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今天的功課是——我常說的一句話,如果想要改變,我會怎麼說?


經過一整天細細地回想,我發現自己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你最近是不是很累?」「你睡得好嗎?」這句話原本出於關心,但我忽然意識到,當別人這樣問我時,我常會覺得:「原來我看起來那麼疲憊嗎?」那種被看見的感覺,竟夾雜著一點被審視的羞愧。


於是我想,或許我也曾讓人有相同的不安。

所以,下次我想改成:「嘿,看見你好開心!最近在忙些什麼?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讓關心變得更明亮、更正面,而不是讓人覺得被評估或被擔心。


今天讀了一段讓我深受觸動的文字——

Mayeroff(1971)說:「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必須能與他同在他的世界裡,從內部去體認他的生活模式、目標與方向。」

這句話深深提醒我:真正的同理,不是從外面看他,而是走進他的世界,和他一起呼吸。


晚上我也經歷了一個關於「理解」的小事件。一位媽媽想和我們聊聊,但那時現場有七八個人在談話,氣氛有點熱鬧,她插進來的時候,讓人稍微有點措手不及。後來我講電話時,她忽然叫我,我連忙對電話那頭的客人說:「不好意思,有人找我一下。」


然後轉過頭對那位媽媽說:「姐,謝謝你的幫忙,我現在在通話中。」或許在她的眼裡,我的反應顯得匆忙,但我知道自己盡力保持了禮貌與尊重。在那個瞬間,我學到——理解他人,也要給自己一份溫柔的理解。

信主以來,我越來越體會到,「關懷」不是替人解決問題,而是願意放慢腳步、看見他內心的世界。也許這就是主所說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要負我的軛,且要跟我學,你們魂裡就必得安息。」(太十一29)


我想成為那個看見人就能笑著說「嗨!」的人——不急著分析,也不急著判斷,而是讓每一次眼神、每一句問候,都成為神愛的流露。

Elyes | 艾莉絲-avatar-img
Elyes | 艾莉絲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今天的功課是——我常說的一句話,如果想要改變,我會怎麼說?


經過一整天細細地回想,我發現自己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你最近是不是很累?」「你睡得好嗎?」這句話原本出於關心,但我忽然意識到,當別人這樣問我時,我常會覺得:「原來我看起來那麼疲憊嗎?」那種被看見的感覺,竟夾雜著一點被審視的羞愧。


於是我想,或許我也曾讓人有相同的不安。

所以,下次我想改成:「嘿,看見你好開心!最近在忙些什麼?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讓關心變得更明亮、更正面,而不是讓人覺得被評估或被擔心。


今天讀了一段讓我深受觸動的文字——

Mayeroff(1971)說:「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必須能與他同在他的世界裡,從內部去體認他的生活模式、目標與方向。」

這句話深深提醒我:真正的同理,不是從外面看他,而是走進他的世界,和他一起呼吸。


晚上我也經歷了一個關於「理解」的小事件。一位媽媽想和我們聊聊,但那時現場有七八個人在談話,氣氛有點熱鬧,她插進來的時候,讓人稍微有點措手不及。後來我講電話時,她忽然叫我,我連忙對電話那頭的客人說:「不好意思,有人找我一下。」


然後轉過頭對那位媽媽說:「姐,謝謝你的幫忙,我現在在通話中。」或許在她的眼裡,我的反應顯得匆忙,但我知道自己盡力保持了禮貌與尊重。在那個瞬間,我學到——理解他人,也要給自己一份溫柔的理解。

信主以來,我越來越體會到,「關懷」不是替人解決問題,而是願意放慢腳步、看見他內心的世界。也許這就是主所說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要負我的軛,且要跟我學,你們魂裡就必得安息。」(太十一29)


我想成為那個看見人就能笑著說「嗨!」的人——不急著分析,也不急著判斷,而是讓每一次眼神、每一句問候,都成為神愛的流露。

Elyes | 艾莉絲-avatar-img
Elyes | 艾莉絲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