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藝術

含有「普普藝術」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節奏過快、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都渴望一眼就能獲得快樂的出口。 多巴胺美學正是這樣的視覺解方:從 60 年代 普普藝術的罐頭革命、80 年代霓虹電光,到千禧年的 Y2K 螢光未來感,一路進化到今日的數位插畫與動畫,用高飽和撞色、糖果般的漸層、虹彩折射直接刺激大腦。 眼睛的快樂,就是最純粹的幸福。
Thumbnail
src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9/10
哇!這個厲害!
國王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0
薇亦柔止 有酷吧🤭
導演沒有用鏡頭語言去強調這些空間感,這些巧思就是很難被看到!
Thumbnail
2/5驚奇4超人:第一步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20
從「圓形色塊」這個視覺主題切入,到對導演鏡頭語言的精準批判,你不只是在看電影,更是在解構創作的每個層次。 喜歡你提到的那句「風格沒絕對,等於絕對沒風格」——這真的是對創作者最中肯的提醒啊。 美術設計再用心,如果導演沒有能力或意識去呈現,那些巧思就只能埋沒在平庸的鏡頭裡。 你的文字既有學院派的專業深度,又有影迷的真實情感,讀起來過癮極了!
這個夏天,如果你剛好在英國南部,請給自己一個緩慢的午後,走進Newlands House這座靜謐的十八世紀別墅——然後與一位你以為早已熟悉的名字,重新相遇。
Thumbnail
立體雕塑平面化後取消了什麼?平面化在倪再沁的創作脈絡裡代表了什麼?倪再沁對於有無提出屬於自己的超扁平?與村上隆的距離又為何?倪再沁在這系列作品中,選擇站在資本主義同一側還是反抗?
Thumbnail
3/5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
[高美館——瞬間特展] 泰德美術館的現代藝術,怎麼能夠錯過。 杉本博司的海讓我凝視好久、好久,非常靜謐,甚至讓我想到Mark Rothko的作品,海不仔細瞧就像不同色階的色塊,但當你徜徉其中,何嘗不是一片海。而海與色塊又如何呢?海與天空、色塊與色塊、灰階、有與無、你與我、你在裡面,會變成一。
Thumbnail
採用3P架構法分析 P(PERIOD) 創作年份: 西元1962年 世紀的時代區分: 20世紀 現代 P(PEOPLE) 藝術家名字: 安迪·沃荷 出生年份: 西元1928年 過世年分: 西元1987年 P(PLACE)
Thumbnail
時代與時人互相造就、相得益彰;時人被時代的各式事件滋養成,時代因時人的組成而有所韻味與氣質。瑪莉官即是其一:以行動成為品牌「優雅率性兼具」的代言人之外,她將設計靈感歸功於時裝店的顧客們,認為她們才是為女性主義揭竿起義的主角。
Thumbnail
紀錄影集《安迪沃荷:時代日記》是根據安迪沃荷過世後委託出版的日記,藉由這本日記敘述抽絲剝繭逐步揭開他生前的私生活。裡面探討安迪的過去、成名與和各段重要的感情史與友誼,還有他刻意在大眾面前營造的形像,這些都跟他生為一位陰柔的同性戀者息息相關,如一場美國戲劇般精彩的一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