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
含有「餘燼」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後段班影癡
2024/11/29
《餘燼》:再次被「國家機器」賜死,他說這是一種「緬懷」、有某種悲傷與壯烈
選擇性忽視缺陷的前提,致使一切不合理皆能尋求幾句近似詭辯的開脫之詞,因此雖與主流負面意見相去甚遠,初閱卻仍不改「雖然如何但是如何」的正向回饋,然而,進入院線後的訪談與映後,作者針對提問現身說法,卻於透顯無關乎專有名詞的「平庸之惡」,而是編導功力是如何「平庸」,以致於無法去意識自身正遂行怎樣的「惡」。
1/5
餘燼
#
餘燼
#
鍾孟宏
#
白色恐怖
15
2
後段班影癡
喜歡
你怎麼還放不下之突發奇想:何以陳隊長沒有名字?除開文內提及的威權意義,會否有實際的人物指涉?比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頒佈戒嚴令的陳誠、台灣省行政長官任內發生二二八事件的陳儀,又或是電影中出現的紅衫軍與槍決銅牌,各自對標的陳水扁與陳定南。倘若真有意如此且後者為甚,套換那句「正義有時薄得像一張衛生紙」就更其心可言議了。
YJ的沙龍
2024/11/28
觀影週記33:福田村事件
2023年的電影,是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關東千葉縣福田村一個令人難受的故事,事件有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也可以用來思考台灣社會甚至是中國的社會狀態,我很推薦電影引發的反思,但我也相信沒有人會希望看到這樣令人難受的事蹟。起初我以為故事是描寫地震的餘波,結果發現天災只是火星...
4/5
福田村事件
#
福田村事件
#
YJ的觀影週記
#
電影感想
9
留言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24/11/28
餘燼(1):平庸的邪惡在台代表作
這裡一向不太批評國片,因為一方面個人也算是個相關從業人員深知這行不容易;再者,在301條款後,台灣電影只能撿好萊塢吃剩的。但《餘燼》根本就是平庸的邪惡之在台代表作,實在讓人忍不住說上兩句。
#
餘燼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台灣電影
16
留言
影論寫作
發佈於 2024/11/27
金馬61相關影論彙整,以及「每月影論指定題」活動調整
...顯示更多
#
金馬獎
#
小雁與吳愛麗
#
餘燼
9
留言
YJ的沙龍
2024/11/24
觀影週記32:神鬼戰士II、默視錄、餘燼
《默視錄》我蠻喜歡的,《神鬼戰士II》則讓我很感謝的感覺,想不到年底前還能有這種大刺激。
4/5
神鬼戰士2
#
神鬼戰士II
#
神鬼戰士2
#
餘燼
41
5
黃璧怡
1
YJ的觀影分享總是滿滿的,拿不到主意看什麼,到YJ這裏就找到頭緒了👍🏻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024/11/23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鏡頭下的真相歷史身份與紀錄片的辯證交織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人對「影評」的功能與價值產生了分歧。有些人認為,身為專業影評人應該專注於技術、架構、風格與類型的分析,並將評論從意識形態中抽離,以彰顯專業性與精英品味。然而,若真如此,美國影評大師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法國電影理論巨擘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甚
#
影評
#
紀錄片
#
金馬獎
1
留言
影論寫作
發佈於 2024/11/23
2024金馬入圍比拼,你看了幾部?
...顯示更多
#
金馬
#
小雁與吳愛麗
#
默視錄
10
2
林倚
1
我也看5部,BIG、鬼才、小雁、默視錄、雪水消融的季節 女兒的女兒應該也會去看 下禮拜還有隔壁的房間 好多想看的啊啊啊啊啊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2024/11/23
釀影評|真實詮釋,五種亞洲男性的生死與死生──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評析
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喜翔於《春行》將從影五十年來的生命淬鍊融於角色中,演出可說是無懈可擊;首次入圍的泰國籍演員 Wanlop 在《白衣蒼狗》近乎真實地詮釋出非法移工夾在生與死之間的逼仄,極具渲染力,來勢洶洶。
#
釀電影
#
釀影評
#
影評
10
留言
限時公開
影論寫作
2024/11/22
2小時42分鐘,教會我們的事│餘燼 The Embers (2024)
劇情從一個連環殺人案牽扯出台灣(上一代)長久以來紛擾、爭議的歷史事件,但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些角色關係,連環殺人案的被害者都是當年白恐加害者的下一代,這類「復仇」概念,顯然停留在刻板的「父債子償」,甚至為了讓他們死不足惜,還把他們寫成詐欺犯、遊手好閒的小混混,成了完全的工具人;相比許士節卻向身為白恐被害
#
金馬
#
電影
#
餘燼
3
留言
Chi̍t-hāng-hit-hāng(這項彼項)
2024/11/21
關於《餘燼》
《餘燼》還真的燒起來了。 看完《餘燼》之後,第一個念頭是「弄巧成拙」,難怪會燒起來。 電影想要用時間來回交錯;位置轉換;凝視與權力變動等等手法,以「有人死了」作為骨幹,架構在國家體制運作下,受害者加害者的動機和理由都有其複雜性的敘事結構。
0/5
餘燼
#
餘燼
#
鍾孟宏
#
白色恐怖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