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比爾蓋茲你會想到什麼?曾經獨領科技業風頭的微軟創辦人?曾是世界首富?還是公益慈善推手?
有幸在出版前讀到《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的書稿。這本自傳,要帶給讀者的是在眾人熟知的種種發生之前蓋茲的本來面目。有別於近來被熱讀的張忠謀、黃仁勳傳記,《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著墨於蓋茲自述的少年與青年期的故事。
不同於商場爭鋒意氣風發的商戰史,本書內容更像是會分享給好友聽的人生故事:像是小時候和外婆玩紙牌的回憶,外婆能夠同時記住自己手中的牌、所有玩家的個人牌堆中的每一張牌、以及桌面上的公共牌堆中的每一張牌 。這讓當時年幼的蓋茲覺得外祖母擁有讓運氣轉向她所需要的一切能力,之後蓋茲在玩的過程裡逐步領悟贏的策略。最終花了五年時間,才真正能持續穩定地贏外祖母。
蓋茲也寫下自己求學過程的趣事,像是在一次「展示與討論」的活動中,為了展示人體器官的運作方式,他帶了一個牛肺到課堂上。原因是父親建議他用動物器官代替人體器官,並幫他去問屠宰場。
他把牛肺用布包著,到學校向全班展示,並按壓牛肺,示範肺部如何吸進與呼出空氣,解釋氧氣交換的機制。有同學因驚嚇而暈倒了,老師則要他停止講解,把牛肺帶出教室。敢用這種方式上科學課,可看出蓋茲特立獨行、大膽的一面。
當然,一定要有他在電腦室裡與重要夥伴保羅·艾倫相遇的經過。保羅比他年長,且自認為比他酷得多。兩人一開始是競爭關係,但後來成為合作夥伴,一起開發軟體,之後共同創辦微軟,開啟了軟體的黃金時代。
有一次蓋茲和朋友們挑戰山區的長程健行,路程因大雪變得異常困難。在極端寒冷、疲憊不堪的情況下,他選擇讓注意力進入自己的思維世界,開始在腦海中編寫一個數學程式:「公式求值器」(formula evaluator)。即使身體受困於惡劣環境,他的大腦仍能全神貫注於寫程式。他這麼回想「那次的健行,給了我時間寫出精簡的程式⋯就像削木棍一樣,逐漸把頂端磨尖,我寫出來的程式既有效率又簡潔地令人滿意,那是我寫過最棒的程式。」
這個經驗,啟迪了他為個人電腦撰寫BASIC程式語言。三年半後的一天晚上,保羅・艾倫衝進他的宿舍,興奮地告訴他:「全球第一台個人電腦Altair 8800誕生了!」比爾・蓋茲立刻意識到,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他回憶起自己在低山脊徒步時設計的「公式求值器」,馬上決定為Altair 8800開發BASIC程式語言,這成為微軟的起點。最終促成微軟的誕生。
在微軟創業初期,軟體產業尚未成形,蓋茲在為公司形塑商業模式的同時,也間接定義了整個產業的生態,這些都在《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有頗多記述,對於科技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到出自蓋茲筆下的第一手資料了。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