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巢書店唐突開業至今已經過了兩個禮拜。在這兩個禮拜,陸陸續續有駐站作者陸陸續續發起了公開或是私密的貼文討論,探討創作,也探討經營,探討AI;這些以創作為核心築起的巢,也如我期望的聚集來了不少小蛋殼──也就是讀者們,或是在巢前成為聽眾,或是坐在鋪著巢的沙發,你一言我一語交流;我認為這是很好的開始,也非常期待往後還有更多討論、更多有趣的巢逐一築起。
在這兩週,引起話題的巢有 香水百合 的〈【社群經營】與其跟「注意力」競爭,不如做到「讓人記住」〉。這則貼文討論的話題,直白來講,就是透過社群經營奠定「讀者眼中的自己」,以及「如何讓讀者記得你」;這其實是我跟香水百合,和幾位寫作者以前也談過的話題。這次作為創巢書店的話題巢之一,果然獲得許多小蛋殼關注,參與進來偷殼偷殼。我也在底下留言發表了一點想法。
另外,今天很開心盼到 李羊 也發表了他在創巢書店的第一篇文章:〈每個人的一開始都是這個鳥樣〉。
讚喔,用鳥樣來形容新手初期的我們(寫作者),很有創巢的精神,啾啾啾。
這篇文章很有趣的地方是,你會發現,新手時期的我們,真的就是這副模樣。然後進一步你會察覺到,原來,不論是甚麼樣的創作者、寫作者,甚至像李羊這樣的創業家,原來也遇過一模一樣的心理困境。
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是從同樣艱難的起跑點開始起步;關鍵,就在於我們後續如何堅持自我,堅持我們認為正確的事,然後不畏艱難做下去。
犯錯是一定的。尤其在我們堅信一件事「必然是如此」時。但,所謂的堅持本來就不是說,你堅持的事情,在外界、在現實就肯定符合期許;更多時候,之所以堅持,也是為了不斷接觸「犯錯」的機會──唯有犯錯,我們才能學習到我們真正需要認識與面對的真實。
最後是我在禮拜日,一邊聽著科切拉音樂節,一邊寫下的〈現行創作者變現模式〉。
這篇貼文談的,其實常看我沙龍的各位讀者已經熟悉不過;但如果是因為被我邀入創巢書店的駐站作者,而一起加入過來的新朋友,可能就比較不熟了。
搭配上一篇〈【超級隨筆文】創作者大局觀〉,這篇貼文同樣在針對「內容市場裡的寫作者」,做變現模式方面的大局審視,並提出幾個現行的變現模式,讓大家更清楚知道自己正身處在甚麼樣的市場,又該如何運作自己的內容、實踐內容變現。
基本上,它算是濃縮了我在三月出版的《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的部分內容;之所以不吝於把我寫在付費數位商品內的東西分享出來,主要是我始終認為,學習寫作、走向寫作變現這條路,本來就不應該付出過度誇張龐大的成本。因此即便這個商品已經以150元的優惠價販售,我還是時不時會在沙龍貼文講出商品內談過的概念。
另外,我在貼文內也大致談到了對AI的想法;甚至,邀來 翁子騏 David 補充幾個想法──我認為David談到的三個要點都很重要,尤其就像我一直在強調未來品牌很重要一樣,David也說到,未來創作者的品牌以及Persona(我解讀為創作者印象)很重要,「信任是未來是否有影響力的基礎」。
總而言之,這兩週感謝各位駐站作者以及來參與各項話題巢討論的小蛋殼們。有期待接下來駐站作者們可以持續帶給我們更多有趣的、具有啟發性與探索價值的話題,築起一個一個別具意義的巢。
......不想坐巢只想坐野餐墊的自便。
鋪地毯的也不用問我(惱
從創巢書店唐突開業至今已經過了兩個禮拜。在這兩個禮拜,陸陸續續有駐站作者陸陸續續發起了公開或是私密的貼文討論,探討創作,也探討經營,探討AI;這些以創作為核心築起的巢,也如我期望的聚集來了不少小蛋殼──也就是讀者們,或是在巢前成為聽眾,或是坐在鋪著巢的沙發,你一言我一語交流;我認為這是很好的開始,也非常期待往後還有更多討論、更多有趣的巢逐一築起。
在這兩週,引起話題的巢有 香水百合 的〈【社群經營】與其跟「注意力」競爭,不如做到「讓人記住」〉。這則貼文討論的話題,直白來講,就是透過社群經營奠定「讀者眼中的自己」,以及「如何讓讀者記得你」;這其實是我跟香水百合,和幾位寫作者以前也談過的話題。這次作為創巢書店的話題巢之一,果然獲得許多小蛋殼關注,參與進來偷殼偷殼。我也在底下留言發表了一點想法。
另外,今天很開心盼到 李羊 也發表了他在創巢書店的第一篇文章:〈每個人的一開始都是這個鳥樣〉。
讚喔,用鳥樣來形容新手初期的我們(寫作者),很有創巢的精神,啾啾啾。
這篇文章很有趣的地方是,你會發現,新手時期的我們,真的就是這副模樣。然後進一步你會察覺到,原來,不論是甚麼樣的創作者、寫作者,甚至像李羊這樣的創業家,原來也遇過一模一樣的心理困境。
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是從同樣艱難的起跑點開始起步;關鍵,就在於我們後續如何堅持自我,堅持我們認為正確的事,然後不畏艱難做下去。
犯錯是一定的。尤其在我們堅信一件事「必然是如此」時。但,所謂的堅持本來就不是說,你堅持的事情,在外界、在現實就肯定符合期許;更多時候,之所以堅持,也是為了不斷接觸「犯錯」的機會──唯有犯錯,我們才能學習到我們真正需要認識與面對的真實。
最後是我在禮拜日,一邊聽著科切拉音樂節,一邊寫下的〈現行創作者變現模式〉。
這篇貼文談的,其實常看我沙龍的各位讀者已經熟悉不過;但如果是因為被我邀入創巢書店的駐站作者,而一起加入過來的新朋友,可能就比較不熟了。
搭配上一篇〈【超級隨筆文】創作者大局觀〉,這篇貼文同樣在針對「內容市場裡的寫作者」,做變現模式方面的大局審視,並提出幾個現行的變現模式,讓大家更清楚知道自己正身處在甚麼樣的市場,又該如何運作自己的內容、實踐內容變現。
基本上,它算是濃縮了我在三月出版的《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的部分內容;之所以不吝於把我寫在付費數位商品內的東西分享出來,主要是我始終認為,學習寫作、走向寫作變現這條路,本來就不應該付出過度誇張龐大的成本。因此即便這個商品已經以150元的優惠價販售,我還是時不時會在沙龍貼文講出商品內談過的概念。
另外,我在貼文內也大致談到了對AI的想法;甚至,邀來 翁子騏 David 補充幾個想法──我認為David談到的三個要點都很重要,尤其就像我一直在強調未來品牌很重要一樣,David也說到,未來創作者的品牌以及Persona(我解讀為創作者印象)很重要,「信任是未來是否有影響力的基礎」。
總而言之,這兩週感謝各位駐站作者以及來參與各項話題巢討論的小蛋殼們。有期待接下來駐站作者們可以持續帶給我們更多有趣的、具有啟發性與探索價值的話題,築起一個一個別具意義的巢。
......不想坐巢只想坐野餐墊的自便。
鋪地毯的也不用問我(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