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液一定比較厲害?其實真的不一定...

2019/11/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年化妝品的類別越來越多名稱也越來越複雜,以前的保養品除了化妝水外,主要就是乳液或乳霜,現在不但化妝水的種類變多了,各式各樣其他稱呼的產品也變多了,像是高機能化妝水、滲透液、循環液、美容液、精華液、原液、精露、安瓶……等,但這些產品間到底差異有多大,是否真的有其價值就很難說了。
就像是精華液(Essence/Serum),是這幾年來很常見的化妝品類別,但在市面上精華液的劑型並沒有固定的劑型,聽到化妝水大致上可以想像是水劑為主體的產品,但在市場上精華液可能是水劑、油劑、膠劑、乳劑甚至霜劑,如果沒有先試用,根本很難確定是否可以符合自己的膚質需求。
此外精華液的價格都比較貴,名稱聽起來也比化妝水有質感,所以消費者也常會以為精華液用起來一定會比較有效果,但事實上是否真是如此也是很難說了。因為想讓精華液比化妝水黏稠,只要加點膠質就可以達到;想讓精華液比化妝水保濕,只要加點油脂就可以達到;想讓精華液比化妝水滑順,只要加點矽靈就可以達到。但感性面的質感提升跟實質面的效果增強是兩碼子事,現在很多精華液只是打著美名,但內含物跟精華實在關係不大。
精華液是否是「精華」又是一個大問題,每個廠商都競相推出精華液,但幾乎沒有人把精華液背後的真相與標準說清楚,目前連產品的全成分標示,都不是每個廠商都依規定標示,產品內的活性成分濃度更是大部分廠商不願意提供的內容。所以什麼是精華液?產品是否真的是精華液?要加什麼成分才算精華液?活性成分要多少濃度才是精華液?名稱只要冠上「精華」,內容就一定精華嗎?
所以同樣是精華液,品質如何真的完全看廠商對於產品的配方定位以及良心。有良心一點的活性成分濃度就高一點,想要偷雞摸狗的活性成分就放少一點,反正消費者大多無法了解成分,更遑論深究產品的細節。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精華液應該是水液劑型,其他劑型可以稱為精華油、精華乳或精華霜這樣比較不會搞混。其中的活性成分應要標明清楚種類、特性及濃度,這樣才知道買到的產品是否物符其實、物符所值,此外產品的組成及配方要更單純安全,這樣才符合大家對於精華的期待。
最好還可以有相關試驗證實其效果真的比較精華,不然這樣的名稱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是讓大家的荷包多失血而已。就像是市場上含玻尿酸的精華液到處都有,但其中能符合以上標準的產品幾乎看不到,大家都說自己是精華自己的產品最好,但實際上是否如此根本沒有人可以確認。
所以目前來說,消費者面對精華液就好像到廟裡抽籤一樣,能否抽到上上籤,就端看運氣保庇及平常是否有拜拜了!如果你對精華液的期待很高,以目前來說要怎麼選擇真的是很困難;如果你對精華液的期待不高,那何必選效果不一定高,價格卻一定貴的產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