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課程結束前,
我和學校幾位同學們組成了讀書會,
希望在大家返回各自國家後,
還能繼續透過至少每月一次的線上聚會,
持續閱讀和討論韓國文學。
同學們來自德國、法國、韓國、台灣、中國,
未來還要跨越時差障礙,一起在線上見面。
我們都知道,光是自己埋頭讀書是不夠的,
透過整理想法、互相討論、發表感想才能持續進步。
就像我們這兩年來在課堂上做的那樣。
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也許是維繫這段難得的緣分。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聚會,趁著大家回國前,
把握還能面對面聚會的時間。
我們在聚會結束前訂好了下次線上讀書會的時間,
也選好了要讀的作品和作家。
除了我和一位打算留在韓國完成博士學位的同學,
其他人都會在這個月返回家鄉,
像這樣聚在一起的機會,
不知道要等到多久之後了。
其中一位德國同學在分開前對我說:
「妳未來也都定居在韓國,
所以是最有機會一直見到大家的人,
因為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
想想,這真的也是件幸運且寶貴的事。
這陣子是我這幾年來,最頻繁和朋友約見面的一段時期,
每次見面都是一次短暫的告別,
昨天送走了那個朋友,今天又得和這個朋友說再見。
儘管心情複雜,但我相信我們共同熱愛的韓國文學,
會將我們緊緊相繫在一起:)
期待下次的線上讀書會,也期待下一個面對面相聚的日子。
六月課程結束前,
我和學校幾位同學們組成了讀書會,
希望在大家返回各自國家後,
還能繼續透過至少每月一次的線上聚會,
持續閱讀和討論韓國文學。
同學們來自德國、法國、韓國、台灣、中國,
未來還要跨越時差障礙,一起在線上見面。
我們都知道,光是自己埋頭讀書是不夠的,
透過整理想法、互相討論、發表感想才能持續進步。
就像我們這兩年來在課堂上做的那樣。
但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也許是維繫這段難得的緣分。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聚會,趁著大家回國前,
把握還能面對面聚會的時間。
我們在聚會結束前訂好了下次線上讀書會的時間,
也選好了要讀的作品和作家。
除了我和一位打算留在韓國完成博士學位的同學,
其他人都會在這個月返回家鄉,
像這樣聚在一起的機會,
不知道要等到多久之後了。
其中一位德國同學在分開前對我說:
「妳未來也都定居在韓國,
所以是最有機會一直見到大家的人,
因為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
想想,這真的也是件幸運且寶貴的事。
這陣子是我這幾年來,最頻繁和朋友約見面的一段時期,
每次見面都是一次短暫的告別,
昨天送走了那個朋友,今天又得和這個朋友說再見。
儘管心情複雜,但我相信我們共同熱愛的韓國文學,
會將我們緊緊相繫在一起:)
期待下次的線上讀書會,也期待下一個面對面相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