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書不是因為是哪個名作家寫而值得讀,也不是因為主題吸引、內容豐富、情節峰迴路轉等等因素而令人禁不住要買來讀,而是因為它展現了一種坦率自然的愛與生命力。
《遇見奇卡》就是一本平實不過卻令我愈讀愈放不下的書。儘管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是暢銷作家,但我沒有因為他的前作而對本書有特別的期待,反而被書中的小生命所觸動——作者沒有描述小女孩奇卡是個抗癌小勇士,重點亦不是她怎樣抗癌的奮鬥史,而是她跟她眼中的米奇先生和潔寧小姐——即作者兩夫婦的相遇在平實的生活中產生的強大力量。當我讀最後兩章的時候,那種力量尤其強烈。這種力量只有小孩子能給予世人。
一如艾爾邦的暢銷作品《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遇見奇卡》的故事是來自他的真實經歷。一次的廣播節目,艾爾邦知道海地大地震對當地人造成極大的傷害,不知從哪裡來的感動,他決定親自到海地接手經營「海地有信孤兒院」,就在那裡遇上海地小女孩奇卡。奇卡是個主動熱情,希望得到關注的活潑女孩,可惜她被診斷患上罕有絕症「瀰漫型內因性橋腦神經膠細胞瘤」(DIPG),海地的醫療水平根本幫不上忙,於是艾爾邦夫婦不辭勞苦帶著奇卡到美國、德國等地尋求治療,由赴美到奇卡離世的這段日子,就成為他們三人永誌難忘的「相遇」。
沒有帶過孩子的艾爾邦夫婦不僅在奇卡身上體會為人父母的艱難,而且在這個病重卻樂天率真的「女兒」身上領受一種屬天的愛。在奇卡病重的時候,她仍唱著福音歌,而且一唱就八分鐘。艾爾邦驚訝她這樣唱歌給自己聽,潔寧小姐說:「不是唱給自己聽,她是在和神溝通。」
小說分成七章,仿佛象徵奇卡只有短短的七年的人生,過身後的奇卡在小說裡不時出現跟她的米奇先生談天,促使他寫下這個故事的也是這個不能忘記的「女兒」,在他心中的這個「女兒」認為他要揹的就是她,使我自我成為父親後,孩子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壓力當然是有的,甚至會覺得過於自己能背負的,但想起主耶穌如何為世人揹起十架,我所負的可說是微不足道,而且能背負自己孩子的生命,也是一種幸福呢。
小說結局當然沒有奇蹟,但奇卡的生命已經跟主連結,上帝亦透過她使艾爾邦夫婦體會最大的神蹟,那就是愛,因為有愛,所以奇卡短暫的生命得到永恆的幸福,米奇先生和潔寧小姐亦因奇卡這位小天使而得著幸福。孩子是上帝所賜的禮物,為人父母者,都需要像電影《銀河鐵道之父》中的宮澤政次郎在銀河鐵道上,向早逝的兒女說聲多謝般,學習跟孩子說聲「多謝你成為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