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來看待它才對。如此才不會虛擲良機。
當今的創作者究竟面臨什麼情勢?
在我開始經營沙龍這幾年,這些議題我已經反覆談論無數次,而時至今日當初我談及過的大多數觀念,一直到現在都還適用,遊戲規則基本是不變的。
然而,創作者必須因應這些規則去做更靈活的改變決策。這是因為即便規則僵固化,卻不代表它的形式與媒介就不會產生變化;而這就成為我們在經營文字品牌時必須關注的變數。也正因為變數存在,創作者必須與時俱進。
以出版市場到現今流行的自媒體經營為例:存在於這兩者的固定規則,正是「內容為本」這項萬古不變的王道手法。只要持續寫出好內容,寫出品質夠好、足以被認可的文字,內容自會找到好出路。在出版市場,是出書。在自媒體經營,可能是依靠訂閱制寫作變現。
然而實體出版與自媒體經營的決定性差異在於,僅依賴實體出版,會忽略在網際網路已然深入人類生活日常的既定事實;在這項事實影響下,人類的娛樂需求、資訊與知識的接觸方式、學習媒介,都將影響內容行銷策略。也就是說,過去實體出版或許仰賴的是書店、出版社宣傳,可是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已不再將書店當作是唯一的知識、資訊獲取來源,而是更傾向藉由網路來吸收、尋找或是被演算法推薦──而這就屬於熟悉網路的自媒體經營者擅長的領域了。
除了以內容為本外,還有一個從未改變過、但隨著自媒體誕生而開始被強調的「品牌」。
我在三月出版的《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有花蠻大的篇幅在談品牌的重要性,反覆強調現代的創作者不能只顧著寫好文字;空有內容,卻沒有品牌頭銜,是不容易被讀者記住的。
在文字創作領域,品牌同樣並非新潮概念。從早期實體書當道的時刻,品牌就已根深蒂固。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本身即是品牌。
只不過,當時的品牌多由出版社操刀經營,「由創作者自行經營獨立品牌」的情況雖然存在,但尚未成熟;網路創作環境商業化不夠健全,也是令獨立品牌難以發展的根本因素。
但隨著網路社群、寫作平台與內容經濟的市場規模龐大完整,經營品牌就成了入主內容市場的必要之舉;可以說,你今天只要有想靠文字賺錢、成名、被看見的意圖,那你必然要有品牌。
經營品牌雖說不容易,不過在當今的網路生態上,卻也說不上非常困難。自從「自媒體」一詞當道,個人品牌已經是主流風潮;但關鍵仍在於你要拿出什麼樣的內容,來強化你的品牌形象,讓讀者認識到「你是哪方面的專家」。
話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是不太明白為何只注重內容、不顧品牌,不是件好事,我畫了一張簡單的圖給你參考:

用這張圖或許更能說明只憑內容想進入市場為何有難度。
左邊為內容,右邊為市場。在內容與市場中間有段由出版社、政府與民間文化單位把關的內容閘道。
一直以來,文字內容都是靠著這條閘道上的單位來把關內容進入市場的機會;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其它娛樂、也就是所謂的圖像、影音、電子遊戲或是任何數位娛樂產物,正在擠壓這條閘道的寬度;而這變相限縮、壓制了內容透過閘道取得進入市場資格的機會。
唯獨中間冒出一條紅線、也就是個人文字品牌,可以無視內容閘道,直接進入市場。
這就是當前的市場現況。
看到這樣的市場,你還覺得只要寫出好內容,就夠了嗎?
開始經營你的品牌吧。
創作者的機會何在?
大家應該很清楚,在我這裡談到市場,通常不是指書市,而是「架構在網路上的內容市場」。我有時候會用數位內容市場來稱呼。
數位內容市場,是個格局更大、內容變化多樣的市場。它對待文字的態度並不僅限於書籍,一篇文章、一則社群貼文、一套課程與諮詢服務、類似電子書的數位商品,都屬於這個市場的一份子;而也因為市場本身對商品形式的多變性接受度高,或者應該說是市場主動創造了這些可能性,創作者不再需要把文字變現的手段侷限在書籍,而是有更多元適切的選擇。
以大家熟悉的文字訂閱制為例,它即是不受書籍框架約束、靈活度夠高的變現手段。創作者可依據自身考量,調整文章產出比例、價格、內容主軸,以及經營方式等等。只要有能力持續產出優質內容,是可以在「花費比出書更小的力氣、收到比實體書可觀的利潤」。(不過這不代表訂閱制有比較輕鬆)
而除了市場提供的應用多元,出版社、政府單位也在尋找其它出路。就以這幾年逐漸活躍的文策院為例,他們就努力在推行將本土創作帶向國際、提供改編媒合的機會;出版社也逐漸不再只聚焦出版,而是跨越產業合作,尋找適合改編影視、漫畫、音樂劇的好劇本。
不過必須提醒:改編並非什麼新穎的內容出口,它早就行之有年,就我觀點來看它跟出版市場一樣屬於既有的遊戲規則之下其中一個體系,只是在近幾年與出版產業的合作較為頻繁而已。此外,要得到改編機會、乃至於成功改編,都是極其困難的事。不是說你今天寫出好故事,就代表一定能改編成影劇;所以乍看之下機會變多了,但出口一樣很窄。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來看待它才對。如此才不會虛擲良機。
我們如何因應AI浪潮?
最後我們來談AI:現階段來說,開放民間運用的免費AI都只是小兒科等級的應用。過去早就有不少既存相似的應用方式,只是AI讓它更完整、而且讓大家都能免費用而已。
其實這反映了AI「將複雜簡略化」這項特色。在接下來的未來,很多人類日常應用中,需要龐大時間與心力的作業程序,會有大半將因為AI科技發展而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操作。它將省去人類花在思考複雜問題的時間,立即就能改善許多麻煩。
然而這裡存在的隱憂是,如果人類因為AI可以簡化大多數問題,那麼人類將不再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處理問題;而這將弱化人類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甚至影響到生存能力;因為人類與生俱來最珍貴的技能,在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透過思考問題,他們能從環境攝取知識、學習技術,然後回過頭運用在問題困境上;這段過程將額外提升、培養人類的技能與知識廣度。
可是當我們將思考外包給AI,很有可能錯失自我提升的機會。
因此面對AI,不論它能有多便利,都不能放棄思考;應該說,AI的出現,本來就是要讓人類有更多餘裕,專注思考對自身更有幫助的問題,或者利用AI來擴展思考廣度。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真正有實力、有內涵的創作者,根本不需要懼怕AI。因為在未來的AI世界根本不屬於投機者,而是由早就奪得先機的創作者掌控天下。投機者反而會被淘汰、甚至活活逼死。
這不僅是因為實力充足的創作者能更妥善運用AI。有豐富知識與專業技術的創作者,他們是能從AI產物中找出錯誤、具備糾錯功能的。如前提到,人類花費大多時間在思考與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糾錯的行為。既然人類能從錯誤成長,那麼在納入AI的情境下,創作者與內容、AI只會形成相伴相隨的夥伴關係,並達到更加迅速、效益良好的成長效率。
真正聰明的AI應用方式,應當是利用AI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思考廣度,而不是用了AI就停下來不思考了──只有等著被淘汰的笨蛋才會採取這種應用方法。
—來自Moonrogu發佈於Moonrogu的歡樂鳥窩
所以為什麼之前有寫作者跑來偷我談寫作變現的文章去餵GPT,然後自己產出一篇AI文,我一點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沒有糾錯能力。在當前,或許還能靠小兒科技術玩點東西出來;可是在不久後的未來,他們因為沒有本事,追著你只會越追越累,最終被淘汰。
《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已正式上線!
經營寫作最後一塊拼圖,寫作變現攻略指南新商品《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正式在方格子上架!優惠價150元!
你曾有過寫作賺錢的念頭嗎?你曾試著搞訂閱制,卻發現實際經營起來比自己想得還困難嗎?在你眼中的寫作變現,難道就只有訂閱制這條路可走?
《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旨在釐清寫作者對寫作變現的誤解、開拓想像,並透過品牌、需求、優勢三個面向認識變現關鍵,引導寫作者重新思考自身價值與挖掘潛力。同時,本指南也提供簡易的制定變現計畫步驟以及定價思維說明,方便寫作者省去苦惱時間,能更精準規劃屬於自己的變現計畫、邁向寫作賺錢之路。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instagram|Moonrogu的歡樂鳥窩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寫作之旅啟航!在文字冒險的路上,你會需要的好助手: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首本談論寫作平台生存法則電子書正式上架!另有讀墨280優惠方案持續中
《從零開始的品牌新手育成:一年寫作訓練指引》免費下載持續中!簡略七千字,內容扎實的品牌育成攻略,完全免費!
《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想靠寫作賺錢?不可或缺的寫作變現觀念指南!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目前贊助功能停止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