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n cover

林妏霜的沙龍

6內容數

林妏霜的沙龍介紹

關於ROOM666

借用導演文‧溫德斯1982年的紀錄片為題,宛若獨自坐在666室,以文字書寫電影,討論影像的存在、人可以的複雜與彎曲、世界所給予的那一道道摺痕,盼待在這個「二手時間」、「二手時代」裡,為消音的心意、現實的穿刺、舊疾的糾纏,找到一份誠實真切且不可否認的證物。

在無數次的重複撥放間,如竊取於夢境般不斷地蔓延與創造,也為了尚且還「不在」這裡的人們,證實奇形怪狀的存在狀態之必要;訴說著如何可以發出屬於自己獨有的聲音,重新感到將邊界移動的萬分種可能,而試圖生生地活起來。

希望它並非永遠孤獨自語的,有時會像在日常的沉默裡,輕輕搖響收藏在鐵盒裡的小小寶物。

關於聲音

這系列的寫作方式,嘗試將新舊的台灣電影重新譯寫(偶有悲傷夾層),以零散的線索透過「聲音」與「無聲」串接起來,如一種對只留下輕緩節奏的尾隨;或是抓取一種話語被突然踩斷的尷尬;或在這之中,明白了某種接榫的形狀與用法。

我創作的原點便是將那些原來被置放於背景的,移至前景來,讓影像裡的「聲音」得以在無盡的折疊中自由地滑曳。「聲音」就像那些曲折幽微的心事,可能不是那麼重大的,卻也就會是專屬一個人的末日,很多東西會在這樣微小的細節裡顯明。而所有試圖宣之於口的答應,都是一份關於當下的「我」才能明白其提問的,當下的「我」的回答。

將容許任何相逢。

或者,他人證詞般地去抄寫那些字句,譬若岩井俊二:「無論從哪裡切開,這都是一個沒有正解的世界。」

攝影:林妏霜

精選內容
avatar-avatar
林妏霜
<p>面對霸權的威脅時,部分的被壓迫者以隱性的抗議來表達自己的意志:透過一段段個人生命史的自我發聲與記載,進而延展成與同行者共同抗衡主流觀點,以揭露真實作為軟性的抗爭;抑或是大膽直接的復仇、反抗。雖然浩遠最後選擇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揭露現實,但他依然在自我抉擇下,捨棄原先性格的怯懦,勇敢反抗,出乎意料的轉折因而顯示了驚人的批判性力量。    </p>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林妏霜
<p>親情的補述,唯能顯影於阿梅獨自挑選父親遺照,憶起他在夜市經營卡拉OK,獨唱〈空笑夢〉或兩人合唱〈傷心酒店〉招攬來客的情景。當她騎車載著重新製作的父親遺照,也還原了她十八歲時坐在父親機車後座,那永遠落拓,專屬於她的時刻。</p>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林妏霜
<p>真與假、虛幻與現實的辯證,廣撒於情感與記憶中;各種身分的隱瞞掩蔽,透過每個角色的打字聲,形成無差別化的敘事聲音。那些抒情之聲帶著相同的目的。</p>
Thumbnail
擁有者
林妏霜,時差庫存者。寫小說與影評。碩士論文研究台灣電影中的歌曲。著有小說集《配音》。
追蹤最新動態, 和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