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之聲
avatar-avatar
鴞的占卜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接續昨天文章講一下延伸案例❤️ 我這邊重點放在「(心智)健康」和「孩子」。 成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下一代需要時間引導。 很多人說,ai是在淘汰那些不會用ai的人,整個社會都在進步,要想辦法跟上。 是人自己選擇被ai剝奪創造力嗎? 市場上有新技術新產品出現的時候,通常媒體是大量強調它的優點的。 因為危害嘛,可能會阻擋販售的利益。 2024出現,我們到2044會看到第一批,從小到大有接觸ai的孩子,可能那時候,才有人想去關注ai有什麼副作用。 以前我們學生時期要翻書找答案、實地訪談長輩或小攤販、去圖書館查各種文獻;現在呢?完全可以查ai複製貼上。 這不危險嗎? 寫作文對學生可能不再痛苦,因為他們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寫作,所以ai抄一抄完整故事。 我愛上文字的起源,就是那一張張六百到八百字和我在書桌前思考的幾千小時開始。 現在有ai,學生已經習慣被「快」的東西吸引了,沒有耐心等待結果的能力,「慢」對他們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沒機會體驗過「慢慢來」是什麼。 如果他們那一代變老了,那下一代會如何? 可能機器人保母也被發明了,然後所有人都在全息影像遊戲艙裡面互動吧。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鴞的占卜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接續昨天文章講一下延伸案例❤️ 我這邊重點放在「(心智)健康」和「孩子」。 成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下一代需要時間引導。 很多人說,ai是在淘汰那些不會用ai的人,整個社會都在進步,要想辦法跟上。 是人自己選擇被ai剝奪創造力嗎? 市場上有新技術新產品出現的時候,通常媒體是大量強調它的優點的。 因為危害嘛,可能會阻擋販售的利益。 2024出現,我們到2044會看到第一批,從小到大有接觸ai的孩子,可能那時候,才有人想去關注ai有什麼副作用。 以前我們學生時期要翻書找答案、實地訪談長輩或小攤販、去圖書館查各種文獻;現在呢?完全可以查ai複製貼上。 這不危險嗎? 寫作文對學生可能不再痛苦,因為他們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寫作,所以ai抄一抄完整故事。 我愛上文字的起源,就是那一張張六百到八百字和我在書桌前思考的幾千小時開始。 現在有ai,學生已經習慣被「快」的東西吸引了,沒有耐心等待結果的能力,「慢」對他們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沒機會體驗過「慢慢來」是什麼。 如果他們那一代變老了,那下一代會如何? 可能機器人保母也被發明了,然後所有人都在全息影像遊戲艙裡面互動吧。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