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浪》(英文:A Town called Success)是公共電視耗費近兩年時間,忠實記錄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鏢魚手跟自然共生共存的一部紀錄片,由於錯過首播,後來是在MOD CNEX紀實頻道收看的。
製作單位邀請到英國籍導演Frank Smith與攝影Rob Taylor加入製作團隊,共同完成這部史詩級的紀錄片,兩位都是前BBC拍攝掠食性魚種的高手,也是全美最受歡迎紀實節目、國家地理頻道「尋找超級大魚」(Monster Fish)的創始製作團隊成員。
製作團隊前進到台東縣成功漁港(舊稱「新港」,亦稱「成廣澳」,與台語「成功」近同音,後改名「成功」,英文片名直翻就是「一個叫成功的小鎮」),貼身記錄當地鏢旗魚漁船的作業日常,鏢魚是一項由日據時期傳承下來的傳統捕魚方式,以旗魚等大型魚種為主要獵物,出海捕魚時由鏢魚手站在鏢魚船「頭架」上目測水面下獵物,以手持標槍射出獵取,由於目標單一,此種捕魚法對於海洋傷害極小,不會大小通吃,是一種能兼顧海洋生態永續的獵捕方式。這些海上獵人不用現代雷達聲納或GPS衛星偵測定位,光憑著銳利的眼力與多年的經驗,就能判定風向潮流與漁場,隨時與海中的大魚進行一場獵捕大戰。
故事的主角,成功漁港龍漁發號船長陳永福,在他17歲第一次站上鏢魚船「頭架」就鏢到一隻190多公斤的大旗魚,身上散發領袖氣質的陳永福從此帶著「海腳」(船員)在鏢魚船上打滾超過40年,更有一次在與大魚搏鬥的過程失去大拇指,贏來「斷指船長」稱號。
陳永福在紀錄片上說道:「我對海很有興趣,對讀冊沒有興趣,我14歲時,我爸爸就叫我來抓魚,他的規定很嚴格,叫我什麼都一定要學,不能打瞌睡,我就每樣都學我爸,出海就一定要抓贏別人,就是不要輸人這樣...」因為陳永福船長跟「海腳」們都熟悉也深愛著這片海洋,而且離開漁船,他們能做什麼呢?也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衰退,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了。
而副鏢手「輝吉」也為鏢漁文化受流刺網影響而凋零所傷神,他曾提到「以後台灣沒有魚可以吃了,我們這代抓完以後就失傳了」,拍攝過程也記錄了輝吉在船上是個鏢魚硬漢,下船後卻立刻返家、悉心照料中風父親的俠骨柔情。
鏢旗魚在成功漁港儼然是一種文化,但對於漁民們來說,鏢旗魚只是一個他們賴以維生的方式,是一種以生命去搏鬥的獲取生活所需的職業,相反的,或許對於海中的旗魚和這些漁民們搏鬥也是生存的一部份吧!
身為記錄這種海上生活的導演Frank Smith提到,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漁民們和鏢魚技術可能將在5到10年內消失,紀錄片中可看到他們為生活、為工作,也為未來的前景掙扎著,但他們仍堅持以傳統鏢魚技術穿梭大海之中,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一部好的紀錄片,要有好的人物、好的故事,這兩項,《戰浪》都具備了,更重要的是,《戰浪》使用了當時各種最先進的數位與高畫質紀錄技術與方法,真實刻劃了這群踏在浪頭的旗魚老手,他們在海上鏢魚的過程與陸上的生活點滴,這部紀錄片值得推薦,還沒看過的看倌找機會去看看吧!
後記:陳永福船長於2017年退休,漁船轉讓其他漁民,在成功鎮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