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911事件&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發生了件令所有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為之震驚的事件『911恐怖攻擊事件』(Attack of September 11)。在廿多年前,當時的網路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也不像現在手機會立刻跳出『快訊』消息之類的,加上美國東西部時差有三個小時,因此當住在美國西部洛杉磯地區的我們,早上起床看到電視新聞時,沒有一個人相信會發生這樣的恐怖事件。猶記當時的我,晚上在報社兼職當編輯助理,讀著一篇又一篇的報導,看著一張又一張觸目驚心的照片,真的是眼眶含著淚把報紙編輯完畢。

『911恐攻事件』是發生在紐約一系列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而後蓋達組織承認發動此次襲擊,九月十一日當天早晨,19名蓋達組織恐怖分子分別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其中兩架飛機分別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的一號大樓(北塔)及二號大樓(南塔),導致二千餘人死亡,雙塔均在兩小時內發生漸進式倒塌,並造成臨近的其他建築被摧毀或損壞。之後,劫機者迫使第3架飛機撞向位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的五角大廈,第4架飛機於賓夕法尼亞州桑莫塞郡的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以下是飛機相關資訊以及死亡人數統計(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911恐攻事件後續對所有美國人所造成的影響,是難以形容和想像的悲痛,即使事件已過廿餘年,這份痛仍然存在於美國人的心中。為了憑弔在此事件中2,977名罹難者以及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中六名被害人,美國當局於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塔遺址成立了『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並於911事件十週年紀念日當天,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悲痛的記憶。

911紀念館入口處有兩根頂端呈三叉戟形狀的鋼柱,高約21米,每根重約45噸,是原先世貿雙子樓建築結構中的一部分。此外,國家紀念館最獨特的設計,就是位於世貿雙子樓原址上的兩個陷入地下的方形瀑布池,提醒人們反思這裡曾經失去的存在。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南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南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刻有罹難者名字的北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刻有罹難者名字的北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館內展出品有上萬件遺物、23000張照片、時長500小時的影片、以及1900段來自生還者、救援人員及遇難家屬的口述歷史,還包括一輛被壓毀的消防車,以及倒塌大樓的支柱等等。此紀念館已成為紐約地標之一,也是全美國人心中無法抹去的悲痛記憶。

博物館大廳內所展示的最後得立柱及連續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博物館大廳內所展示的最後得立柱及連續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罹難者照片紀念牆(照片來源:官網)

罹難者照片紀念牆(照片來源:官網)

被壓扁的消防車(圖片來源:官網)

被壓扁的消防車(圖片來源:官網)

倖存者之樹(Survivor Tree - 圖片來源:官網)

倖存者之樹(Survivor Tree - 圖片來源:官網)

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日9:00am~7:00pm,每週二為休館日。入場門票價格如下,可上官網購買,在台灣的朋友們也可在 kkday 或是 klook 購買。

raw-image

想要了解更多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及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詳細資訊的朋友們,也可上博物館官網查詢,該官網提供多國語言,包括了繁體中文。緬懷過去,記取歷史的悲劇,盼在未來的世界,攻擊與衝突更少一些,和平能更多一些,才能避免更多不幸的類似故事重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以及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 我是珊德拉
29會員
194內容數
讓我們一起環遊世界,享受各種美景美食,規劃新的旅遊計畫,成為人生中的美好回憶!
Hi 我是珊德拉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眾所皆知,近期最大的國際新聞,莫過於川普在四月二日所公布的全新關稅政策。這項政策可謂『橫掃』全世界,引發了強烈迴響,同時將對美國境內許多產品和產業產生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的商品。具體影響的範圍會取決於關稅的對象國、稅率、以及涵蓋的產品類別,可能會受到價格上漲影響的項目如下: 消費電子產品:許多
Thumbnail
2025/04/06
眾所皆知,近期最大的國際新聞,莫過於川普在四月二日所公布的全新關稅政策。這項政策可謂『橫掃』全世界,引發了強烈迴響,同時將對美國境內許多產品和產業產生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的商品。具體影響的範圍會取決於關稅的對象國、稅率、以及涵蓋的產品類別,可能會受到價格上漲影響的項目如下: 消費電子產品:許多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探討愚人節的起源、世界各地的慶祝方式,以及美國常見的愚人節活動,包含惡作劇、公司和媒體的活動、朋友和家人之間的玩笑等。文中也提到2025年美國可能的愚人節活動,並提醒大家在開玩笑時需要注意分寸,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探討愚人節的起源、世界各地的慶祝方式,以及美國常見的愚人節活動,包含惡作劇、公司和媒體的活動、朋友和家人之間的玩笑等。文中也提到2025年美國可能的愚人節活動,並提醒大家在開玩笑時需要注意分寸,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2025/03/30
赴美旅遊,除了滿街的速食店,炸雞店也不少。美國的炸雞文化深植人心,無論是香酥可口的外皮、鮮嫩多汁的雞肉,還是獨家秘製的醬料,每家炸雞店都有其獨特的風味。以下幾家主要美式炸雞店,推薦給計畫赴美旅遊的朋友們。 KFC(肯德基):全球最經典的炸雞品牌 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
Thumbnail
2025/03/30
赴美旅遊,除了滿街的速食店,炸雞店也不少。美國的炸雞文化深植人心,無論是香酥可口的外皮、鮮嫩多汁的雞肉,還是獨家秘製的醬料,每家炸雞店都有其獨特的風味。以下幾家主要美式炸雞店,推薦給計畫赴美旅遊的朋友們。 KFC(肯德基):全球最經典的炸雞品牌 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發生了件令所有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為之震驚的事件『911恐怖攻擊事件』(Attack of September 11),當時罹難者數超過二千多人,成為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在事件十週年紀念日當天,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館內可看到當時事件不少的紀錄以及遺跡
Thumbnail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發生了件令所有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為之震驚的事件『911恐怖攻擊事件』(Attack of September 11),當時罹難者數超過二千多人,成為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在事件十週年紀念日當天,九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在館內可看到當時事件不少的紀錄以及遺跡
Thumbnail
身為紐約地鐵及鐵路的樞紐,外加華麗的設計,中央車站無論平假日或早晚人潮都非常多,甚至許多電影都在這邊取景拍攝。 對很多人來說,紐約中央車站不只是交通樞紐而已,他是回憶是藝術,也是很有意義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身為紐約地鐵及鐵路的樞紐,外加華麗的設計,中央車站無論平假日或早晚人潮都非常多,甚至許多電影都在這邊取景拍攝。 對很多人來說,紐約中央車站不只是交通樞紐而已,他是回憶是藝術,也是很有意義的觀光景點。
Thumbnail
2023年5月,第一次登陸美國,這次旅行的第一天還是不小心安排了一個「認識美國」的歷史旅程軸線。
Thumbnail
2023年5月,第一次登陸美國,這次旅行的第一天還是不小心安排了一個「認識美國」的歷史旅程軸線。
Thumbnail
時間真的太快,一轉眼二十年就這樣流逝了,二十年前的世界大事,美國發生了讓全世界都震驚的 911 事件,這真的是比現在的新冠病毒疫情還更驚人。 2001 年的 Danielson 人還在夏威夷唸大學,911 當天一大早,天還未亮,在美國本土的好朋友打電話來將我叫醒,接起電話時
Thumbnail
時間真的太快,一轉眼二十年就這樣流逝了,二十年前的世界大事,美國發生了讓全世界都震驚的 911 事件,這真的是比現在的新冠病毒疫情還更驚人。 2001 年的 Danielson 人還在夏威夷唸大學,911 當天一大早,天還未亮,在美國本土的好朋友打電話來將我叫醒,接起電話時
Thumbnail
「城市」這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心目中的紐約,她可以是個隨手拍張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城市」,更是一個深埋在紐約客心中的「概念」,只有親自走過一趟,在這裡活過、死過無數個回合,再輪迴重生個幾次,才得以任這城市的殘酷,淬鍊出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渴望,與其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如說她是面若思鏡...
Thumbnail
「城市」這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心目中的紐約,她可以是個隨手拍張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城市」,更是一個深埋在紐約客心中的「概念」,只有親自走過一趟,在這裡活過、死過無數個回合,再輪迴重生個幾次,才得以任這城市的殘酷,淬鍊出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渴望,與其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如說她是面若思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