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影視廣場

29公開內容

戲劇電影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Kazama
發佈於影視廣場
《奧勒岡之春》是一部探討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背景設定在美國奧勒岡州。影片中,導演彼得理查森透過訪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展現人性掙扎、死亡和尊嚴的關聯。文中也提到傅達仁的故事,呼籲臺灣通過安樂死法案,並深入探討安寧療護與安樂死之間的辯論,讓觀眾思考是否應該能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zama
發佈於影視廣場
紀錄片《戰浪》深入探索臺灣成功漁港的鏢魚傳統,聚焦在年齡超過60歲的漁民在海上的生活。導演Frank Smith和攝影Rob Taylor以極具震撼力的視角記錄這門即將消逝的技術與文化,展現漁民在海上的單槍對決及生活的掙扎,不僅呈現精彩的捕魚過程,更探討漁民的情感與生活哲學。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9/05
3
早期討海人遇到颱風很容易喪命。
3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5
2
李英華 真的,當時的天氣觀測和通訊系統都不若現在,打魚是一種很危險的工作。
2
avatar-avatar
Kazama
發佈於影視廣場
根據維基大百科記載,《音樂人生》(英語:KJ: Music and Life)是一部2009年香港紀錄片,由張經緯導演,紀錄香港音樂天才黃家正的成長歷程。
Thumbnail
5/5《音樂人生》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9/03
2
曾向導演嚴正聲明,「這些片段,你一定不可以給任何人看,也不可以放在紀錄片上。」 ***** 為什麼導演不遵守承諾? 信任是很脆弱的。
2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1
李英華 所以此類爭議層出不窮,為了呈現更多導演想要的東西,導演忠於自己心裡的聲音,也不能說他不對,但終究犧牲了被記錄者。 即便是「戰浪」,裡面也有一些比較不適合公開的對話。
1
avatar-avatar
Kazama
發佈於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紀錄了美國紐約格林威治村的手工吉他製琴人瑞克凱利及其小店的經營日常。紀錄片展現瑞克利用回收的老舊木材製作出富有歷史故事的吉他,同時揭示了他與音樂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和職人精神。瑞克的創作不僅呈現音樂的美麗,更反映了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5/5《製琴師與他的琴人》
張不通-avatar-img
2024/08/22
1
被車門夾到手有這麼慘啊
1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3
張不通 真的很慘,這對靠手吃飯的樂手來說,跟失業沒有什麼兩樣啊…
avatar-avatar
Kazama
發佈於
"一個創團10年的在地銅管樂團,試圖把音樂教育帶到鄉下,使鄉下的孩子也能有機會接觸樂器與學習,他們一方面經營樂團來推動偏鄉校園巡演;一方面到鄉下的管樂社從事音樂教育,持續讓偏鄉孩童有學音樂的機會。看似容易的過程,但其中的難度或許都不如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
Thumbnail
5/5《換你吹吹看!》
彼得-avatar-img
2024/07/23
偏鄉孩子他們所擁有的資源或許不如都市,但所呈現出來的卻非常直接、單純,有時很難用言語形容。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3
彼得 片中有比賽過後失利老師帶著學生做檢討的片段,先天的差異真的無法消彌,但孩子純真的想學樂器這件事才是最令人著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