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常聽到個案有這些懷疑:「我是不是太敏感了?」「我朋友說別人根本沒有這個意思,是你太敏感了!」而這些內在質疑反而讓他們更加痛苦。
來自二○一二年的一份研究顯示,當受試者被要求「不應該感到負面情緒」時,他們反而感覺到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因為害怕被批評為「有玻璃心」,我們更加不敢去談論失敗與挫敗,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心理傷口。
生命是由喜悅與痛苦共同交織而成,我們會經歷快樂、感激、喜悅、挫折、心碎、失敗、失望等各種情緒,而挫敗與心碎這些經歷,都可以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待人更溫柔。當心成為鋼鐵般堅硬時,我們就無法感受情緒,無法真實地活著。
——摘自 留佩萱《尋找復原力》
我很常聽到個案有這些懷疑:「我是不是太敏感了?」「我朋友說別人根本沒有這個意思,是你太敏感了!」而這些內在質疑反而讓他們更加痛苦。
來自二○一二年的一份研究顯示,當受試者被要求「不應該感到負面情緒」時,他們反而感覺到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因為害怕被批評為「有玻璃心」,我們更加不敢去談論失敗與挫敗,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心理傷口。
生命是由喜悅與痛苦共同交織而成,我們會經歷快樂、感激、喜悅、挫折、心碎、失敗、失望等各種情緒,而挫敗與心碎這些經歷,都可以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待人更溫柔。當心成為鋼鐵般堅硬時,我們就無法感受情緒,無法真實地活著。
——摘自 留佩萱《尋找復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