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阿魯貓的閱讀流水帳

■ 我要!我現在就要!︱如何打破絕望的延遲滿足

Dave Crenshaw 的《享受樂趣的力量》(The Power of Having Fun),整本書圍繞著如何打造能讓自己放鬆、充電的「綠洲」( Oasis ) ,讓自己在工作的沙漠中走得更遠。

這本書對我最有啟發的是

🔺WIN文化 (Worth It Now)

🔸#即刻滿足

傳統成功模式是「WISH文化」(Worth It Someday)。

我們一直相信「堅持、再堅持,有一天會成功的」。

這種寄希望於遙遠的未來,十之八九會中道崩殂。

而作者提倡的是「現在值得」的觀念,

「我不要延遲滿足」、

「我現在就要」!

我們不斷催眠自己:

「再忍一下」、

「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但忘了享受當下。

🔸#過程比目標更重要

接下來是我和作者稍有不同的分歧:

面對工作,作者的做法是:「再多加一匙糖」;

而我更傾向於,讓工作變成美味的大餐。

兩者的差別,是作者用調味料壓過食物不好吃的事實,

而我比較想追求的,是任何食物都能愉快下肚的胃口。

當然我要的比較多,也比較難。

🔺打造自己的綠洲

綠洲是能讓自己能放鬆、玩耍、有趣和享受的地方。

書中將綠洲分成三個部份:個人、家庭和工作。

🔸個人綠洲是「我想做」的,而不是「我需要做的」事

🔸時間規劃,先填入綠洲時間、以它為中心打造工作時間

🔸每天能做的

➊睡覺

➋泡一杯濃茶

➌滑手機、聊天

➍散步,去找貓

➎小小慢跑一段

➏輕鬆的熱水澡

➐奶味超濃的拿鐵

➑不求進度地讀想讀的書

🔸每週

➊拜訪一間沒吃過的餐廳

➋去附近沒去過的景點

➌欣賞一場電影

➍和朋友聚餐

🔸每月

➊報名一場課程

➋去更遠的、沒去過的地方

🔻我的感想

目前我最做的,就是寫出更多「我想做」的事,突然發現,生活這樣被推著走,對於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好像沒有想得那麼多。

怪不得「認識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最重要的課題。

除了上面列出來想做的事之外,還有那些呢?

也許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去探索;

去找出什麼是我感興趣的、想要的,

能成為我的綠洲的活動!

#讀書筆記 《The Power of Having Fun》

大禾邸家-avatar-img
大禾邸家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