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鈴木自己練(鈴木大提琴)(第一至四冊)

53免費公開
26付費限定

讓自主性強的學生在家練習時,遇到疑惑能夠從這裡找到解答。如果您的老師和我的教學有所出入,請遵從原指導老師的方針。若有基本樂理需求,請閱讀相關文章。這裡以Suzuki Cello School Revised Edition來解說,使用其他版本者,請自行找尋對應篇章以及樂曲。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鈴木第三冊的最後,要來練習最常見的裝飾音-顫音(Trill)。
Thumbnail
先前我們已經上傳了許多關於音階的教學影片,我們強調「關係大小調」彼此之間的脈絡,亦即同樣升降記號的調性之中,它可能是什麼大調,或是什麼小調。 而鈴木第三冊最後的大小調音階練習,則是以「同音名」出發的大調與小調練習,這個練習也很有幫助,因為我們可以很快地了解大調和小調的基本結構差異。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回我們要來練習四、五把位,除了教材內的練習,我們另外製作了教材中沒有提供的補充片段,來幫助各位進行更完整的練習!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雖然第三冊的樂曲都結束了,但是最後的三、四、五把位練習,是相當重要的基本功,甚至我認為應該在學習第三冊樂曲以前就先挑出來熟練。由於教材沒有印出G、C弦上的部分,因此我們在此補充完整的G、C弦練習樂譜,來讓各位方便練習。
Thumbnail
Ligin Lee-avatar-img
2020/11/18
目前很喜歡的大概是這三首, 平易近人, 但很好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vGJ-HiCDE 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1bL3zQzl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3qoXgdA10 可以拉進心崁的曲目, 先謝謝你哦
付費限定
雖然是第三冊最後一首,但後面還有把位練習,我們依然會作解說。第三~五把位,未來將會成為最主要的練習重點,在進入到第四冊以前,請務必把這些把位的各種指法練熟喔!
Thumbnail
快樂村長-avatar-img
2020/11/11
大提琴哥哥的聲音也很好聽^^
嵐音社-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11
哈哈!聲音就好,還是別露臉。
付費限定
這首金婚式(La Cinquantaine),是由法國作曲家Jean Gabriel Marie於1887年所作,而且原曲就是寫給大提琴與鋼琴,因此這應該是鈴木教材裡面所學習到的第一首真正的「大提琴」作品。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學習接下來的《幽默曲》之前,鈴木教材依然安排了「預備練習」,由於其中使用到第7把位,因此遠遠超過目前所學範圍。 有關上述練習,特重音準辨識以及程序步驟,因此老師的解說格外重要。所以我們在此用影片來講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們要重申一次,這首並不是巴哈所作,而是同時期的Christian Petzold所作,只因為樂譜出現在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手抄記事本裡,就被誤認為是巴哈的作品。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建議在學習任何音階與琶音時,除了分弓的指法、音準練習準確以外,還要多試試看連弓(2~4音連弓),至少在接下來的巴哈嘉禾舞曲當中,會用到大量的四個音連弓,因此請多練習連弓的音階指法。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今天的這首G大調小步舞曲,就是貝多芬的「初稿」,原來要謄寫為管弦作品,可能因為某些因素,遲遲未見完成品,因此只剩下遺留下來的粗略鋼琴稿。 儘管如此,這首小步舞曲仍然膾炙人口,就像是「給愛麗絲」一樣。
Thumbnail
如果只是短暫用到降E或升D,為什麼不把1指張開就好了呢?之前不是有練習過1指向上擴張的指法嗎?因為,使用半音把位還有更重要的要素,就是: 1指與2指法要連續彈奏! 如果要連續演奏,整體移到半音把位比較方便;如果只是把1指往上打開,那麼原先還原1指的位置就沒有指法可以代替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雖然這首篇幅更大,實際上結構單純,只是因為速度快,因此短短兩分鐘多的樂曲佔用了兩頁譜面。16分音符的練習是否順利,要看先前的變奏曲觀念與技巧是否紮實。
Thumbnail
由於《荒城之月》已經出現了第三次,相信各位對於這首樂曲的旋律已經非常熟悉;先前練習過的弓法,一併使用在這次的版本,所不同的是,我們需要藉由先前建立起的相對音感,來輔助這次第四把位的練習。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今天要來進入到一首耳熟能詳、旋律優美但是技巧稍微複雜的小步舞曲,由18世紀的義大利作曲家包凱利尼(Luigi Boccherini)所作。包凱利尼本身也是大提琴家,因此也寫了許多大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這首小步舞曲原為E大調弦樂五重奏,作品編號Op.11之5當中的第三樂章。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擴張指法的1、2指之間,會用「X」符號表示,但儘量養成判讀是否為全音來決定是否該使用擴張指法,因為大多時候,只有教材才會這麼貼心,用這個「X」符號提醒我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B-A曲式非常好用,雖然現在的樂曲篇幅更大,但只要善用A-B-A曲式的結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增加練習的效率。然而d小調音階與第三把位指法,仍然需要不斷練習精進,才能將這首樂曲練好。
Thumbnail
這是鈴木教材第一次正式進行「小調音階」的教學。第一次以「D小調音階」做練習,但未提到何謂「小調」?其所對應的「F大調音階」也還未教過。為了讓你能完全有系統地學習「大小調」相對關係,以及小調音階的「三個音階系統」,請務必先觀看我們先前的教學影片。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鈴木的教學法,偏好讓學生利用聽力來辨認把位與音準。然而要對新的把位指法有個全盤了解,還是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講解與學習,才能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況。因此,強烈建議將我們的「第三把位」教學影片反覆看熟,來迎接大量第三把位的第三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