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

含有「寒食節」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兼具自然節氣與人文習俗的重要節日,其由來可追溯至古代的多重文化脈絡,融合了寒食節的歷史典故與清明節氣的農耕傳統,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源於「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悲壯故事 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世紀),晉國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期間,忠臣介子推曾割下
Thumbnail
真師傅-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真師傅-avatar-img
1
寒食節原為期一個月 , 這個真的太誇張了! 天冷就更慘了!
真師傅-avatar-img
1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寒食節通常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現在多與清明節合併,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了,其實寒食節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Thumbnail
每每上到各季節的特色詞時,講到春天必定少不了清明。其中總會提到與清明這個節氣接近的一個有趣典故「寒食」,說到「寒食」的由來,每次講給學生聽都不勝唏噓,關於一個「我認為對你好、你為什麼不接受」的悲劇,只能以禁火來懷念不幸喪命的介之推,又因寒食與清明很接近,於是發展出「清明吃潤餅」的習俗。
Thumbnail
客家人清明節吃艾草做的艾草粄,沒有吃潤餅的習慣。到台中工作,同業曾買來西區五廊街楊清華潤餅請客,但未自己包過,第一次到夫家吃潤餅,也是我第一次自己包潤餅。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