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2發佈於 2024/10/22

《Pleased to Meet Me》這本書介紹了,從基因到味覺,食物喜好的背後藏著一連串複雜的生物機制。


◤ 嚴格食肉動物與甜味感知 ◢


像貓這樣的食肉動物,缺乏檢測甜味的味覺感受器,這可能解釋了牠們對甜食毫無興趣的原因。這樣的生物設計,符合牠們的肉食性本能,對於甜味並無需求。


◤ 人類的甜食基因變異 ◢


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甜食有強烈的偏好,這其實與基因變異有關。多倫多大學的研究揭示了 SLCa2 基因變異與愛吃甜食的傾向。這個基因編碼的 GLUT2 蛋白質負責將葡萄糖帶入腦細胞,當 GLUT2 的功能異常時,身體可能無法正確感知血糖水平,導致人們在感覺「不夠」的情況下繼續攝取糖分。


◤ 基因變異與第 2 型糖尿病風險 ◢


GLUT2 的變異與第 2 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相關,小鼠實驗也支持這一理論:缺乏 GLUT2 的小鼠,即使血糖已達上限,仍繼續進食。同樣,人類這種基因變異會讓我們在已經攝取足夠糖分的情況下,仍感到「不滿足」,進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 超級味覺者的甜蜜負擔 ◢


在現代社會,對味覺特別敏感的超級味覺者(或超級感受者)常常面臨挑戰。雖然他們對糖分特別敏感,可能更容易感到滿足,但同時也更容易對其他味道感到過度刺激,這在現代飲食中成了一種「詛咒」。


◤ 飲食偏好的生物性影響 ◢


每個人的飲食偏好都有著其獨特的生物基礎,這並非單純的個人選擇。基因、味覺感受器和其他生理機制共同影響著我們的食物喜好,因此我們應尊重每個人的飲食選擇,這些偏好有時並非我們自己能夠控制。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