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湯

含有「桂枝湯」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7.若①酒客病,②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言酒客之禁。 ①:脾虛太陰上逆[1],中為濕熱。 ②:中風本氣上衝,又酒客太陰上逆,今再予桂枝湯辛甘藥升脾散心[2],為更上逆而嘔。又桂枝湯傷中[3](待議),酒客本中虛,今更傷故上逆。 註[1]:脾虛則生土運不及和中太陰,此時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①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②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言桂枝湯禁忌。 ①:桂枝湯不可用而用之,恐徒增內熱或虛陽外越。 ②:汗不出為寒邪鎖表,用桂枝湯使得內熱
12.太陽中風,①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②嗇嗇惡寒,③淅淅惡風,④翕翕發熱,⑤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言太陽中風之治。 ①:南心生火運外散,故陽浮衛強而發熱。南心受損,營氣不出,故陰弱榮弱。衛強榮弱而汗出[1]。 引[1]:所謂《內經-陰陽別論篇第七》的:陽加於陰謂之汗
最近看胡希恕經方體系的東西,像追劇一樣欲罷不能。黃老師教《傷寒論》強在病理解說與觀天地氣候變化的能力,民國彭子益先生的則是古中醫圓運動升散斂藏一氣周流的觀點很系統化,而馬家駒老師教胡希恕經方體系,不只很系統化,還很簡單,傷寒條文歸納在一起,而且反覆說明強調陰陽兩病性表裏半表半裏三病位的方證辨證與
Thumbnail
"桂枝加附子湯與四逆湯都是有附子可歸於少陰病的表陰證治以微發汗並温陽"您上述的觀點應該不正確,四逆湯是主治裡陰證的,並非表陰證。陽氣最好理解成津液;而溫陽其實是強心+增加津液。桂枝湯不是解表藥,將它理解為健胃生津藥會更好應用於臨床。最後,解釋病理最好不要套用黃帝內經那一套,否則會很難深入經方的核心。胡老經方愛好者路過,若有冒犯,尚祈見諒!
MRL-TCMstud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2
白雅欽哲利美傳承 感謝您花時間糾正,四逆湯是裡陰証沒錯,我那會剛看胡老的東西,把有附子的東西放在一起文字的確沒有表達正確,說桂枝湯是解表藥緣於那時還有別人教的包袱印在身上,錯了就接受糾正,沒問題😊