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莫名其妙闖入暴躁的曼(哈頓)島 ─ 一點點關於留學紐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並不是紐約這幾年的生活沒有值得紀錄的,就是太值得、太華麗、太多好拿來說嘴的了,才顯得隨手記下的生活,竟顯得華而不實了。
如今「城市」這兩個字,似乎已經不足以形容我心目中的紐約,她可以是一個隨手拍張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城市」,也可以是一個深埋在紐約客心中的「概念」,只有親自走過一趟,在這裡活過、死過無數個回合,再輪迴重生個幾次,才得以任這城市的殘酷,淬鍊出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渴望,與其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如說她是面若思鏡,脾氣和樣貌是每個過客慾望反射的集合體,從來都是瞬息萬變得令人難以捉摸。
Union City, NJ 往東邊望去大約是NYC Chelsea Market的位置 by Author
剛來到紐約的頭幾年,也想過開個華麗的頻道,紀錄一下異國生活,學學網紅們,介紹一下時尚的紐約,隨手拍張照便是充滿異國文化氣息的街頭和咖啡廳,最後終究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並不是紐約這幾年的生活沒有值得紀錄的,就是太值得、太華麗、太多好拿來說嘴的了,才顯得隨手記下的生活,竟顯得華而不實了。大概是當時的我,已經隱約地知道,想出國的學生,絕不是單純的崇尚外國文化而已,即便大部分人一剛開始是這麼認為的。

大概是年輕的時候,把未來的想的有點美好、有點抽象。

站在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旁的廣場,一邊是世貿雙子星的遺跡,美化過後的噴水池,就坐落在新的世貿大樓隔壁,另一邊就是這座紐約的新地標─世貿大樓,象徵著新的希望、新的未來。說它高聳直入雲端一點都不誇張,在某些天氣比較潮濕、雲層懸掛得比較低的日子裡,抬頭望去,還真的沒辦法一眼望盡大樓的頂端,即便萬里晴空依舊;而諷刺的是,在這座無數商業人士、遊客絡繹不絕的華麗繁榮的廣場上,刻在噴水池旁石板上的名字,和從沒間斷過的遊客放上的鮮花,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你,深埋其下的,是再也無法繼續的記憶和完整拼湊起來遺骸。
世貿大樓廣場
那一刻,關於美國夢三個字,我好像有了一點點體悟。如果留學(美)這個話題,真的有這麼一件事情值得深入討論的話,我會說是:大國對外廣告的,向來都是自己浩瀚的文化精隨,但很少有人會鉅細靡遺地告訴你,其中相對應的代價和巨大的前提。就如同好萊塢電影,成就一個英雄的故事裡,總少不了一個慘絕的悲劇,只是為了觀眾要看得爽,導演(關於悲劇)到底著墨了多少?(加映:對美國文化歷史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奴隸經濟堆出的世界奇觀─從13TH看美國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

所以出國念書好不好?

這大概是正在考慮是否要出國留學的畢業生們最想問的問題,你可以在Dcard版和Youtube上找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但是不管你反覆問多少遍,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多數的時候會和你當初設想的不一樣,因為真正讓你成長的,大概都是那些你沒設想過的、看不見的、更無從準備起的問題。
至於我呢? 就先假設所有看這篇文章的,即將、正在、已經29歲的你們,都懂得這個年紀的恐慌好了,我說我對於29歲的恐慌幾乎一無所知,你一定會覺得極其的莫名其妙。而我的留學生涯和在紐約的經歷,就是這樣的感覺─莫名其妙。現在一定大概有人大喊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人不懂得29歲的恐慌,怎麼可能有人莫名其妙的就闖進了紐約,還一不小心就待了七、八年。
正確地來說,我29歲的焦慮感來襲的很早,應付焦慮的行動更是快得自己都來不及反應,迫不及待需要一個改變和出口的我,不僅僅出國念的碩士專業不是自己大學的主修,從準備到出國花了約莫一年的時間,在28歲的生日前夕,我已經拖著行李佇立在河邊,眺望著曼哈頓的天際線,對即將到了的未來充滿期待。理所當然的,29歲就在掙扎著適應一個新的文化、滿檔的課表、實習和說英文說到想吐的日子裡過去了,直到前幾天,看到朋友臉書分享的線上廣播"二十九歲症候群,其實也就30而已",聽著一群女孩各自分享著,屬於紐約的回憶和經歷,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襲來,我才意識到,原來並不是自己對邁入30歲這件事從不恐慌,只是我早用出國這一路,必須的跌跌撞撞,帶來的疼痛感去忘卻了時間帶來的焦慮。

最後2020到底該不該入學呢?在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答案大概已經非常明顯了,今年如果有選擇的話,還是罷了吧,就算不談旅途中的總總風險、簽證面試的困難度、年底過節社區群聚的第二波疫情、即將關閉不知道到何時的音樂廳、百老匯...多數學校已改線上上課的方式,學費絲毫不減的同時,學校的設施和講座卻因疫情,多數已停辦或無法使用,出國留學最寶貴的經驗─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在課堂(外)互動帶來的─文化衝擊,在現在處處強調Social Distancing以策安全的紐約,大概是難以體驗到了。
至於出國念書好不好這個問題,我猜想多數的我們(尤其年輕的時候),都把未來的想的有點美好、有點抽象,但是在未來的人生清單上,加上幾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又何妨?
avatar-img
5會員
7內容數
想寫寫一下紐約的食物、文化、和關於台灣人的一些小事。偶而也可以認真的聊聊音樂和聲音技術,最擅長的大概還是天馬行空的廢話一下自己暴躁的紐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吉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突然覺得美國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很想行李收一收回台灣的舒適圈。 自從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紐約身邊的朋友,至少已經三波回台潮了,第一波是在疫情爆發初期,學校宣布停課,被趕出學校宿舍的國際留學生們,身在疫情橫行的異國他鄉,加上社會動盪,卻依然高居不下的紐約租屋價格,留學生們也只好先回台靜候通知...
刻板的歷史教育,教出了只會服從的下一代  在國外念書的時候,我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和其他國家的人比起來,台灣人的自我和土地認同感顯得非常不成熟。我依舊清楚的記得,七年前剛來留學時的窘境,當來自各國的同學,讓我介紹一下台灣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竟然只有珍奶、雞排、和夜市,以及中國歷史朝代和國共內戰
"一聲又一聲的煙火爆破了累積數月的焦躁,五彩繽紛的花火瞬間照亮了夜空,不過大概沒幾個人看見了希望,倒是火光消失後散不盡的硝煙,提醒著此刻我們正身處的戰場。"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獨立宣言原文中英文對照) 我向來是喜歡美國獨立日的,尤其在紐約,看著來自世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突然覺得美國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很想行李收一收回台灣的舒適圈。 自從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紐約身邊的朋友,至少已經三波回台潮了,第一波是在疫情爆發初期,學校宣布停課,被趕出學校宿舍的國際留學生們,身在疫情橫行的異國他鄉,加上社會動盪,卻依然高居不下的紐約租屋價格,留學生們也只好先回台靜候通知...
刻板的歷史教育,教出了只會服從的下一代  在國外念書的時候,我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和其他國家的人比起來,台灣人的自我和土地認同感顯得非常不成熟。我依舊清楚的記得,七年前剛來留學時的窘境,當來自各國的同學,讓我介紹一下台灣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竟然只有珍奶、雞排、和夜市,以及中國歷史朝代和國共內戰
"一聲又一聲的煙火爆破了累積數月的焦躁,五彩繽紛的花火瞬間照亮了夜空,不過大概沒幾個人看見了希望,倒是火光消失後散不盡的硝煙,提醒著此刻我們正身處的戰場。"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獨立宣言原文中英文對照) 我向來是喜歡美國獨立日的,尤其在紐約,看著來自世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紐約的摩天大樓非常多,所以能拍整個曼哈頓夜景的觀景台也不少。像是老牌的帝國大廈以及新蓋好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哈德遜河旁的Edge與擁有水晶玻璃電梯的Summit One Vanderbilt。 雖然洛克斐勒中心觀景台是紐約五大觀景台中高度最低的,但要欣賞電影般經典又璀璨耀眼的曼哈頓夜景,非來這不可了
今年看了幾套動畫電影,其中竟然有兩套也是以紐約市作為背景,而最有趣的是兩套電影的部份主要情節也是以其中央公園作題材。當鏡頭從天空俯瞰影到一個城市是長形的島嶼,然後見到在中央部份有一個長方形的綠色部份,我一看便知這就是紐約市的中央公園。每當看到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地標,便油然而生一份強烈的親切感⋯⋯
Thumbnail
老實說,如果我要刻意把紐約最大雜燴之一的地區- 中國城 拍得很詩情畫意也是可以。我可以特寫街上偶然的某根柱子,或某一間店裡的中國風小玩意,然後就會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印象。 但是我只想真實記錄這裡的風貌。 紐約中國城就是一個移民社會的寫實風景。一切為生存而生存。優雅或氣定神閒在這裏是沒有的事
Thumbnail
朋友談到紐約太多選擇,也許這樣人文薈萃的大蘋果舞台,文化大熔爐之下迸出奔放地炙熱火花,燃燒著發光發亮✨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作為全球最繁榮城市之一,也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影集或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幾乎可以稱之為「世界首都」。所以紐約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代表性,這不用多解釋,成為很諸多創作人的創作靈感,呈現出這座城市的多姿多采,而且歌曲風格繁多,這篇就請大家來體驗每位唱作人心目中的紐約,除了耳熟能詳的經典,也為大家揀出一些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紐約人的真實日常和全世界的大城市一樣,早上帶著那張彷佛甦醒又不太醒的臉,手裏拿著一杯咖啡或一份報紙,匆忙的趕公車趕火車或趕地鐵的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地鐵站內,好多不同的車開往不同的路線。上城,下城,中城,慢車,快車,或原本快車但今天站站停,或原本慢車但今天某站不停。 繁多的資訊,讓紐約人在進地鐵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紐約的摩天大樓非常多,所以能拍整個曼哈頓夜景的觀景台也不少。像是老牌的帝國大廈以及新蓋好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哈德遜河旁的Edge與擁有水晶玻璃電梯的Summit One Vanderbilt。 雖然洛克斐勒中心觀景台是紐約五大觀景台中高度最低的,但要欣賞電影般經典又璀璨耀眼的曼哈頓夜景,非來這不可了
今年看了幾套動畫電影,其中竟然有兩套也是以紐約市作為背景,而最有趣的是兩套電影的部份主要情節也是以其中央公園作題材。當鏡頭從天空俯瞰影到一個城市是長形的島嶼,然後見到在中央部份有一個長方形的綠色部份,我一看便知這就是紐約市的中央公園。每當看到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地標,便油然而生一份強烈的親切感⋯⋯
Thumbnail
老實說,如果我要刻意把紐約最大雜燴之一的地區- 中國城 拍得很詩情畫意也是可以。我可以特寫街上偶然的某根柱子,或某一間店裡的中國風小玩意,然後就會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印象。 但是我只想真實記錄這裡的風貌。 紐約中國城就是一個移民社會的寫實風景。一切為生存而生存。優雅或氣定神閒在這裏是沒有的事
Thumbnail
朋友談到紐約太多選擇,也許這樣人文薈萃的大蘋果舞台,文化大熔爐之下迸出奔放地炙熱火花,燃燒著發光發亮✨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作為全球最繁榮城市之一,也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很多影集或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幾乎可以稱之為「世界首都」。所以紐約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代表性,這不用多解釋,成為很諸多創作人的創作靈感,呈現出這座城市的多姿多采,而且歌曲風格繁多,這篇就請大家來體驗每位唱作人心目中的紐約,除了耳熟能詳的經典,也為大家揀出一些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紐約人的真實日常和全世界的大城市一樣,早上帶著那張彷佛甦醒又不太醒的臉,手裏拿著一杯咖啡或一份報紙,匆忙的趕公車趕火車或趕地鐵的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地鐵站內,好多不同的車開往不同的路線。上城,下城,中城,慢車,快車,或原本快車但今天站站停,或原本慢車但今天某站不停。 繁多的資訊,讓紐約人在進地鐵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