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7大濛A Foggy Tale(牽猴子)
預告片裡,方郁婷飾演的阿月要把哥哥「帶回去」的哀婉,聯想到<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 2010>女主角Mattie(Hailee Steinfeld飾演)執意尋找殺復仇人的決絕。同樣是某種「公路片」形式,卻走向不同發展,後者付出代價、報了父仇,而<大濛>......直到此刻,台灣的轉型正義還在路上。
雖然2024年鍾孟宏的<餘燼Ember>讓人失望,但至少至少,當有越多的人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談這段歷史,就能積累出「面對真實的勇氣」?
★★★★11/21有用的鬼A USEFUL GHOST(傳影互動)
有段時間泰國廣告的腦洞大開很受歡迎,近年泰國的電影也走出鬼怪路線創造又一波賣座佳績。但老實說,這些調調都不是我的菜,總覺得用力過猛、過於刻意─包含去年的<金孫暴富攻略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也覺得......孝與不孝演來都那麼理所當然。
不過,你不得不佩服,泰國的創意能量。人鬼戀不要再玩同志梗(對的,就是在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Marry My Dead Body, 2023>),從「什麼是絕對不可能愛上的」來談「愛」,好像才更有意義。
希望這部片想深入挖掘的,不要只是作為「搞笑」的正當包裝而已。
★★★11/7去死吧,親愛的Die My Love(車庫娛樂)
總覺得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一直以來的演出、所選的角色都太張揚了。但那天看一個美國影劇記者談到本片女主Grace的設定「並不讓人同情」,反倒讓我對這個角色有了興趣─為什麼角色需要同情呢?一個成功的角色也不就是個「人」嗎?做人都被鼓勵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為什麼執迷一個角色需要對觀眾交代她自己呢?
本片導演是執導過<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的琳恩·倫賽(Lynne Ramsay),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凱文沒有那些我們所想像的「怎麼了」,也許將本片暱稱為<Grace怎麼了?>也能通?她,只是她自己,她也沒有「怎麼了」。
★★11/7 暴蜂尼亞Bugonia(環球)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 2023>、<憐憫的種類 Kinds of Kindness, 2024>、<暴蜂尼亞 Bugonia, 2025>,以每年一部的節奏,尤格·藍西莫(Γιώργος Λάνθιμος)難道不會乾涸嗎?
之前就曾提過,我還是更愛他早期的作品多一些,尤其,我真的會許願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他不要再合作了。有種越走越邪門的偏鋒感,不見得是好或壞,就只是太膩了。
看還是要看的。還不至於看不懂,但希望劇情別再給人「至於這樣嗎?」的觀後感。
★11/14南方時光Before the Bright Day(百景映畫)
喜見,越來越多台灣電影能說台灣自己的故事。
有好有壞。
尷尬的史地處境總是讓我們不確定自己是誰,不管是聽信掌權者的說法,或是放棄思考的群起跟風,創作,能看見不同的面向。只是,格局也始終侷限某種特定的情懷,不容易跨文化、跨種族來到人類集體共感的層次,難以走進海外市場,現實的商業考量怎麼支持這樣的熱情?
當觀眾越來越難被「支持國片」這套說法催進影院,屬於我們的故事該怎麼說得真誠而又吸引人?
這不只是<南方時光>的難題,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關心的事。
以上是本月最期待的片單,其中哪一部又最吸引你咧?歡迎分享~

★★★★★11/27大濛A Foggy Tale(牽猴子)
預告片裡,方郁婷飾演的阿月要把哥哥「帶回去」的哀婉,聯想到<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 2010>女主角Mattie(Hailee Steinfeld飾演)執意尋找殺復仇人的決絕。同樣是某種「公路片」形式,卻走向不同發展,後者付出代價、報了父仇,而<大濛>......直到此刻,台灣的轉型正義還在路上。
雖然2024年鍾孟宏的<餘燼Ember>讓人失望,但至少至少,當有越多的人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談這段歷史,就能積累出「面對真實的勇氣」?
★★★★11/21有用的鬼A USEFUL GHOST(傳影互動)
有段時間泰國廣告的腦洞大開很受歡迎,近年泰國的電影也走出鬼怪路線創造又一波賣座佳績。但老實說,這些調調都不是我的菜,總覺得用力過猛、過於刻意─包含去年的<金孫暴富攻略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也覺得......孝與不孝演來都那麼理所當然。
不過,你不得不佩服,泰國的創意能量。人鬼戀不要再玩同志梗(對的,就是在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Marry My Dead Body, 2023>),從「什麼是絕對不可能愛上的」來談「愛」,好像才更有意義。
希望這部片想深入挖掘的,不要只是作為「搞笑」的正當包裝而已。
★★★11/7去死吧,親愛的Die My Love(車庫娛樂)
總覺得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一直以來的演出、所選的角色都太張揚了。但那天看一個美國影劇記者談到本片女主Grace的設定「並不讓人同情」,反倒讓我對這個角色有了興趣─為什麼角色需要同情呢?一個成功的角色也不就是個「人」嗎?做人都被鼓勵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為什麼執迷一個角色需要對觀眾交代她自己呢?
本片導演是執導過<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的琳恩·倫賽(Lynne Ramsay),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凱文沒有那些我們所想像的「怎麼了」,也許將本片暱稱為<Grace怎麼了?>也能通?她,只是她自己,她也沒有「怎麼了」。
★★11/7 暴蜂尼亞Bugonia(環球)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 2023>、<憐憫的種類 Kinds of Kindness, 2024>、<暴蜂尼亞 Bugonia, 2025>,以每年一部的節奏,尤格·藍西莫(Γιώργος Λάνθιμος)難道不會乾涸嗎?
之前就曾提過,我還是更愛他早期的作品多一些,尤其,我真的會許願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他不要再合作了。有種越走越邪門的偏鋒感,不見得是好或壞,就只是太膩了。
看還是要看的。還不至於看不懂,但希望劇情別再給人「至於這樣嗎?」的觀後感。
★11/14南方時光Before the Bright Day(百景映畫)
喜見,越來越多台灣電影能說台灣自己的故事。
有好有壞。
尷尬的史地處境總是讓我們不確定自己是誰,不管是聽信掌權者的說法,或是放棄思考的群起跟風,創作,能看見不同的面向。只是,格局也始終侷限某種特定的情懷,不容易跨文化、跨種族來到人類集體共感的層次,難以走進海外市場,現實的商業考量怎麼支持這樣的熱情?
當觀眾越來越難被「支持國片」這套說法催進影院,屬於我們的故事該怎麼說得真誠而又吸引人?
這不只是<南方時光>的難題,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關心的事。
以上是本月最期待的片單,其中哪一部又最吸引你咧?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