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蘿兒因視神經病變,六歲那年雙目失明再也看不見。
她的父親是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鑰匙總管理員,保管博物館內上千把鑰匙。
母親因病早逝,瑪莉蘿兒跟著父親丹尼爾到博物館上班,
館長和其他工作人員都喜歡這聰慧的小女孩。
為了讓瑪莉蘿兒可以獨自出門逛街買東西,父親為她製作城市街道積木模型,
讓她用手觸摸熟記每條街道,該在何處停步轉彎,麵包店和雜貨店距離幾步,
從家到博物館經過幾個路口,爬幾個階梯就能進到家,
唯有記得滾瓜爛熟,才能確保安全回到家。
瑪莉蘿兒十二歲那年,德軍攻進巴黎,
館長安排博物館內鎮館之寶都要移往安全處藏匿。
館內收藏一顆名為「火海星鑽」的絕世寶石,
傳說中凡是擁有寶石的人將可以長生不老,卻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幸。
館長將寶石分別交給幾人帶到不同地區,誰也不知道自己拿到的真寶或贗品。
瑪莉蘿兒父親攜往尼日交給一位歷史學家保管,父女倆躲過轟炸砲火襲擊,
抵達歷史學家住處,人去樓空,附近人說,幾日前這家人已經離開。
於是,父親帶著瑪莉蘿兒去濱海古城聖馬洛投靠艾提安叔公。
艾提安叔公他和哥哥感情非常親密,但是叔公的哥哥在一次大戰中身亡,
他感到失去依靠,就此不再踏出家門,成日待在閣樓裡聽音樂看書。
艾提安叔公沒有結婚,父母親過逝後,他的生活起居由管家曼奈克太太照顧。
父親也為瑪莉蘿兒打造聖馬洛街道模型,
生活看似安定了,他決定回巴黎一趟,半途被納粹軍抓住,
逼問寶石下落,為什麼製作聖馬洛街道模型,
艾提安叔公託人營救,傳來丹尼爾被送到集中營看管。
德國少年韋納,父親是礦工,因礦災身亡,
母親過度操勞病逝。他和妹妹佳妲住進礦區兒童之家。
有機械天賦的韋納修好壞掉的收音機,
兒童之家的保育員和孩童們晚飯後,可以收聽新聞和音樂,廣播劇。
韋納利用鐵絲做成天線,深夜時刻接收很奇妙的節目,
他和佳妲著迷聽著收音機裡的人為小朋友講述如何稱呼光,
從數學的觀點而言,所有的光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就稱它為『顏色 』,
但是電磁光譜的分布範圍從零到無限 。
日蝕與日晷, 極光與波長,海洋生物,魚類和貝類的生存方式。
煤炭是如何生成的。這節目只有六集,兄妹猜測可能是打仗的關係,主持人只能中斷。
有天晚上韋納被帶去幫軍官修收音機,除了帶回麵包起司香腸,還得到入學推薦,
韋納離開兒童之家進德國的政治學校讀書。
《呼喚奇蹟的光》故事分為兩線,
巴黎盲眼少女瑪莉蘿兒和父親相依為命,生活安穩,
父親寵愛女兒,送她生日禮物「海底兩萬里」的點字書,
瑪莉蘿兒對這本書愛不釋手,期待下個生日能再收到第二冊,
無奈戰爭開始了逃離避難,瑪莉蘿兒失去父親,
由曼奈克太太照顧,和叔公繼續生活,等待微乎其微的希望之光。
德國孤兒少年韋納在政治學校親眼見到同學不認同長官的觀點,遭受殘酷霸凌。
戰爭進入焦灼時,他因特殊才能被帶上戰場,偵測電波發射地點,摧毀掉。
砲彈攻擊聖馬洛時,艾提安叔公踏入閣樓,
啟動少年時和兄長一起播音的機器,為遠方的人傳送希望的聲音。
為了寄託思念,瑪莉蘿兒夜夜朗讀她最愛的《海底兩萬里》,
盼望下落不明的父親能聽見她的聲音。
瑪莉蘿兒的聲音,吸引了韋納的注意,
那是他在兒同之家的收音機裡聽過,熟悉且懷念的溫柔語調,
彷彿一道光芒,開啟他對美好未來的想像,只是戰爭奪去了他們每個人的未來。
韋納找到瑪莉蘿兒,共度幾天,
瑪莉蘿兒對自己的處境這麼說:我失去視力時,大家說我很勇敢。
我爸爸離開時,大家說我很勇敢。但那不是勇敢;我沒有選擇。
我起床,繼續過我的日子。韋納,你不也是如此嗎?
我以為兩人在戰爭結束後,可以在一起,但作者對韋納的安排很殘忍,
在美軍戰俘營養傷的韋納聽到古典樂月光,循聲走進森林,就此消失。
小說非常厚,安東尼.杜爾描寫法國遭戰火襲擊的歲月,
還有在敵軍佔領下艱難生存的人們,
並在主角的生活中敘述了歐洲歷史,博物學,生物學,物理學。
藉由光的信念,美好的音樂使人相信,即使眼前漆黑一片,也絕對不要放棄希望。
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作者:安東尼.杜爾
原文作者:Anthony Doerr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