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開始創業的時候,第一個焦慮點就是:
「為什麼我PO的文沒人按讚?」「為什麼我發的影片沒人看?」「是不是我不夠有趣、不夠厲害?」
其實,不是你不夠好,而是:
流量本來就會起起伏伏,
你唯一能掌握的,
就是提供給正在看貼文的某個人,
最好的品質。
如果你正在經營社群、做影片、寫文章,
那麼你唯一該專注的,
就是讓下一篇文章比上一篇更好一點點。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就是把以前的文章抓出來重寫,
寫到一半又可以再找出新的重點,
突然又生出新題材了。
這樣每次微調、慢慢變好,
幾週或幾個月後,連你自己都會嚇到。
無論你正在做任何事情,這都是基礎,
經營品牌、創業、做內容當然也一樣。
它不太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就爆紅,
但如果你願意每篇文章都認真去寫得更好,
不用幾年,你會感受到品牌真的開始轉動起來。
像我自己,從像寫日記一樣破的新手文,
到後來收到桃園市立圖書館的邀約演講,
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這些都是當初想都沒想到的成果。
現在的人其實超幸福,
只要到社群媒體搜尋創業相關內容,
你會發現,
幾乎所有成功的策略都是「免費公開」的。
你可以去看做得很好的創作者,
觀察他們怎麼取標題、怎麼說故事。
不是要你複製他們的內容,
而是練習「換成你自己的版本」。
影音平台上常看到類似的爆流量題材,
例如晚餐時間最愛看的美食探店系列,
或是公益網紅賓賓哥和AJ哥的助人主題,
他們雖然都是相同的點子,
但內容和風格卻各有特色。
創業也是一樣,
你可以觀察同業做什麼,
有什麼經典套路,
然後用你自己的風格重新詮釋。
這叫「借力使力」,不是「複製貼上」。
創業初期資源少、人手也少,
更應該善用網路上的免費資源,
節省摸黑的時間。
多數人不是輸在沒靈感,
而是輸在「沒堅持下去」。
影片沒爆就放棄、
貼文沒讚就懶得發,
帳號經營幾個月就不見了。
但那些撐下來的人,
最後都真的做起來了。
在創業這十多年裡,
我拍了近兩百部影片、發了上萬張照片、
寫了數不清的文章,
我真的靠這些內容養活了我自己。
你可以從一週寫一篇文章開始,
建立自己的進度表,並且照著做,
不是為了演算法,
也不是為了誰要看,
而是為了你自己。
不管平台怎麼變,
演算法的核心其實都差不多,
讓觀眾想留下來的內容才是最好的。
一支影片、一篇貼文,
能不能留下情感、故事感、或是共鳴?
這才是長期吸引人留在你身邊的核心。
如果你的文章讓某個人看完有感覺,
甚至記得你,他們就會再回來。
這不是靠技術,而是靠:
「你有沒有把內容當成一件值得用心做的事」。
這句話我已經講了N遍,
但我以後還會繼續說!
創業初期,
沒人理你本來就是正常的,
因為創業本來就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
如今社群媒體太發達,
我們容易看到別人曬跑車、
豪宅,或年輕就賺大錢的「少年股神」,
但其實那些只是極少數的例外。
只要你自己開心,
享受在做的事情就好。
任何選擇都會帶來挑戰與困難,
所以才更需要我們調整心態,
保持開放,享受這段旅程。
「開心的創業」非常重要。
因為樂在其中,才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