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曆

含有「太陽曆」共 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適逢冬至剛過,把這篇關於節氣的老文貼於這裏做個備份。  記得多年前曾和一位朋友針對二十四節氣是依循陰曆還是陽曆爭論不休,這位朋友還是從事文史方面的工作呢,其實真讓我蠻驚訝的!今天就來釐清一下陰陽曆法所造成的誤解吧! 先來說節氣好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Thumbnail
喵喵-avatar-img
2024/12/23
3
隨然農曆是按照太陽月亮下去排列,但太久沒有校正,聽南懷瑾老師說這樣系統的曆法還要會看星星,才有辦法校正,真正懂的人應該是都不在了!
3
乙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3
2
喵喵 曆法相當好玩,是一門以太陽、月亮與星宿為觀測的統計科學,尤其是南老師那術數觀點的曆法,星宿更是重要。其實以計算日子與四季節令,觀測太陽還是為主。奇妙的是這方面無論是中國古代、西方、埃及、瑪雅等古文明,雖然無法相互通訊,但竟然都能透過太陽與星宿的觀測,發展出能夠往後計算千萬年的曆法,真的非常厲害。曆法是門動態科學,校正確實是需要的,不過現在由於設備與航太科技的進步,天文物理的探索能力更是大為增加,所以南懷瑾老師的擔憂應該是不需要了。 曆法術數與天文物理,對我來說都太過複雜燒腦,這方面的知識是我的弱項😅😅
2
今天是癸卯年的最後一天,你或許會疑惑,不是下週才要過年嗎? 生肖是看哪一天?大年初一還是立春?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英國哲學家懷海德(Whitehead)曾經如此觀察科學:「科學思想的目標是在特例中發現通則,在無常變化中看出永恆不變。」然而,發現「尋找規律」並不是近代科學人所獨有的嚮往,而是根植於遠古人類對天空的興趣。從古至今,不同的文化究竟如何看待天體運動的規律,曆法的制定又如何影響不同的文化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