,必須隱瞞的事物及內面才因此被創造出來,這就是一種顛倒。
Thumbnail
「它是倖存者的巷戰裝備,時代天秤上的計量單位,一端維繫著詩的尊嚴,一端面向如同深淵般的世界。」─言叔夏
Thumbnail
「它是倖存者的巷戰裝備,時代天秤上的計量單位,一端維繫著詩的尊嚴,一端面向如同深淵般的世界。」─言叔夏
Thumbnail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Thumbnail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