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奇蹟的光

含有「呼喚奇蹟的光」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瑪莉蘿兒因視神經病變,六歲那年雙目失明再也看不見。 她的父親是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鑰匙總管理員,保管博物館內上千把鑰匙。 母親因病早逝,瑪莉蘿兒跟著父親丹尼爾到博物館上班, 館長和其他工作人員都喜歡這聰慧的小女孩。 為了讓瑪莉蘿兒可以獨自出門逛街買東西,父親為她製作城市街道積木模型, 讓她
Thumbnail
小說聚焦在兩個小人物,住在法國的女孩瑪莉蘿兒與住在德國的少年韋納,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交集,瑪莉雖然很小就因病失明了,但爸爸非常疼愛她,兩人的生活的非常平穩幸福。相反的,韋納從小就失去父母,他與妹妹住在兒童之家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劇變,包括了瑪莉與韋納,於是他們的
Thumbnail
美國文學-安東尼‧杜爾- Anthony Doerr 美國文學 安東尼‧杜爾這位作者上一本書讀了拾貝人後 對他的文字真的會著迷, 所以我又找了好幾本他其它的作品來看,這本是第二本我讀他的作品了。 文字一樣一如往常的很優美,描寫羅馬四季的, 他在那裡一年的生活感觸,有點像是記錄在那的生活點點滴滴,
Thumbnail
「二戰小說」一直是我偏愛的閱讀主題之一。為什麼?主要原因是自從讀了《安妮的日記》,身為讀者的我實在很想知道,除了從「安妮」的書寫視角之外,還有哪些文學作品能幫助我們從「歷史中的脈絡化(contextualizing)」進行觀察,試著透過不同的視角更貼近歷史一些些...
Thumbnail
這本我要記起來。 BTW,覺得這段說得好: 「當我們讀到某個歷史現象,例如某個演說、事件、人們的行為,必須回到當時的時代脈絡、用它們本身的觀點(如同他們在原來世界中存在的樣子)來進行了解,而不是經由戴上一副現代的鏡片,或是用過去受教育時讀到的課本觀點來予以理解。」 這種「後見之濁」的現象,其實對音樂特別成立。樂界常出現只流行短短幾年的樂風,譬如七〇年代下半葉的 punk,與九〇年代上半葉的 grunge。雖然他們真正火熱時期不過都才三四年,但卻影響後世深遠。可是現在聽這些歌曲,如果不懂他們在當時時空背景脈絡中的意義,純就音樂本身而言,會不明白這樣的音樂何以造成大流行,畢竟他們不是以旋律優美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