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9發佈於 2024/07/29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那,彈琴的模樣呢~

(那些需要被修正的姿勢)


印象中,自己的姿勢與體態在成長階段算是長輩們誰看誰嫌的範本:駝背、挺肚、再加上本來的不協調,很容易有些同手同腳的動作、移動的時候也沒有該有的律動感啦⋯⋯

說真的,當教練知道他學員的手是需要用來彈琴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到他們對於訓練動作甚至比本人還要小心,深怕一不小心就釀成慘劇,讓徒弟本來只是廢廢的手直接變殘廢⋯⋯反倒是菜鳥本身動作大大喇喇,但,僥倖的心態不可能長久,草率行事風格的教訓不就在前面向我招手:某次,在有很多手部支撐動作的瑜伽課中,手腕就先中鏢。


而體態軟爛的菜鳥,在教練眼中首要進行的改造自然就是修正不良的姿勢:收核心,確認肩膀、肩胛骨處在一個較好的位置,且隨著動作變得越來越多元豐富,這個口訣依然時不時會出現在耳邊。

由體適能訓練專家Mike Boyle及物理治療師Gray Cook提出的鄰近關節假說(Joint-By-Joint-Approach),大致(但不是絕對)將身體關節分為穩定度及活動度兩種特性:


活動度關節:活動範圍廣而多,且方向性不ㄧ致;如肩膀、胸椎、手腕、髖、腳踝。

穩定度關節:活動幅度相對小,方向規律;如頸椎、肩胛骨、手肘、腰椎、膝蓋。


在做動作時,盡量讓活動關節成為主要動力來源,穩定關節負責穩定肢體。相鄰的兩個關節,如果其中一個失去功能,就會影響鄰近上方或下方關節的功能性,而產生代償引起疼痛。換句話說,若與這些身體與生俱來的功能性背馳而行,(例如讓A去做B的工作),功效不好且容易受傷。

有次教練看到場內運動的長輩練著自創的操甩動身體,翻白眼搖頭:試著要把每個關節甩鬆,說不定那一天就需要借助外力將它們推回去歸位。

此外,運動過程中的姿勢也會一再地被修正,雖然規則大同小異,但還沒有抓到體感之前,還是需要一再嘗試,才能為將進行的動作打一個好的底子,有時發力點與姿勢稍作調整,就會有茅塞頓開、瞬間大躍進的感覺。


運動觀察員:

關於坐姿,多數人並不會細想坐椅的高低遠近是否能對我們的動作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但反觀使用運動器材時,若是遇到坐姿操作的機台,對於座椅高低前後後的設定多半會有明確的指示。且只要有抓握的動作,手腕的位置也是注意的一個重點;除了避免受傷,也比較好使力。

運動場上像魔咒似的口令:「核心收緊、肩胛夾好」,其來有自。原因不外乎是,身體在這個狀態時較容易取得上半身動作的穩定性。彈琴是亦是坐姿的動作,若理解並運用個關節的特色一定能獲得更大的動能。

sharechanel Hsu-avatar-img
sharechanel Hsu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