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瞬間特展》-以現代藝術凝視內心黑暗

《高美館—瞬間特展》-以現代藝術凝視內心黑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美館——瞬間特展]

泰德美術館的現代藝術,怎麼能夠錯過。

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1972

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1972

過去我一直覺得大衛.霍克尼的作品很有趣,並不是因為喜歡他的作品,而是覺得他的作品很有趣。如果單純看作品不要看作者簡介,並且對於作品、藝術家完全一無所知的話,我絕對會以為大衛.霍克尼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人。不知道為什麼他所呈現出來的作品與感覺讓我想起美國六〇、七〇年代的氛圍,那種大面積的花俏、對於某種浮華的追求,帶著相當不真實的感受,當然這一切都是我的自行解讀,在大衛.霍克尼的畫面中甚至看不見那些應該在我的形容中的標誌性元素,就是一種非常私人的感受。


這次的現代藝術我很喜歡攝影作品(我本身很喜歡看攝影展),並且認為攝影展的互動性與生活共鳴重疊度非常高。


傑夫.沃爾(Jeff Wall)《突如其來的一陣風》(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1993

傑夫.沃爾(Jeff Wall)《突如其來的一陣風》(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1993

葛飾北齋《 駿州江尻-富嶽三十六景》

葛飾北齋《 駿州江尻-富嶽三十六景》

好喜歡傑夫.沃爾的《突如其來的一陣風》,簡直是一場精美而隆重的鋪排,就像是劇場般的精緻。與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作品互動也非常有趣,讓人不由自主也在展場裡玩起攝影的互動。

raw-image

如同我也置身在他的創作範圍裡面,和作品的作品的作品一同互動與再造。


杉本博司《 孔卡,第勒尼安海》 ,1994

杉本博司《 孔卡,第勒尼安海》 ,1994

杉本博司的海讓我凝視好久、好久,非常靜謐,甚至讓我想到Mark Rothko的作品,海不仔細瞧就像不同色階的色塊,但當你徜徉其中,何嘗不是一片海。而海與色塊又如何呢?海與天空、色塊與色塊、灰階、有與無、你與我、你在裡面,會變成一。你的心會平靜,空間會延伸。杉本博司看海,我看杉本博司的海。我也被凝視著。突然想起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raw-image
raw-image


格哈德.里希特的《兩支蠟燭》,1982

格哈德.里希特的《兩支蠟燭》,1982

格哈德.里希特的《兩支蠟燭》我也很喜歡。白與呈現的氛圍與色調讓我想到馬格利特的《戀人》,在虛實之間交錯,在濃烈與疏離之間猜測,鏡像般的虛幻,如夢如浮生。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巴黎・蒙帕納斯》,1993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巴黎・蒙帕納斯》,1993

還有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巴黎・蒙帕納斯》。這一區是海明威等作家經常光顧的各種店家,如伍迪艾倫《午夜巴黎》之呈現。而這個作品體現的反而是另外一種氛圍,令人想起希區考克的《後窗》,一種對於城市與人的窺探(和驚悚與謀殺無關)。大大小小的窗戶,滿足了我們對他人隱私的遐想與對生活的詮釋,一百個窗戶,一百種生活,雖然現代生活的一百種,揉合起來都八九不離十的模樣,但用更輕盈一點的心,一百種酸甜苦辣時時變動的生活。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巴黎・蒙帕納斯》局部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巴黎・蒙帕納斯》局部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1937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1937

普普藝術對於馬龍・白蘭度《飛車黨》經典形象

普普藝術對於馬龍・白蘭度《飛車黨》經典形象

理查德·漢密爾頓《關於男裝未來趨勢的正式宣言(a)讓我們探索星星》

理查德·漢密爾頓《關於男裝未來趨勢的正式宣言(a)讓我們探索星星》

安迪.沃荷《自肖像》,1966-1967

安迪.沃荷《自肖像》,1966-1967

/

生活使人茫然,但是試圖讓光照進去吧。一開始拉開窗簾的時候會覺得刺眼,適應之後,我相信只要是身而為人,都會被擁抱淪陷。

avatar-img
給孤獨者
2會員
33內容數
給孤獨者 習慣側耳傾聽內在的聲音,曾在人生道路上離經叛道並與世界背道而馳,經歷狂歡而看見寂寞。在四下無人的寂靜空間裡,找到擁抱孤獨的形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給孤獨者 的其他內容
「要完成一幅畫,就必須先拿起畫筆來。」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5/5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明白新情緒在一開始總會被視為無用處的,但我學到每種情緒都是好的。」 ——Kelsey Mann《腦筋急轉彎2》,2024 致正在經歷青春期、過去在青春期迷失而沒走出青春期的大人:「親愛的,你一點都不糟糕,你只是在改變。」
5/5腦筋急轉彎2
「我們終究不過是各自畫出軌道的孤獨金屬塊而已,當兩顆衛星的軌道碰巧重疊時,我們就這樣見面了,或許心可以相互接觸,但那不過是短暫的瞬間,下一個瞬間我們又再回到絕對的孤絕中了。直到有天燃燒殆盡為止。」 ——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1999
5/5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1999
「丹伯里不是監獄,而是一所犯罪學校。我進去時是大麻學士,出來時獲得古柯鹼博士學位。」 ——Ted Demme《一世狂野》,2001。 於我而言這是一齣人間悲劇,但我想悲劇是我的定義,George Jung一世狂野,儘管再重來我相信他寧可以波士頓喬治這個名字,照舊狂野。
5/5Ted Demme《一世狂野》,2001
關於獨旅以前,兩次經驗我稱之為非典型狂歡。 在面臨失去以後,終於起程一個人的旅行。 後來才明白,旅行核心不在於人數,而是內在有沒有所謂的棲心之地。
5/5自己的房間
「要完成一幅畫,就必須先拿起畫筆來。」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5/5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明白新情緒在一開始總會被視為無用處的,但我學到每種情緒都是好的。」 ——Kelsey Mann《腦筋急轉彎2》,2024 致正在經歷青春期、過去在青春期迷失而沒走出青春期的大人:「親愛的,你一點都不糟糕,你只是在改變。」
5/5腦筋急轉彎2
「我們終究不過是各自畫出軌道的孤獨金屬塊而已,當兩顆衛星的軌道碰巧重疊時,我們就這樣見面了,或許心可以相互接觸,但那不過是短暫的瞬間,下一個瞬間我們又再回到絕對的孤絕中了。直到有天燃燒殆盡為止。」 ——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1999
5/5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1999
「丹伯里不是監獄,而是一所犯罪學校。我進去時是大麻學士,出來時獲得古柯鹼博士學位。」 ——Ted Demme《一世狂野》,2001。 於我而言這是一齣人間悲劇,但我想悲劇是我的定義,George Jung一世狂野,儘管再重來我相信他寧可以波士頓喬治這個名字,照舊狂野。
5/5Ted Demme《一世狂野》,2001
關於獨旅以前,兩次經驗我稱之為非典型狂歡。 在面臨失去以後,終於起程一個人的旅行。 後來才明白,旅行核心不在於人數,而是內在有沒有所謂的棲心之地。
5/5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