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は誰が 草の屍や照らすらん 石垣原の今日の月影
明日不知又是誰,草席裹屍石垣原,沐浴著同今日一樣的月光。
【本傳】
吉弘統幸(1563年—1600年)是大友氏的忠誠家臣。他最初名諱為統運,後來因功績卓著而名震一方。其官稱為加兵衛、左近大夫、左近入道,曾任豐後國東郡屋山城城主。
他是吉弘鎮信之子,妻子出自志賀氏,擁有豐富的家族背景,包括弟弟吉弘茂吉、吉弘統貞、田北統員,以及有子吉弘政宣、吉弘正久。其堂弟為名將立花宗茂。
早期生涯與忠誠
吉弘統幸的命運自幼便與大友家緊密相連。天正6年(1578年),其父吉弘鎮信在耳川之戰戰敗身亡,他年僅16歲便繼承家督之位,從此肩負起家族的重任。
此時的大友家因連年戰事衰弱不堪,統幸毅然承擔起恢復家業的重擔。他不僅展現出無畏的勇氣,更以絕對的忠誠博得眾人敬重。
天正7年(1579年),他迎來初陣之戰,奉命作為大友義統和大友親家的後見役,討伐因領地紛爭而反叛的大友氏家臣田原親貫。年少的統幸初露鋒芒,其膽識和戰鬥力令人刮目相看,為日後累積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勇猛無雙的戰場英雄
統幸在天正14年(1586年)的戶次川之戰後,曾護送大友義統逃亡至豐前龍王城。他的武藝和謀略開始在戰場上嶄露頭角。
文祿元年(1592年),日本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統幸亦隨軍參戰。翌年平壤之戰中,面對明軍的猛烈來襲,他反對主君大友義統的撤退決定,主張應協助小西行長抗敵,但未被採納。
此役後,大友家失去了豐臣政權的信任,最終遭到改易。然而,統幸的忠義之名卻贏得了黑田孝高的讚賞,他短暫仕于黑田家。
在朝鮮戰役中,他曾奪取明將李如松的軍旗,立下赫赫戰功。豐臣秀吉因而讚譽他為“無雙的使槍者”,並賞賜雙朱槍,這是極高的榮譽,象徵其無與倫比的戰鬥技藝。
改仕立花家
文祿5年(1596年),統幸轉仕堂弟立花宗茂,受封二千石俸祿。慶長之役期間,他作為立花四號隊的大將,與矢島重成共同參與固城守備及其他戰事,再次展現其勇猛果敢之風。
血戰石垣原
1600年關原之戰前夕,德川與石田兩大勢力對峙,九州也成為戰場。統幸得知舊主大友義統因毛利輝元的承諾而加入西軍,而其子大友義乘仕於東軍的德川秀忠。
他面對這兩難的抉擇,最終選擇效忠於昔日主君,為大友家的榮譽和復興而戰。
9月12日晚間,統幸觀察了敵軍的強大陣勢之後,抱著戰死的覺悟向主君大友義統訣別:
「臣累代受大友家之恩惠,只能以死來報答,縱使此戰我軍能有利,也難有勝利之運氣,臣今度戰於敵陣可能無法歸來,然今能拜見尊嚴並留下名聲已無遺憾。」
隨後拭淚帶著三十餘名部下回到自身陣營,與長年家臣竹田津統直、清田民部丞、大神監物等飲下訣別之酒,並在月色之下吟唱了辭世之句:
明日は誰が草むす屍や照らすらん 石垣原の今日の月影
明日不知又是誰,草席裹屍石垣原,沐浴著同今日一樣的月光。
9月13日,被譽為“九州的關原之戰”爆發。統幸布下精妙的釣野伏戰術,以少數兵力重創黑田軍母裡友信和時枝鎮繼的部隊。然而,戰局終究不利,黑田軍援軍源源不斷,戰況轉危。
面對黑田軍名將井上之房,統幸早已心懷死志。兩人昔日曾經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如今卻兵戎相見。井上感歎舊情,但統幸毅然應戰。
激烈交鋒之中,統幸曾一槍刺中井上,但卻選擇饒他一命,使對方得以生還。終局之時,他站立在石垣原高地的大石上,高聲呼喊:
“吉弘統幸在此,想取我首級者儘管來!”隨後,他拔刀自刎,以十文字切腹結束自己的一生。
井上之房為其勇氣和忠義所感動,取下統幸的首級後,合掌念誦佛經,感歎道:“加兵衛殿,你竟為了讓我得功而自絕……”
忠烈的餘暉
吉弘統幸殉國後,其部下悉數戰死,石垣原染滿鮮血。這場戰役中,統幸以一己之力挽回戰局的片刻輝煌,最終卻未能改變大勢。
他的遺體由黑田孝高妥善安葬于石垣村,諡號為“捐館統雲院殿傑勝運英大居士”,象徵其不屈的武士精神。
結語
吉弘統幸的一生,是忠誠與英勇的象徵。他在戰亂中堅守家族榮耀,縱使身處絕境亦不改初心。
他的忠誠感天動地,至今仍為後人所敬仰。這位“無雙的使槍者”,以他的生命書寫了忠義的史詩,為日本戰國時代增添了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